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子量脂肪族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光学性质——基于羰基-亚胺反应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50701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3.大气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Carbonyl-to-imine conversion is one of the main reactions for the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SOA) formation and ageing in the air. Light-absorbing SOA formation by low-molecular weight carbonyl compounds (e.g. glyoxal) reactions with amines or ammonium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high-molecular weight aliphatic carbonyl compounds have recently been noticed as a new potential SOA precursors. They a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such as biomass burning, vehicle emission and cooking, but their physics and chemistry in the air are still under investigated. This proposed project will study the SOA formation/ageing from the straight-chain carbonyl compounds or cooking emitted aliphatic carbonyl compounds in the presence of amine or ammonium. Liquid-phase bulk mimic experiments, laboratory simulated particles ageing experiments, and aerosol chamber reaction experiments will b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mass spectrometr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 will be analyzed as well. The aim of this proposed project is to understand the atmospheric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atmospheric impacts of the anthropogenic high-molecular weight aliphatic compounds at the molecular-level.
羰基-亚胺转化反应是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老化的一条主要途径,国内外相关研究证实了小分子量羰基化合物(如乙二醛等)与大气中的氨(或者有机胺、铵盐)反应会形成吸光性含氮二次有机气溶胶。在城市大气中,除了小分子量羰基化合物外,还存在着大分子量脂肪族羰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和烹饪等人为源排放。这些羰基化合物是城市大气中大分子量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又一潜在前体物。本项目拟采用基于羰基-亚胺转化的液相反应模拟、颗粒物老化反应模拟和气溶胶烟雾箱模拟等实验手段,结合质谱分析与光学分析,分别选择长直链羰基化合物(一种代表性的大分子量脂肪族羰基化合物)以及直接烹饪排放的有机气溶胶作为反应前体物,研究其与氨(或者有机胺、铵盐)的大气化学反应的机制及反应产物的化学与光学性质。研究旨在从分子层面探讨源于人为源排放的大分子量脂肪族化合物在大气中的转化途径,深入认识它们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潜在影响。

结项摘要

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单羰基挥发性有机物,如乙醛是典型的含α-氢的饱和单羰基化合物,丙烯醛是典型的α,β-不饱和单羰基化合物。过往的研究表明双羰基化合物的羰基-亚胺转化反应是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SOA)中吸光性含氮有机物的重要形成途径。本项目主要通过Tedlar袋大气反应模拟和液相反应模拟实验,研究了单羰基化合物与还原性氮反应形成的SOA及其吸光性。.本项目研究发现丙烯醛与铵的液相反应产物中,除了丙烯醛与丙烯亚胺的低聚物,还有吡啶鎓化合物。吡啶鎓产物的形成机理是丙烯醛通过连续的羰基-亚胺反应形成了半缩醛胺,后者发生分子内碳-碳成键反应而环化为3-甲基吡啶。一部分的3-甲基吡啶会通过液-气相分配回到气相。而在弱酸性的水相,3-甲基吡啶更易于与羰基化合物进一步发生羰基-亚胺反应形成吡啶鎓产物。无论是丙烯醛与丙烯亚胺的低聚物,还是吡啶鎓产物,都能增强气溶胶的吸光性。说明以丙烯醛为代表的α,β-不饱和单羰基化合物是大气SOA中吸光性杂氮环化物的潜在前体物。.通过对乙醛与甘氨酸的液相反应产物的质谱分析,我们发现单羰基化合物与有机胺在水相除了发生羰基-亚胺反应和羟醛缩合反应外,亚胺离子的α-碳会与缩合而成的β-羟基羰基化合物的α-碳发生加成反应,形成Mannich碱产物。由于后续脱水反应形成了连续的共轭键结构,这类Mannich碱同样具有较强的吸光性。说明饱和单羰基化合物进入含有有机胺的气溶胶液相中,除了羰基-亚胺反应外,羰基化合物的胺甲基化也是重要的吸光性SOA形成途径。.此外,作为拓展工作,我们研究了草酸对愈创木酚的大气铁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气溶胶中的草酸会与Fe(III)形成稳定的强光反应活性的草酸铁配合物,从而抑制了铁氧化酚类化合物形成吸光性有机物的反应,但促进了愈创木酚的光化学氧化。说明草酸铁光化学反应在SOA形成与老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hygroscopicity and mixing state of black carbon aerosols in a polluted megacity area
污染大城市地区黑碳气溶胶吸湿性和混合状态的时间变化
  • DOI:
    10.5194/acp-18-15201-201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影响因子:
    6.3
  • 作者:
    Li Kangning;Ye Xingnan;Pang Hongwei;Lu Xiaohui;Chen Hong;Wang Xiaofei;Yang Xin;Chen Jianmin;Chen Yingjun
  • 通讯作者:
    Chen Ying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X-TiO2-La(x)制备及其可见光下“富集-降解”增溶废水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精细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春蕾;陆晓慧;刘新杰;琚成功;王爱静;彭啸;吴燕
  • 通讯作者:
    吴燕
TiO_2/PC-CS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苯增溶废水的研究
  • DOI:
    10.3969/j.issn.1001-9731.2020.09.02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爱静;吴腾飞;彭啸;郭凤南;史宁;陆晓慧;杨春蕾;吴燕
  • 通讯作者:
    吴燕
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网格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晓慧;王磊
  • 通讯作者:
    王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陆晓慧的其他基金

大气颗粒物复杂液相体系中的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与老化
  • 批准号:
    21976034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