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尺度分离的古气候空间格局重建方法改进及其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508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At present, there are potential biases in climate field reconstruction method, such as losing regional climate variability information, underrating parameter uncertainty of transferring function, and how to assimilate the proxy data with different types and re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limate field reconstruction,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develop a more systematic and feasible model for climate field re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proxy recor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ime-scale decomposition approach, the LOCal regression (LOC) method, the regularize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RegEM) method, and the Bayesian method. As an example, the climate variability fiel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ill be reconstructed to asses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 model, and the dominant modes and long-term trend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study area with confidence interval will be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On this basis, the projects seeks to assess the simulation capabilities of multiple coupled climate models that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CMIP5) for climate field reconstruction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in the vicinit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alyz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solar activity, volcanic activity, and greenhouse to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mechanism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an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cision-makers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adapt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目前古气候空间格局重建方法存在丢失部分区域气候变化信息、转换函数参数估计不足以及如何将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代用记录集成等问题,使得重建的空间格局在局地尺度存在较大误差。为了提高空间格局重建的精度和信度,本项目拟根据代用记录自身特点,利用时间尺度分离法、局地回归法,正则最大期望法和贝叶斯方法,为重建古气候空间格局提供一种系统、全面、可行的模型; 并以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气候空间格局重建为例,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的主导模态和长期趋势,给出定量化的置信限。在此基础上,评估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多个耦合模式过去千年气候模拟试验在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模拟能力,并分析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温室气体等外强迫影响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为理解该地区过去千年气候变化机理提供新认识,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者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古气候空间格局重建方法存在丢失部分区域气候变化信息等问题,基于南亚夏季风核心区的印度境内8条树轮宽度年表,测试了最优信号提取法(OIE)1.0版本,更新重建了过去1105年南亚夏季风指数。结果显示,季风变化最为显著的年际分量(占总体变化方差的47.9%)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指数的关系,从长期趋势上来看,是从14世纪末期的弱正相关,逐渐变为19世纪初期的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其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百年际变化。19世纪末以来占17.5%的季风年代际分量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占4.2%的季风多年代际分量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在19世纪末却呈现很好的正相关。表明气候系统短周期振荡ENSO,PDO和AMO对年际到多年代际南亚夏季风变化起到了由强变弱的不同程度的调制作用。重建的南亚夏季风百年尺度分量(占19.4%)显示,南亚夏季风强度从13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减弱,到15世纪中叶降到最低,而后季风逐渐加强,到17世纪初期达到顶点,之后逐渐减弱。..进一步研发了重建气候空间格局的OIE方法 1.3版本,首次重建了我国过去531年(AD1470-2000)高分辨率(0.5°×0.5°)5-9月暖季降水变化。结果表明:我国降水第一主导模态显示大部分地区降水变化一致。第二模态我国东部呈现南北偶极子型,西部除新疆外大部分地区与华北降水变化同步,通过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重建指数进行场相关分析,发现第二模态可能主要受ENSO变化的影响。第三主导模态表现为我国东部江淮流域与华北和华南旱涝趋势相反的“三明治”三极子型,西部大部分地区与江淮流域同步。第一模态和第三模态的时间系数与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变化机制尚不清楚。进一步与6个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对比发现,所有模式均不能模拟出与重建结果一致的时间变化特征。这说明过去500年来我国降水空间格局的变化可能更多的是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调制。. 项目相关数据已在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NCEI)古气候数据库网站公布,相关成果为定量化理解自然因素影响气候变化提供了理想的自然变化背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ulti-proxy reconstructions of May-September precipitation field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近500年中国5-9月降水场的多代理重建
  • DOI:
    10.5194/cp-13-1919-20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limate of the Past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Shi Feng;Zhao Sen;Guo Zhengtang;Goosse Hugues;Yin Qiuzhen
  • 通讯作者:
    Yin Qiuzh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West Qinling region, China, AD 1470-2000
公元1470-2000年中国西秦岭地区降水空间分布
  • DOI:
    10.1016/j.palaeo.2015.12.00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g Fengmei;Wang Naiang;Shi Feng;Ljungqvist Fredrik Charpentier;Zhao Sen;Liu Ting
  • 通讯作者:
    Liu Ting
Interannual to centennial variability of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过去千年南亚夏季风的年际至百年变化
  • DOI:
    10.1007/s00382-016-3493-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hi Feng;Fang Keyan;Xu Chenxi;Guo Zhengtang;Borgaonkar H P
  • 通讯作者:
    Borgaonkar H P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过去千年气候变化重建研究新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保;史锋;Sonechkin D M;王章勇;秦春
  • 通讯作者:
    秦春
复杂地形下的近地层风沙运动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奇伟;黄宁;史锋
  • 通讯作者:
    史锋
15世纪中叶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和北极水热组合的影响
  •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1.03.0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威;史锋;肖国桥;薛惠鸿;段安民;效存德;郭正堂
  • 通讯作者:
    郭正堂
过去千年ENSO演化历史重建再分析
  •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1.02.1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惠鸿;史锋;刘威;王江林;杨保
  • 通讯作者:
    杨保
格栅加筋路堤边坡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上官云龙;栾茂田;杨庆;史锋
  • 通讯作者:
    史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史锋的其他基金

小冰期以来东亚夏季风核心区与边缘区水热组合对比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过去500年我国汛期降水空间格局变化研究:基于气候模式和代用资料的同化
  • 批准号:
    41877440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