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藻类细胞磷库变化特征及其对赤潮生消的指示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619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previous research had found that many red tide species have obvious cell phosphorus pools,including extra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phosphorus pools, can help algal live through the period of phosphorus deficiency period. However, it is doubtful whether the effect of cell phosphorus pools on the generating and vanishing process of red tide could be determined through the judgment of red tide development stage b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phosphorus pool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scientific problem, the present research will study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cell phosphorous pools of three typical red tide species, namely Skeletonema costatum,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and Karenia mikimotoi.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proposal, the distribution of cell phosphorous pools of the three species will be verified by researching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ll phosphorus pools at different growth phases an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the absorption processes of phosphorus on extra-cellular matrix, cell surface and internal cell. Besides, using the second-order absorption dynamic model to compare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species. Finally, making use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 in high frequency HAB occurrence seasons in East China Sea and cell phosphorus content of red tide specie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to analysis the effect and indicative function of variation of cell phosphorus pools on the generating and vanishing process of red tide. The present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ata support for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ain red tide species and judging the red tide generating and vanish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phosphorus pools including surface-adsorbed and intracellular phosphorus pools ratio at different stages.
前期研究发现很多赤潮藻类细胞存在明显的磷库,并且分为胞内和胞外磷库,这个特点有利于藻类度过磷缺乏时期。但是赤潮藻类细胞磷库对赤潮生消过程有何影响,能否通过细胞磷库的变化特点判断赤潮不同发展阶段呢?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项目拟对三种典型赤潮藻类——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细胞磷库的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性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在不同磷酸盐浓度和生长阶段下三种赤潮藻类细胞磷库的变化特点,磷在基质、细胞表面吸附以及细胞内部的吸收过程,探明三种藻类的细胞磷库分布特征,并应用二阶吸收动力学模型,比较磷元素在三种藻类细胞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最后结合东海赤潮高发季节现场采集的水环境数据及赤潮藻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细胞磷库含量,解析细胞磷库变化对硅甲藻赤潮生消进程的影响及指示作用。本研究预期成果能够为了解细胞磷库变化对主要赤潮藻类的生物学意义以及根据其细胞体内磷库特征判断赤潮生消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结项摘要

本项目研究发现在不同磷酸盐和温度梯度培养下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均存在细胞磷库,并且细胞内外磷库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硅藻中肋骨条藻在低磷和高温条件实际存活时间较短(10d左右),而两种甲藻则在不同磷酸盐和温度下均能长时间均能长时间存活(30d以上),藻类生长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波动。进一步重点研究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磷酸盐吸收动力学模型发现应用二阶吸收动力学模型(12d)描述两种藻类细胞直观拟合效果、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统计检验结果还是基本动力学过程等方面比常规一阶吸收动力学模型更好。另外,通过长时间(30d)数据分析藻类密度和细胞内部磷库与总磷库的比例均存在明显周期性波动,而且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在赤潮现场调查方面,于2016年和2018年春季在浙江南部和北部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赤潮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其中1次完整的东海原甲藻赤潮大约持续10-12d,而中肋骨条藻赤潮生消非常快速(2-3d),在调查期间(半个月)发现三个赤潮高峰,往往高峰过后第二天中肋骨条藻丰度就大规模下降,调查期间发现水体磷酸盐变化比较大,特别是中肋骨条藻赤潮爆发初期磷酸盐含量较高,而后大幅下降。此外,调查结果还发现两种赤潮爆发一方面均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降低,而东海原甲藻赤潮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也产生了不利影响,赤潮生消期间浮游动物由水母类、毛颚类以及桡足类为主的群落向水母类和毛颚类为主的群落演替,饵料生物组成和丰度均受到不利影响,中肋骨条藻赤潮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则不明显。由于赤潮现场调查的随机性,本项目两次现场调查尝试测定赤潮优势种不同生消时期的细胞内外磷库时结果均不理想,有待后期进一步对采样方法等进行优化。本项目结合实验室不同硅甲藻磷酸盐吸收动力学和赤潮现场调查研究,阐明了东海赤潮高发区常见硅甲藻优势种的磷酸盐二阶吸收动力学过程以及赤潮本身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对今后深入了解赤潮生消机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浙江南部沿海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盎绿;欧阳珑玲;尹艳娥;周钦;马增岭
  • 通讯作者:
    马增岭
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海洋渔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龙龙;平仙隐;李磊;沈盎绿
  • 通讯作者:
    沈盎绿
米氏凯伦藻生长对磷的响应及其吸收动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钦;马增岭;袁兴伟;沈盎绿
  • 通讯作者:
    沈盎绿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崇明东滩湿地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2006, 26(10):3324-3331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全为民;李春鞠;韩金娣;沈盎绿
  • 通讯作者:
    沈盎绿
利用微卫星标记比较分析拟穴青蟹不同家系的遗传多样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海洋渔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海玉;马洪雨;马春艳;乔振国;马群群;亓磊;沈盎绿;马凌波
  • 通讯作者:
    马凌波
褶牡蛎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上海环境科学,2007, 26(1):27-3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盎绿;马胜伟;陈亚瞿
  • 通讯作者:
    陈亚瞿
长江口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2007, 26(1):14-18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全为民;沈盎绿;钱蓓蕾;平先隐
  • 通讯作者:
    平先隐
巨牡蛎的滤水速率测定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2006, 25(4):62-6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露姣;沈盎绿;陈亚瞿;韩金娣
  • 通讯作者:
    韩金娣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