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新型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基本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090802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04.结构工程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本项目立足于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可持续建筑新理念,从材料和结构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一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新型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关键部位梁柱节点区局部使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代替混凝土材料,利用其显著的非线性变形和优异的裂缝控制两个基本力学性能,提高节点核心区的抗震延性、抗剪承载力和抗裂能力,同时降低节点区箍筋用量,解决节点配筋过密,混凝土不密实等问题。进行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新型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低周反复载荷试验和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研究节点核心区受力破坏耗能机理、传力机制以及轴压比和配箍率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新型框架梁柱抗震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关系,建立新型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传力模型,提出考虑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和箍筋协同作用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项目研究内容为提高节点抗震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意义。

结项摘要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简称UHTCC)是一种短纤维增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不仅断裂韧性高耗能大,且在大变形下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剪能力及抗剥落能力。本项目把该材料应用于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及梁端或柱端塑性铰区,提出了一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新型框架梁柱抗震节点,按“强构件弱节点”和“强节点弱构件”设计原则设计了两组共16榀足尺框架梁柱中节点,研究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节点核心区抗剪性能和梁柱组合整体的抗震性能。为了确保核心区UHTCC的浇注质量,首先制备了自密实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了合理设计UHTCC梁柱节点试验试件,根据等效矩形方法提出了RUHTCC构件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设计公式,通过引入受压区高度增大系数分析了UHTCC材料自身的抗弯贡献,建议设计中当ρ/ρb大约大于0.45时,可不考虑UHTCC贡献,直接参照钢筋混凝土理论进行抗弯设计。通过分析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以及能量耗散能力等性能,发现UHTCC局部代替传统混凝土后对节点的抗裂影响不是很明显,但能够提高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幅度将近2倍,在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减少一半且梁端箍筋间距增大50%的情况下试件的刚度退化情况优于或与普通混凝土节点相接近。这就表明UHTCC代替混凝土材料后,可降低节点区箍筋用量。通过对节点裂缝发展过程观察发现:对发生节点破坏的试件,UHTCC节点裂缝多而密,经历大变形后UHTCC仍很好地握裹着钢筋,尚未出现保护层剥落、梁端或柱端沿纵筋的粘结劈拉裂缝,结构延性好,大大降低了震后节点的修复费用;对发生梁端弯曲破坏的试件,在屈服前,UHTCC节点附近塑性铰区出现大量细密裂缝,但屈服后一旦梁端根部出现临界主裂缝,裂缝宽度迅速增大,超过混凝土节点试件,因此应采取措施使塑性铰外移。为了建立节点极限抗剪计算公式,进行了无腹筋RUHTCC梁构件的抗剪试验,发现RUHTCC梁具有较高的开裂后富余剪切强度,剪跨比的影响要明显高于配筋率影响;采用UHTCC代替混凝土后,RUHTCC梁的极限剪切强度约为相应的RC对比梁的2倍,并提出了考虑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应变硬化性能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项目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为提高节点抗震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Flexural and shear behaviors of reinforced 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 beams without web reinforcement under concentrated load
集中荷载作用下无腹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组合梁的弯曲和剪切性能
  • DOI:
    10.1016/j.engstruct.2012.01.011
  • 发表时间:
    2012-06-01
  • 期刊:
    ENGINEERING STRUCTURES
  • 影响因子:
    5.5
  • 作者:
    Xu, Shilang;Hou, Lijun;Zhang, Xiufang
  • 通讯作者:
    Zhang, Xiufang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柱节点的低周往复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路建华;张秀芳;徐世烺
  • 通讯作者:
    徐世烺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e double-K fracture toughness parameters of concrete and size effect analysis
混凝土双K断裂韧性参数五种评价方法比较研究及尺寸效应分析
  • DOI:
    10.1016/j.engfracmech.2011.03.014
  • 发表时间:
    2011-07
  • 期刊: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Zhang, Xiufang;Xu, Shilang
  • 通讯作者:
    Xu, Shilang
Shear Capability Predi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out Stirrups Using a Fracture Mechanics Approach
使用断裂力学方法预测无箍筋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切能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I Structur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Shilang Xu;Xiufang Zhang;Hans W Reinhardt
  • 通讯作者:
    Hans W Reinhardt
Influences of Tensil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and Ductile Layer Thickness on Flexural Mechanical and Cracking Behavior of UHTCC/RC Layered Composite Beam
纵向拉伸配筋率和延性层厚度对UHTCC/RC层状组合梁弯曲力学和开裂行为的影响
  • DOI:
    10.1260/1369-4332.15.2.319
  • 发表时间:
    2012-02
  • 期刊: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Zhang, Xiufang;Xu, Shilang;Leung, Christopher K. Y.
  • 通讯作者:
    Leung, Christopher K. 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延性基材对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秀芳;吴炳楠
  • 通讯作者:
    吴炳楠
90W-Ni-Mn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09
  • 期刊: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文超;曹顺华;张秀芳;谢继峰;LI Wen-chao;CAO Shun-hua;ZHANG Xiu-fang;XIE Ji-feng
  • 通讯作者:
    XIE Ji-feng
CQDs-多孔BiV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DOI:
    10.19670/j.cnki.dlgydxxb.2019.600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佳怡;王冠龙;孔宇;张秀芳
  • 通讯作者:
    张秀芳
WO3-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材料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晓丽;白麓楠;王晓卡;张秀芳
  • 通讯作者:
    张秀芳
MC 3T3-E1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上的增殖和分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敖强;赵南明;张玲;孔丽君;奚静;公衍道;张秀芳
  • 通讯作者:
    张秀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秀芳的其他基金

带小跨高比RUHTCC连梁的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 批准号:
    5187811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剪力墙连梁的抗震性能
  • 批准号:
    5147807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