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驱动型跨尺度原位纳米压痕/刻划测试新技术的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0905073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512.微纳机械系统
- 结题年份:2012
- 批准年份:2009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0-01-01 至2012-12-31
- 项目参与者:周晓勤; 王晓军; 贺秋伟; 高洪; 邓金强; 蔺超; 刘强;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提出对特征尺寸毫米级以上三维试件实现跨尺度原位纳米压痕/刻划测试的新技术。以结构紧凑的多自由度尺蠖型压电精密驱动装置为纳米压痕/刻划测试提供核心驱动动力源,结合检测控制技术和算法程序测定材料的硬度和刻划抗力等参数,通过没有工作空间限制的独立的高放大倍率显微成像组件对测试中材料的微观变形损伤进行动态可视化原位监视,为研究材料变形损伤机制及其与载荷作用和材料性能间的相关性规律提供崭新的方法。项目从实现较大尺寸试件跨尺度原位纳米压痕/刻划测试的原理与方法出发,着重研究其中涉及的精密驱动单元、检测方法、控制技术和原位监测手段等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制集"驱动、加载、检测、纳米压痕/刻划测试和原位观察"等功能的测试平台,并据此开展若干有意义的前沿研究。项目研究将为原位纳米力学测试提供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对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精密光学和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项目执行期内,针对纳米压痕/刻划测试基础理论与技术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纳米压痕/刻划测试原理、仪器构成与工作原理、电机与压电叠堆宏微混合驱动控制、压入载荷和位移信号同步测量与干扰消除、仪器闭环控制与校准等工作。利用柔性铰链和压电驱动原理设计了精密驱动/加载机构,实现了金刚石压头精密压入/压出动作,并通过理论分析、仿真研究和试验测试,对精密驱动加载机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压痕测试样机,提出了一种新的仪器修正与标定方法—“the reference-mapping method”(参考映射方法),实现了对大柔度纳米压痕测试装置的校准。提出了一种压电驱动新原理—寄生运动原理,成功研制出具有毫米级大行程和微纳米级分辨率的压电精密直线驱动器。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改变驱动信号频率、幅值,可获得不同的驱动速度和位移分辨率。在5Hz驱动频率、100V驱动电压作用下,驱动速度达到43.28μm/s。结合上述工作,深入开展了原位纳米压痕/刻划测试基础性研究工作,通过步进电机和压电叠堆混合驱动技术实现了压头在压入方向上的宏动调整与精密压入、压出动作,通过结构优化布局,将研制的寄生运动原理大行程直线驱动器集成应用到测试装置中,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台可以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真空腔内实现原位压痕/刻划测试和微纳精密加工的测试装置,装置样机尺寸在167mm×130mm×53mm 之内,被测试件最大尺寸达10mm×10mm×5mm(或Φ10×5mm)。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内实现了大块非晶合金和半导体等材料的压痕/刻划测试,动态获取了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损伤过程,为深入研究材料力学行为、变形损伤机制以及材料在精密/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去除机理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针对上述研究内容,共发表(或录用待发表)科技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ISTP收录13篇(部分期刊SCI/EI双检索);申请国家专利25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已授权13项);与国外学者合著英文专著2部;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了深入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8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发的仪器在北京大学得到推广应用。通过本项目,项目组获得学术奖、人才奖6项,锻炼了科研团队,培养了优秀的学术人才,以上都为项目后续深入研究和成果产业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6)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23)
A novel driving principle by means of the parasitic motion of the microgripper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linear actuator
微夹具寄生运动的新型驱动原理及其在线性执行器设计中的初步应用
- DOI:10.1063/1.4711869
- 发表时间:2012-05-01
- 期刊: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影响因子:1.6
- 作者:Huang, Hu;Zhao, Hongwei;Ma, Zhichao
- 通讯作者:Ma, Zhichao
纳米压痕测试装置机架柔度直接标定法的改进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黄虎;赵宏伟;万顺光;耿春阳;米杰
- 通讯作者:米杰
Effect of residual chips on the material removal process of the bulk metallic glass studied by in situ scratch testing inside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扫描电子显微镜内原位划痕测试研究残余切屑对大块金属玻璃材料去除过程的影响
- DOI:10.1063/1.4774032
- 发表时间:2012-12-01
- 期刊:AIP ADVANCES
- 影响因子:1.6
- 作者:Huang, Hu;Zhao, Hongwei;Geng, Chunyang
- 通讯作者:Geng, Chunyang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machining-induced subsurface damages on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vi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加工引起的亚表面损伤对单晶硅的影响
- DOI:10.1016/j.apsusc.2012.06.087
- 发表时间:2012-10
- 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影响因子:6.7
- 作者:Hongwei Zhao;Chengli Shi;Peng Zhang;Lin Zhang;Hu Huang;Jiwang Yan
- 通讯作者:Jiwang Yan
A novel and compact nanoindentation device for in situ nanoindentation tests inside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一种新颖紧凑的纳米压痕装置,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内的原位纳米压痕测试
- DOI:10.1063/1.3676691
- 发表时间:2012-03-01
- 期刊:AIP ADVANCES
- 影响因子:1.6
- 作者:Huang, Hu;Zhao, Hongwei;Ma, Zhichao
- 通讯作者:Ma, Zhich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遥控无杆飞机牵引车牵引转弯的运动学研究
- DOI:10.19356/j.cnki.1001-3997.2018.07.036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机械设计与制造
- 影响因子:--
- 作者:解本铭;赵宏伟;王伟;张威
- 通讯作者:张威
等腰梯形压电黏滑直线驱动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 DOI:10.7652/xjtuxb201904008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董景石;徐智;丁肇辰;黄虎;范尊强;赵宏伟;郭抗;沈传亮
- 通讯作者:沈传亮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研究进展
-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17390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食品与发酵工业
- 影响因子:--
- 作者:解万翠;尹超;宋琳;许志颖;于文露;贾俊涛;赵宏伟;张俊逸;李钰金;杨锡洪
- 通讯作者:杨锡洪
不同接触零点对纳米压痕测试影响的有限元解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董晓龙;李泽君;沈林;赵宏伟
- 通讯作者:赵宏伟
赤泥制备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水化性能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有色金属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金洪;赵宏伟;刘辉
- 通讯作者:刘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赵宏伟的其他基金
战略与管理研究类:工程领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资助调研与发展战略
- 批准号:52342302
- 批准年份:2023
- 资助金额:15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共聚焦拉曼与微纳米压痕同步同位测试仪器研制
- 批准号:52227810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865.00 万元
- 项目类别: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原理与技术
- 批准号:51925504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400 万元
- 项目类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接近服役条件下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新技术的研究
- 批准号:51275198
- 批准年份:2012
- 资助金额:8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