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锑化物光阴极本征发射度降低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77500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802.加速器技术及应用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Ultra-low emittance electron beam is essential for CW/high duty factor free electron laser(F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injectors, the intrinsic emittance has been the main limit on the beam emittance. By fabricating high quantum efficiency alkali antimonide photocathode,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cryo effect and Schottky effect on the photocathode performance. Ultra cold electrons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cryo-cooled alkali antimonide photocathode with Schottky effect compensation, and the intrinsic emittance can be lowered to 0.15 mm.mrad/mm from 0.5 mm.mrad/mm(the wavelength of the drive laser is 532 nm). An analytical model and a code will be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describe the near threshold emission from the cold photocathode with Schottky effect compensation. This work will be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emission physics of the photocatho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 emittance photoinjectors, and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proposed CW XFEL project in China.
半导体光阴极所产生的低发射度电子束对于CW/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FEL)等大科学装置十分重要。随着光阴极注入器的发展,光阴极的本征发射度已成为制约电子束发射度进一步降低的主要因素。本项目将制备高量子效率长寿命碱金属锑化物光阴极,分别进行低温冷却、肖特基效应对碱金属锑化物光阴极性能影响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并将首次采用低温冷却与肖特基效应补偿相结合的方法使碱金属锑化物光阴极中的电子在接近电离势阈值时发射,有望得到极冷电子束,使碱金属锑化物半导体光阴极的本征发射度从目前的0.5 mm.mrad/mm降低到<0.15 mm.mrad/mm(驱动激光波长均为532 nm),并首次建立包含低温冷却效应和肖特基效应在内的光阴极接近阈值发射的理论模型及模拟程序。本项目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揭示光阴极发射物理机制,促进低发射度光阴极电子枪技术的发展,也可为我国未来建设连续波/高占空比硬X射线FEL打下技术基础.

结项摘要

低发射度的电子束对于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超快电子衍射(UED)等项目至关重要。随着光阴极注入器的发展,光阴极的本征发射度已经成为限制电子束发射度的主要因素,其决定了电子束发射度的最小值。计算结果表明,在高亮度电子枪所提供的电子束中,光阴极本征发射度在最终电子束发射度中的占比在70%~90%之间。因此,本项目提出了利用双碱光阴极的低温效应与肖特基效应相结合以降低双碱光阴极本征发射度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 首先在项目支持下,课题组研究成功了一种全新的“快速铯化法”双碱光阴极制备工艺,采用大电流、高蒸发速率的Cs激活方法,配合特定的前驱薄膜配比,制备出量子效率在7%以上,寿命在数周无任何衰减的双碱光阴极。该方法对于制备高性能双碱光阴极,减小光阴极制备时间,提高光阴极制备效率尤其有重要意义,有可能在将来的“光阴极工厂”中得到重要应用。项目研究了各种制备工艺,如顺序蒸镀法、共蒸发法、透射式光阴极等各种工艺对双碱光阴极性能的影响。对双碱光阴极的QE map, 光谱响应,暗室寿命等因素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性能相关数据。. 同时,本项目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利用suitcase进行半导体光阴极的传输实验。所研制suitcase的真空度可达5E-9 Pa,双碱光阴极放置于该suitcase中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无任何衰减。同时建立了一整套半导体光阴极由制备室到传输到电子枪的全部流程,在数次光阴极的传输实验中其量子效率无任何衰减。. 在项目支持下,研究了双碱光阴极在液氮温度与36 K下的量子效率,得到了双碱光阴极在室温、120 K、90 K时的光谱响应,同时发现其在36 K (DC-SRF注入器处阴极温度)时其量子效率为室温时的10%,当阴极温度升高到室温时QE恢复。这是目前已知双碱光阴极工作温度的最低值,极有可能得到极低本征发射度的电子束。目前由于电子枪还在调试过程中,我们仅得到了双碱光阴极在36 K时的量子效率等结果,同时测量了双碱光阴极在低温下时的肖特基效应。双碱光阴极在低温与肖特基效应共同作用下的本征发射度尚未进行测量,预计在未来半年内会进行测量。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Performance of bialkali photocathode in DC-SRF photoinjector
DC-SRF光注入器中双碱光电阴极的性能
  • DOI:
    10.1016/j.nima.2021.166204
  • 发表时间:
    2022-01-04
  • 期刊:
    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 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Ouyang, Dongming;Zhao, Yonglong;Huang, Senlin
  • 通讯作者:
    Huang, Senl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谢华木的其他基金

异质结半导体光阴极的关键物理与技术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