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纬度局地电离层TEC与地磁变化场时空相关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37415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1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2017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王红霞; 李夕海; 李义红; 牛超; 曾小牛; 易世华; 齐玮; 陈鼎新; 卢世坤;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ionospheric TE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and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ar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Earth spac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Previous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re do exist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ut some of the key problems remain unresolved, such as the timing relationships, the variation trends, the extreme value relationship, the rate of change, the phase relationships and so on. The subject intends to observe the ionospheric TEC and the three-component geomagnetic field synchronously at the same point by the joint observ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stations are distributed by multiple geometries and multiple space scales in order to get the local high time and space resolution data. Then, based on the dynamic system theory, the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features of the ionospheric TEC and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time series (both the quiet and disturbed period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the focu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on this basis, the empirically comprehensive model of the ionospheric TEC and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i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of the subject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ionospheric TEC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but also can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monitoring of the local near-space environment.
电离层TEC和地磁场是地球空间电磁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观测表明电离层TEC变化与地磁场扰动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其中一些关键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例如二者的时序关系,变化趋势、极值对应性、变化率和相位关系等等。本课题拟采用多种几何布站、多种尺度方式对电离层TEC与地磁三分量进行同点同时联合观测,获取局地电离层TEC与地磁场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数据;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平静时期和地磁扰动时期电离层TEC与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重点研究电离层TEC与地磁场扰动之间时空相关特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电离层TEC与地磁场的综合预测模型。本课题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提高电离层TEC预测精度与可靠性,而且可以为局地临近空间环境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结项摘要
地球变化磁场和电离层是地球空间电磁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观测表明电离层TEC变化与地磁场的扰动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两者的具体关联性,例如时序关系、变化趋势、极值对应性、变化率和相位关系等,仍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课题对中纬度区域电离层TEC与地磁变化场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尝试融合两种数据进行联合建模。完成的工作包括:(1)建立了多个高精度电离层TEC和地球变化磁场的联合观测台站,并利用同步观测的数据和从国家地磁台网中心、IGS网站等获取的数据,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局地的(战区级)电离层TEC和地磁变化场数据库。(2)研究了电离层TEC和地球变化磁场各自时间序列的非线性、非平稳性、时频特性、时空特性和复杂度特性等。(3)分别统计分析了电离层TEC与地球变化磁场在扰动时期和平静时期变化规律的相关关系。(4)在分别对电离层TEC和地球变化磁场进行单独建模预测的基础上,融合两者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对各自的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建立联合观测模型。(5)研究了全球不同空间位置电离层VTEC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贝叶斯概率图模型构建了关于电离层不同空间位置之间因果关系的复杂网络,然后分别对电离层网络进行了多项检测。(6)将秩-1的张量分解引入到电离层时空分析当中,更加精确地获得了电离层VTEC在时间、经度以及地磁纬度上的大尺度变化特点。(7)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地磁变化场不对称性特征。.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地球变化磁场与电离层TEC相关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确实存在一些规律性的联系,这一方面对于认知两者变化关系、探索空间电磁环境的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为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的变化、预测灾害性空间天气、进行核爆探测等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而对两者的联合建模研究,既可以提高电离层TEC预测精度与可靠性,又可以用于分析地磁导航信息的准确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0)
专利数量(0)
一种基于Fisher投影的时间序列非线性检验
- DOI:10.13465/j.cnki.jvs.2015.05.030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作者:卢世坤;李夕海;牛超;曾小牛;杨晓芸
- 通讯作者:杨晓芸
地基单站GNSS数据硬件延迟估计方法及性能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火箭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侯维君;李义红;杨晓芸;徐步云;刘代志
- 通讯作者:刘代志
时空Kriging在局域地磁场分析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鼎新;刘代志;孟亮;李义红;杨晓君
- 通讯作者:杨晓君
基于复杂度理论的地磁变化场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牛超;刘代志;李夕海;曾小牛;李义红;王红霞
- 通讯作者:王红霞
时空Kriging算法在区域地磁场插值中的应用及改进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鼎新;刘代志;曾小牛;孟亮;杨晓君
- 通讯作者:杨晓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Recursive spectral similarity measure-based band selection for anomaly detection in hyperspectral imagery
基于递归光谱相似性测量的波段选择,用于高光谱图像中的异常检测
- DOI:10.1088/2040-8978/13/1/015401
- 发表时间:2010
- 期刊:Journal of optics
- 影响因子:2.1
- 作者:何元磊;刘代志
- 通讯作者:刘代志
电子商务环境下一种简单身份鉴别协议的设计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唐正军;刘代志
- 通讯作者:刘代志
纳米碳纤维红外消光数值计算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红霞;周战荣;张清华;马进;刘代志
- 通讯作者:刘代志
一种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波段选择方法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代志
- 通讯作者:刘代志
Research on multi-target scales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zzy clustering
基于模糊聚类理论的多目标尺度估计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III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百合;刘代志;黄世奇
- 通讯作者:黄世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刘代志的其他基金
中低纬电离层闪烁与地磁场相关性分析及闪烁形态预测研究
- 批准号:41774156
- 批准年份:2017
- 资助金额:69.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侦测目标的高光谱与SAR图像协同利用与联合分析识别
- 批准号:41574008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浅表层地物波谱特性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
- 批准号:41174093
- 批准年份:2011
- 资助金额:9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辅助导航地球变化磁场区域模型研究
- 批准号:40974037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5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核爆炸模式识别中的关键问题与识别系统研究
- 批准号:40274044
- 批准年份:2002
- 资助金额:3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常规弹爆的多重地球物理特征提取与识别
- 批准号:49974029
- 批准年份:1999
- 资助金额:1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