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2+与脱落酸对植物质子泵应答酸雨胁迫的调控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051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10.污染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Crop yield in China is increasingly affected by acid rain. It is still not foreseeable that the source of acid rain will be controlled within middle-long term in China. Therefore, yield of main crops remains seriously challenged by acid rain. In order to improve crop acid-tolerance or to consider chemica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stress,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of crops responding to acid-rain stress. Our proposal uses acid-tolerant rice and acid-sensitive rape as model crops under simulated Chinese acid-rain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id rain on proton pump. We will use some advanced techniques including real time PC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and patch clamp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id rain on proton pump activity and functions in rice and rape at seedling growth stage. In addition, we also clrarify the adaptation mechnism of proton pump in acid-rain-stressed plants. The expected results will not only clarify the response and regulation of crops responding to acid-rain stress, but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to consider chemical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cid rain damage.
酸雨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控制污染源在中长期内不能缓解酸雨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严峻现实,通过研究植物对逆境胁迫适应性变化的规律,从而找寻提高作物抗逆性措施,是化控减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项目选择耐酸性粮食作物水稻与酸敏感性经济作物油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严峻的酸雨现实为条件,以探讨质子泵适应酸雨机制为目的,以生化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RT-PCR)和生物物理化学方法(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膜片钳等)组合为手段,研究酸雨对幼苗期水稻和油菜质子泵活性与功能的影响,及质子泵活性与植物抗酸能力的关系;从分子与细胞水平揭示质子泵在不同耐酸性植物响应酸雨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为揭示农作物应答酸雨及自身调控的内在机制,也为采取化控减灾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酸雨污染已成为制约农林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防控减污措施在中长期内不能缓解酸雨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严峻现实,通过研究植物对酸雨胁迫适应性变化的规律,从而找寻提高作物抗逆性措施,是化控减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项目选择不同作物水稻和大豆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严峻的酸雨现实为条件,以探讨质子泵适应酸雨机制为目的,以生化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化学方法组合为手段,研究酸雨对不同作物叶片质子泵活性与功能的影响,及外源钙对质子泵活性与植物抗酸能力的关系;从分子与细胞水平揭示质子泵在不同植物响应酸雨的作用机制及外源钙的调控机制。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农作物应答酸雨胁迫及自身调控的内在机制,也为形成化控减灾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 水稻和大豆幼苗相对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质膜稳定性与过氧化程度均随着酸雨强度的下降而降低,但各指标对酸雨的响应阈值不同,响应程度也存在差异。其中,两种作物生长能耐受的酸雨范围为:水稻(pH5.0-3.0)>大豆(pH5.0-3.5),叶绿素含量能耐受pH5.0-3.0酸雨,质膜能耐受pH5.0-3.5酸雨,能承受pH5.0-3.0酸雨诱发的氧化伤害。由各指标响应程度对比发现,在酸雨(pH4.5-3.0)胁迫下,大豆较水稻敏感。(2) 外源Ca2+增强了水稻幼苗对酸雨的抗逆能力。单一酸雨组与酸雨和外源Ca2+复合组对比发现,外源Ca2+增加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水稻幼苗的相对生长,还减缓了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其中增强幅度为:10mmol L-1Ca2+处理组> 5mmol L-1Ca2+处理组。(3) 外源Ca2+促使水稻叶片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对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保持与恢复起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胁迫5天后,pH2.5酸雨与10 mmol L-1 Ca2+复合组质膜H+-ATPase 和Ca2+-ATPase活性低于对照且高于单一酸雨处理组。恢复5天后,pH2.5酸雨与10 mmol L-1 Ca2+复合组胞内H+和Ca2+浓度、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不饱和脂肪酸指数低于对照但高于胁迫期及单一酸雨组。由此可见,外源Ca2+能增强植物对酸雨的耐受性,为找到有效减轻植物酸致伤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微囊藻毒素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娓敏;邓玙;邹华;梁婵娟
  • 通讯作者:
    梁婵娟
span style=font-family:; roman;font-size:12pt;= new= times=Response and recovery of rice (iOryza sativa/i) seedlings to irrigation with microcystin-contaminated water/
水稻幼苗对微囊藻毒素污染水灌溉的响应和恢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Chanjuan Liang;Weimin Wang
  • 通讯作者:
    Weimin Wang
span /span br /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6pt;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质膜/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t;H/spanspanspan+/span/spanspa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卜津津;苏垒;吕霞;梁婵娟
  • 通讯作者:
    梁婵娟
酸雨与铅对不同生育期大豆生长与光合的复合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玺;严丹丹;梁婵娟
  • 通讯作者:
    梁婵娟
微囊藻毒素对水稻幼苗生长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余;朱雯倩;王娓敏;梁婵娟
  • 通讯作者:
    梁婵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动量表象下力学量算符的讨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广西物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代会;梁婵娟;杨永栩
  • 通讯作者:
    杨永栩
酸雨与稀土镧对大豆幼苗光合光反应复合影响的时间效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婵娟;葛玉晴;吕霞;周青;邹华
  • 通讯作者:
    邹华
镧与酸雨对大豆幼苗荧光特性的复合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婵娟;吕霞;邹华;葛玉晴
  • 通讯作者:
    葛玉晴
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对酸雨胁迫的适应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玉晴;吕霞;梁婵娟
  • 通讯作者:
    梁婵娟
基于霍尔效应的金属杆线胀系数的测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广西物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宪林;梁婵娟;蓝蔚婧;潘福东;梁伟红;沈洪涛
  • 通讯作者:
    沈洪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梁婵娟的其他基金

钙调节不同作物根系质子泵应答酸雨胁迫的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97140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细胞质膜H+-ATPase在水稻响应酸雨胁迫机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00024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