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7821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07.岩土与基础工程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In this study,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strain’s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s conducted and the stable and effective strain is selected.Then,the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concentration,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oxygen content,pH to rate and quantity of calcite precipitation are studied through 1-D sand column test.Next,th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test a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biogrouting method,improvement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MICP through model tank experiments,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soil’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tructure is analyzed.On the basis of ADE equat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strain’s and chemical reagents’ transportation,absorption/desorption,biochemical reaction,precipitation of calcite and void change of soil are considered to establish a practical computational model.At last,the bench-scale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comprehensive assess MICP technique through test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eld and ammonia nitrogen of peripheral aerial and groundwater.This study has not only theory breakthroug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ut also profound influe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加固土体是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关注的重要课题。本项目对比研究菌株的生化和沉积特性,筛选出沉积特性稳定、高效的菌株;结合一维砂柱MICP试验,研究化学试剂成分、浓度、土壤温度、含氧量、pH值等因素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速度、沉积量的影响;进行MICP模型槽试验,结合微观观测、物化分析及土体力学性能测试,研究MICP在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注浆方法、加固效果和机理,分析MICP加固土体的力学特性和微观结构间的内在联系;在对流-扩散-反应方程的基础上,考虑菌液和化学试剂的迁移、吸附/解吸、生化反应、沉积及沉积引起的土体孔隙变化等因素,建立实用的、反映MICP主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模型;进行现场小型试验,测试加固后场地力学特性及周围大气和地下水中氨氮等含量,综合评价该方法的加固效果和环境影响。该项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而且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均将带来深远影响。

结项摘要

通过MICP水溶液及砂柱试验,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碳酸钙含量测试、SEM微观及XRD等手段,研究了温度、含氧量、土体粒径和孔隙、注浆间隔时间等多个关键因素对MICP过程和加固效果的影响。明确了在常见的土壤温度范围内(10-30℃),MICP均能够较好的达到加固目的,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微生物生成的碳酸钙更多、土体强度更高。微生物培养成熟后,在无氧环境下也能有效地加固土体,总体效果与常规环境基本一致。土体粒径和孔隙对MICP加固效果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颗粒尺寸越大,菌液及胶结液吸附越少,加固效果越差。微生物在砂柱试验中的反应速度较快,试验结果表明可以较大幅度的减少间隔时间,使用1倍孔隙体积菌液结合1.5M胶结液时,共计耗时25h即可形成强度较高的胶结体。通过模型槽试验,在土体中插入带有注浆孔的注浆管,将菌液和胶结液通过注浆管小孔渗透于土体中,合理设置注浆管管孔的分布,可以延缓灌注中的堵塞现象,使浆液的注入量得以提高,土体加固强度更加均匀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三维注浆试验表明,尺寸较大的模型槽加固效果优于较小尺寸规模的试验,这是由于尺寸较大的土体存在更多可能的渗流路径而不易被堵塞。基于对流-扩散-反应方程,考虑菌液和化学试剂的注入、对流、扩散以及多组分化学反应,用轴对称模型计算了MICP砂柱试验的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注浆管管孔附近碳酸钙浓度较大,沿模型外边界逐渐降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趋势是一致的,为MICP的计算方法提供了参考。研究了超声波强化微生物改进MICP加固效果的方法,经功率强度为0.4W/cm3、时间为20分钟的超声辐照后,细菌体数量和体积均有所减小,但菌液总脲酶活性有所提高,微生物在水溶液环境和砂柱加固中诱导生成的碳酸钙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8.5%和35.6%,砂柱无侧限抗压强度较对照组提高了91.6%。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海水环境下MICP加固珊瑚砂的效果,结果表明高盐度环境下MICP过程受到一定的影响,各种钙源条件下的产量均低于淡水条件,其中氯化钙作为钙源具有相对优势,在砂柱试验中其碳酸钙生成量比淡水环境降低约25%,但仍能生成足够强度的胶结体。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河湖清淤吹填土固结硬化及生态处治效果
  • DO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7.02.0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彤芝;吴月龙;丛建;彭劼;姚雪军;张洪玮
  • 通讯作者:
    张洪玮
无砂垫层真空预压联合水袋堆载法加固超软地基应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建;杨建贵;曹健勇;田艳梅;彭劼
  • 通讯作者:
    彭劼
Shear Strength of Compacted Clays as Affected by Mineral Content and Wet-Dry Cycles
压实粘土的剪切强度受矿物质含量和干湿循环的影响
  • DOI:
    10.1155/2019/8217029
  • 发表时间:
    2019-10-24
  • 期刊: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Charkley, Frederick Nai;Zhang, Kunyong;Mei, Guoxiong
  • 通讯作者:
    Mei, Guoxiong
温度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砂土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劼;冯清鹏;孙益成
  • 通讯作者:
    孙益成
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对高岭土电渗试验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清鹏;卜凡波;彭义;彭劼
  • 通讯作者:
    彭劼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流式细胞染色方法对慢乙肝患者外周血CXCR5+CD4+T细胞亚型检测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广东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茸;张明霞;彭劼;马世武
  • 通讯作者:
    马世武
联合分析HCV种属信息区和高度保守区序列确定广东地区HCV基因型和亚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广东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劼;黄辉红;杨洁;侯金林;周元平;曾艳丽;魏君锋;刘叔文;吴英松;黎诚耀
  • 通讯作者:
    黎诚耀
真空条件下锭模参数对铁镍合金缩孔分布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晨;张立峰;李崇巍;彭劼
  • 通讯作者:
    彭劼
真空_堆载联合预压法现场试验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6,20(1) ,20-2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劼
  • 通讯作者:
    彭劼
真空预压法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力学2005,26(增2),94-9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劼;刘汉龙
  • 通讯作者:
    刘汉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