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叶片光合适应性的生理生化与基因表达谱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7147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4.作物生理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利用间套作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间套作模式也存在种间竞争,尤其是处于下层的作物在光照资源利用上处于弱势地位,生长在光强剧烈变化的环境中,光合作用低效不稳,限制了作物取得高产。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为例,研究大豆叶片响应剧烈变光过程的光合适应机制,以期为间套作模式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从玉米-大豆套作田间共生期实际变光环境出发,对大豆苗期叶片的单叶性状、生化组成、光合生理能力进行分析,阐明生理生化机制;再利用室内人工模拟变光环境,采用DNA微阵列分析技术,对大豆叶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解析,筛选响应过程中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构建基因调控网络;最后对选取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表达验证,获得关键基因,为下一步创制套作模式专用大豆品种、制定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中,大豆因植株较矮处于荫蔽环境,形态和生理性状均受到影响,严重限制了光能利用,生产中迫切需要选育具备更强耐荫能力,具备更高光能利用效率的大豆品种。本课题比较了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套作荫蔽下大豆接受的单日总PAR透光率低于40.0%,除在晴天正午时段外,其余时段均低于500 μmol m-2 s-1,R:FR较正常光照显著下降。不同耐荫性品种在套作下的光响应曲线拟合参数、实际光合作用日变化、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均无显著差异,均随光强的日变化产生同步变化,因此大豆叶片在套作下表现为光限制型光合作用,提高光能捕获有助于提高大豆的光能利用。比较套作荫蔽和对照处理下大豆叶片的转录组情况,分别从成熟和幼嫩叶片中筛选出1085个和1847个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GO术语主要富集在成熟叶片中的多糖代谢途径和响应生长素刺激,以及幼嫩叶片中的光合作用,细胞循环和DNA复制。根据大豆叶片面积减小、光合能力下降、含糖量降低等表型性状,结合有关荫蔽影响植物激素、细胞分裂与扩展、叶片扩张与生长的研究报道推测:大豆叶片在套作荫蔽下合成了大量的生长素,超过最适浓度反而形成抑制作用,光合产物降低也减少了细胞壁合成所需的多糖,最终使得成熟叶片面积减小,厚度下降。因此,套作荫蔽可能通过植物激素和糖分信号调控叶片生长和扩张。对137个大豆品种(系)在荫蔽和对照处理下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和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发现:荫蔽下大豆地上部干物质下降,但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株高增加,茎粗降低。进一步对20个大豆品种(系)进行表型可塑性研究发现株高、净光合速率、地上部干物质、叶柄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株叶面积的可塑性最大,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全碳含量,叶绿素a/b、叶面积比和小叶数量的可塑性最小。对可塑性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主成分1在单株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小叶数量和茎粗上具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反应了大豆生长及形态结构性状的可塑性。主成分2在净光合速率和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上具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主要反应了大豆叶片光能利用的可塑性。综合表型可塑性来看,大豆在荫蔽下侧重改变自身的植株形态结构性状,其次是改变叶片的光合生理性状。因此选择耐荫品种更应侧重与光能捕获相关的形态结构性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shade-induced inhibition on leaf size in relay intercropped soybean.
遮荫诱导的间作大豆叶片大小抑制的转录组分析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8465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Gong W;Qi P;Du J;Sun X;Wu X;Song C;Liu W;Wu Y;Yu X;Yong T;Wang X;Yang F;Yan Y;Yang W
  • 通讯作者:
    Yang W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中荫蔽及光照恢复对大豆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雍太文;刘卫国;杨峰;杨文钰
  • 通讯作者:
    杨文钰
Tolerance vs. avoidance: two strategies of soybean (Glycine max) seedlings in response to shade in intercropping
耐受与回避:大豆 (Glycine max) 幼苗应对间作遮荫的两种策略
  • DOI:
    10.1007/s11099-015-0103-8
  • 发表时间:
    2015-06-01
  • 期刊:
    PHOTOSYNTHETICA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Gong, W. Z.;Jiang, C. D.;Yang, W. Y.
  • 通讯作者:
    Yang, W. 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减量施氮对套作玉米大豆叶片持绿、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2.09.00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易玲;彭西红;陈平;杜青;任俊波;杨雪丽;雷鹿;雍太文;杨文钰
  • 通讯作者:
    杨文钰
黑豆种皮抗田间霉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俊才;杨才琼;吴海军;杨文钰;刘江
  • 通讯作者:
    刘江
净、套作下大豆茎秆和籽粒糖氮动态规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沁林;李佳凤;范元芳;邓传蓉;雍太文;刘卫国;杨文钰;杨峰
  • 通讯作者:
    杨峰
LED灯模拟作物间作套种群体内光环境的设计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卫国;宋颖;邹俊林;张云松;梅林森;蒋涛;杨文钰
  • 通讯作者:
    杨文钰
平衡施肥对马铃薯-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张国宏;杨文钰
  • 通讯作者:
    杨文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文钰的其他基金

套作变光环境中大豆响应低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
  • 批准号:
    3177172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豆茎秆耐阴抗倒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07137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作物生长发育的化学调控机理和应用研究*3
  • 批准号:
    38970495
  • 批准年份:
    1989
  • 资助金额:
    4.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