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磁台站和Swarm卫星磁场数据的地磁静日期间电流体系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504129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2018
- 批准年份:2015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6-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张素琴; 刘晓灿; 何宇飞; 姚休义; 袁伊人;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During the solar quiet period, there are Sq current, equator electrojet and inter-hemispheric field-aligned currents in the middle and low latitude ionosphere. The study about the Sq current has lasted for several decades. And it is mature in theory and observation. Although the EEJ locates near the Sq current closely,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Sq current in generation mechan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controversial until now. IHFACs come from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q current vortexe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hemisphere. The study for the IHFACs is relatively scarce. There are not enough realizations about the IHFACs. In this project, the combination data from the ground and satellite will be used. The geomagnetic field data from global middle and low latitude observatories is to calculate the Sq current. The EEJ and IHFACs are obtained from high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magnetic field data in Swarm satellite. Thereafter, the seasonal and local time character of Sq current, EEJ and IHFACs i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three current systems is also investigated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It is much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and coupling between the magnetosphere and ionosphere in the solar quiet period.
在太阳静日期间,中低纬电离层中电流体系主要包括Sq电流、赤道电集流(EEJ)和半球间的场向电流(IHFACs)。Sq电流的研究工作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在理论和观测研究方面比较成熟。虽然EEJ电流在位置上与Sq电流紧密相邻,但其产生机制则完全与Sq不同,而且EEJ与Sq之间的相互关系至今存在较大争议。IHFACs产生于Sq南北半球两个电流涡间的电势差,其研究工作相对较少,缺乏足够的认识。本项目拟采用地面与卫星联合观测的方式,使用全球中低纬台站磁场观测数据计算Sq电流,使用Swarm高精度高分辨率磁场观测数据计算EEJ和IHFACs电流,给出Sq电流、EEJ以及IHFACs电流在季节和地方时的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进一步研究三者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这对于深入了解太阳静日期间的磁场变化特征、增强对磁层—电离层耦合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在太阳静日期间,中低纬电离层中电流体系主要包括Sq电流、赤道电集流(EEJ)和半球间的场向电流(IHFACs)。Sq电流的研究工作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在理论和观测研究方面比较成熟。虽然EEJ电流在位置上与Sq电流紧密相邻,但其产生机制则完全与Sq不同,而且EEJ与Sq之间的相互关系至今存在较大争议。IHFACs产生于Sq南北半球两个电流涡间的电势差,其研究工作相对较少,缺乏足够的认识。本项目采用地面与卫星联合观测的方式,使用全球中低纬台站磁场观测数据通过球谐分析的方法建立Sq电流模型计算Sq电流强度;使用Swarm卫星磁场总强度观测数据建立EEJ电流模型计算EEJ电流强度;使用Swarm卫星东西方向磁场观测数据建立IHFACs电流模型计算IHFACs电流密度。在建立模型后采用劳埃德季节和划分不同磁地方时扇区对三种电流体系进行分析。Sq电流强度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冬季达到最小值。EEJ电流强度在分点月份中各磁地方时扇区的表现差别不大,而在夏季和冬季各磁地方时扇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别。IHFACs电流密度在分点月份中午侧扇区和夜侧扇区电流密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扇区,夏季晨侧扇区和昏侧扇区的电流密度较大,而冬季各个扇区的电流密度差别不大。地面台站观测与模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卫星数据及电流模型的可靠性。EEJ和IHFACs 电流变化与Sq电流变化的相关性不是很高,表明三种电流体系有不同的产生源。模型的建立可为地磁场观测数据的日变通化以及开展空间电流体系的相关研究提供工具,对于深入了解太阳静日期间的磁场变化特征、增强对磁层—电离层耦合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磁观测数据重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姚休义;滕云田;杨冬梅
- 通讯作者:杨冬梅
南海西南次海盆深海地磁观测潜标的数据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行;赵旭东;王功祥
- 通讯作者:王功祥
基于三维Taylor模型的福建及邻近地区地磁模型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素琴;付长华;赵旭东
- 通讯作者:赵旭东
Background noise estimation of the geomagnetic signal
地磁信号的背景噪声估计
- DOI:10.5194/gi-7-189-2018
- 发表时间:2018-07
- 期刊:Geosci. Instrum. Method. Data Syst.
- 影响因子:--
- 作者:Yao Xiuyi;Zhang Suqin;Teng Yuntian
- 通讯作者:Teng Yuntian
Possible Anomalous Changes in Solar Quiet Daily Geomagnetic Variation (Sq) Related to the 2011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Tohoku Earthquake (Mw 9.0)
与 2011 年东北太平洋沿岸地震(Mw 9.0)相关的太阳安静日地磁变化(Sq)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
- DOI:10.1007/s00024-018-02086-z
- 发表时间:2019-01
- 期刊:Pure Appl. Geophys.
- 影响因子:--
- 作者:Liu Xiaocan;Hattori Katsumi;Han Peng
- 通讯作者:Han P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苏干湖地区与柴北缘侏罗系原始沉积关系探讨
- DOI:10.16509/j.georeview.2018.05.005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旭东;赵俊峰;郭泽清;曾旭;田继先;王迪;胡超
- 通讯作者:胡超
K-Ion intercalated V6O13 with advanced high-rate long-cycle performance as cathode for Zn-ion batteries
具有先进高倍率长循环性能的 K-Ion 插层 V6O13 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
- DOI:10.1039/d1tc04822h
- 发表时间:--
- 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6.4
- 作者:陈麒昊;赵旭东;罗志强
- 通讯作者:罗志强
城市电力网络站点重要度综合评估方法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韩林;赵旭东;熊婧怡
- 通讯作者:熊婧怡
基于MobileNetV3的马铃薯病害识别
- DOI:--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江苏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振南;王建坤;胡益嘉;张智聪;赵旭东;杨琳琳;李文峰
- 通讯作者:李文峰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感染与免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以“弓形虫感染与免疫”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中国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朴莲荀;成佳慧;赵旭东;徐翔
- 通讯作者:徐翔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赵旭东的其他基金
磁暴期间电流体系在中低纬地区地磁效应的星地联合分析
- 批准号:42374092
- 批准年份:2023
- 资助金额:53.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