自同步微电网控制机理与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7720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6.电力电子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 项目参与者:
    吕志鹏; 季宇; 熊雄; 刘海涛; 孙丽敬; 宋振浩; 李蕊; 崔健; 杨道宽;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grid technology, it faces the problem of low inertia and weak damping of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highly communication dependence due to its control architecture. Self-synchronizing microgrid is a microgrid based on two-layer control architecture which is decentralized and autonomous. The two-layer architecture includes virtual inertia units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The fast networking control technology of virtual inertia unit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its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self- synchronizing microgrid, which is urgent to be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in microgri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existing studies have fail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virtual inertia optimal matching and mutual clamping between agile control and robust control under decentralized and autonomous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project is divided into four directions: research on self-synchronizing microgrid modeling and stability mechanism, research on timely inertial and damping matching principle, research on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normal and fault state fluctuation and research on power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of self-synchronous microgrid. After introducing the virtual inertia, the project mainly faces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how to quantitative analyses the stability mechanism of microgrid, accurate matching system virtual inertia at multiple times scales, and realizes rapid and stable control of self-synchronous microgrid.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construct a new generation microgrid systems with high reliability, rapid response and strong scal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provide high quality research models for operation mechanisms of future microgrid.
微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面临着电力电子装备低惯量、弱阻尼和系统控制架构高度依赖通信两方面问题。自同步微电网即基于虚拟同步机技术的微源、负荷等系列惯量接入终端设备和能量管理系统两层架构的微电网,其源-荷-储间快速组网控制技术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在虚拟同步机技术应用于微电网运行控制方面已获得一定成果,已有研究未能解决微网内及微网与主网间惯量最优匹配、分散自律结构下系统敏捷控制与鲁棒控制相互钳制的问题。本项目将进行自同步微电网建模及稳定机理、适时惯量与阻尼匹配、常态与故障波动精准辨识以及功率交互与协调控制研究,进而构建自同步微电网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项目主要面临以下挑战:定量分析引入虚拟惯量后微电网稳定机理、精准匹配系统多时间尺度运行下虚拟惯量,实现系统快速稳定控制。研究成果将构建可靠性高、响应快速、扩展性强的新一代微电网系统,为未来微电网运行机理和机制提供高质量研究范本。

结项摘要

当前快速发展的微电网技术是促进配电网负荷就地平衡、改善供电可靠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然而微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面临着电力电子装备低惯量、弱阻尼和系统控制架构高度依赖通信两方面问题。自同步微电网即基于虚拟同步机技术的微源、负荷等系列惯量接入终端设备和能量管理系统两层架构的微电网,其源-荷-储间快速组网控制技术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在虚拟同步机技术应用于微电网运行控制方面已获得一定成果,但已有研究未能解决微网内及微网与主网间惯量最优匹配、分散自律结构下系统敏捷控制与鲁棒控制相互钳制的问题。本项目基于自同步微电网组网控制机理,针对具备惯量的微电网数学模型、惯量阻尼的匹配、电网故障和常态波动的辨识、自同步微电网的功率交互与协调控制机理开展研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了具备虚拟惯量的自同步微电网模型,搭建了引入含大量惯量控制变流器微电网分层自律协同架构,从数学上解释自同步微电网提高组网快速性、鲁棒性和经济性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微电网惯量与阻尼和系统惯量与阻尼匹配控制方法,解决了微电网与配电网惯量和阻尼交互机理问题,为实现微源和微电网间高可靠智能互动提供理论支撑;提出了常态与故障波动精准辨识及控制方法,突破惯量引入条件后,在复杂线路阻抗、混杂电力电子环境、弱电网等条件下对孤岛、故障等无法精确辨识的难题;剖析了不同输出阻抗、线路阻抗、负荷阻抗等因素变化造成功率复杂交互本质,深入阐述自同步微电网的功率交互与协调控制机理。.本项目研究成果有助于构建可靠性高、响应快速、扩展性强的新一代微电网组网技术框架,为未来微电网运行机理和机制提供高质量研究范本,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10)
独立型虚拟同步化微电网分布式无功-电压二级控制策略
  • DOI:
    10.16081/j.epae.20220404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鸣;吕振宇;宋振浩;吕志鹏;熊雄
  • 通讯作者:
    熊雄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储能经济效益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电工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宫川;吴鸣;孙丽敬
  • 通讯作者:
    孙丽敬
高阶无源滤波器对比分析
  • DO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9.06.00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志鹏;吴鸣;宋振浩;赵婷;杜刚
  • 通讯作者:
    杜刚
Dynamic power service restora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penetration
分布式电源渗透的配电网动态供电恢复方法
  • DOI:
    10.1016/j.egyr.2020.11.130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Energy Report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Niu Geng;Wei Xuteng;Ming Wu;Lingfeng Kou;Jianhua Lin;Yijin Li
  • 通讯作者:
    Yijin Li
一种混合储能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整体控制方法
  • DOI:
    10.19783/j.cnki.pspc.19159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鸣;李振伟;孙丽敬
  • 通讯作者:
    孙丽敬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谐振子遗传算法的高效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
  • 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50520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鸣;吴剑锋;施小清;刘杰;陈干;吴吉春
  • 通讯作者:
    吴吉春
一种基于极性判别的环状直流配电网 线路后备保护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力建设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丽敬;张海;刘瑛琳;罗国敏;吴鸣
  • 通讯作者:
    吴鸣
Robust reproduction of sound zones with local sound orientation
具有本地声音方向的声音区域的稳健再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ASA Express Letters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朱乔茜;Philip Coleman;吴鸣;杨军
  • 通讯作者:
    杨军
基于负荷虚拟同步机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 DOI:
    10.19421/j.cnki.1006-6357.2017.04.00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供用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志鹏;蒋雯倩;单杨;吴鸣;宋振浩;郑楠
  • 通讯作者:
    郑楠
Quantum size effect on photocatalysis of nanometer Semiconductor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的量子尺寸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催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鸣;李文钊等
  • 通讯作者:
    李文钊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