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制备金属/碳复合结构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关键技术和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37502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907.低温等离子体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Metal/carbon composites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a large variety of electrode materials. Controlled preparation of metal/carbon composites ar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des. Conventional chemistry approaches for metal/carbon composite preparation usually require multiply operation steps and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To overcome these drawbacks, this project proposes a new preparation approach based on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which can be applied for metal/carbon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metal elements. The basic idea of the new approach is to introduce parallel reactions into the plasma to allow simultaneous formation of the metal and the carbon components. The new preparation approach involves plasma with multiple components and mor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mechanisms. The project will carry out extensive study on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for the composite formation, including the reactive species and the plasma chemical processes, the cluster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es and the plasma/materials interaction. The underlining mechanisms for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control of the metal/carbon composites are investigated. This new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 to achieve enhanced electrode performance. This project will extend the application of plasma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preparation from single component materials into binary composite materials. It is also beneficial for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related to materials preparation in multi-component plasmas.
金属/碳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能存储和转化器件的电极,其可控制备对高性能电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化学方法在金属/碳复合材料制备中存在的步骤繁琐、可控性差等缺点,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沉积法的新型制备技术,利用等离子体中的平行反应实现金属和碳两组分的同步生成,该技术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金属/碳复合材料制备。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涉及成分和机理都更为复杂的多组分等离子体,项目对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物种和化学过程、团簇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等离子体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等关键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探索金属/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调控的方法;针对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高聚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电极的需求,实现两大类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并提高其电极性能。本项目将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由单一组分材料拓展到二元复合材料,对于深入认识多组分等离子体中与材料制备相关的关键机理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结项摘要

按照项目计划书,我们围绕着金属/碳复合材料的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制备、 等离子体条件下复合材料形成的机理、金属/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调控、等离子体化学基础、金属/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极性能等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一些重要成果:..1) 开展了金属和碳材料复合结构的合成研究,包括磁控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辅助CVD、射频等离子体、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等多种方法。针对传统化学方法在这类材料制备中存在的步骤繁琐、可控性差等问题,我们将磁控溅射和等离子体沉积两种反应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合材料的制备,通过等离子体中平行的化学反应实现了金属和碳组分的同步生成以及碳含量的精确控制; .2) 针对二元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等离子体组分复杂的特点,开展多组分等离子体中材料制备的关键机理研究,实现了金属/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调控,成功地获得了核-壳结构以及层状结构复合材料;.3)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这种复合结构的电化学性能分析,通过金属和碳材料的纳米结构复合,更好的抑制金属的粉化和脱落,有效地改善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4)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金属/碳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同时将等离子体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从单一组分拓展到多组分,对于高性能电极材料开发、拓展等离子体在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范围、深入认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关键机理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项目实施发表SCI论文40篇(其中IF>15: 1篇、15>IF>10: 6篇、10>IF>5: 10篇,他引441次),申请专利7项、其中获权专利 3项,著书1本、参入5本书的编写,培养了博士后2、博士生6名、硕士生8名,全面达到了各项预定指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7)
The impact of the particle size of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sulfur storage in Li-S batteries
金属有机骨架颗粒尺寸对锂硫电池硫储存的影响
  • DOI:
    10.1039/c5ta00524h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11.9
  • 作者:
    Zhou Junwen;Yu Xiaosong;Fan Xinxin;Wang Xiaojuan;Li Haiwei;Zhang Yuanyuan;Li Wei;Zheng Jie;Wang Bo;Li Xingguo
  • 通讯作者:
    Li Xingguo
Molybdenum nano-film induced discharged for La2MgNi9 hydrogen storage alloy
La2MgNi9储氢合金钼纳米膜诱导放电
  • DOI:
    10.1016/j.matdes.2016.11.1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Materials and Design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H. W. Zhang X. Y. Zheng;T. Wang;X. G. Li
  • 通讯作者:
    X. G. Li
MOF derived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oxygen reduction
用于电化学氧还原的 MOF 衍生催化剂
  • DOI:
    10.1039/c4ta01506a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11.9
  • 作者:
    Wang, Xiaojuan;Zhou, Junwen;Li, Xingguo
  • 通讯作者:
    Li, Xingguo
2-Aminoimidazole borohydride as a hydrogen carrier
2-氨基咪唑硼氢化物作为氢载体
  • DOI:
    10.1039/c6ra21335a
  • 发表时间:
    2016-10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Wu Yong;Qi Yue;Chen Jun;Fu He;Zheng Jie;Li Xingguo
  • 通讯作者:
    Li Xingguo
Investigation of oxygen diffusion behavior in terbium using O-18(2) isotopic tracking by high resolution SIMS
使用高分辨率 SIMS 进行 O-18(2) 同位素追踪研究铽中的氧扩散行为
  • DOI:
    10.1016/j.matlet.2016.04.12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aterial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 Guoling;Li Li;Hao Jialong;Zheng Jie;Tian Wenhuai;Li Xingguo
  • 通讯作者:
    Li Xingg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东林;李岩;李星国;沈曾民
  • 通讯作者:
    沈曾民
A Simple Method to Synthesize Core/Shell Structured Ni/C Nanoparticles
合成核/壳结构Ni/C纳米颗粒的简单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09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冷永華;J.Huang;Y.Shi;石垣隆正;打越哲郎;李星国
  • 通讯作者:
    李星国
等离子体在提纯金属过程中微痕量杂质元素迁移机制的影响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稀土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国玲;李吉刚;傅凯;李星国
  • 通讯作者:
    李星国
溶液中铝还原制备Fe-Co合金纳米粉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烃烃;周增均;张启运;李星国
  • 通讯作者:
    李星国
纳米氧化锌的粒度控制与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士成;李春和;李星国
  • 通讯作者:
    李星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星国的其他基金

稀土储氢合金在高能效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 批准号:
    51971004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等离子体法合成金属/碳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催化制氢性能
  • 批准号:
    5177100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石墨烯修饰的新型轻质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及其高容量储能特性研究
  • 批准号:
    51431001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3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前驱体的催化剂制备与催化氨硼烷储氢性能研究
  • 批准号:
    5107100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Li/Mg氨基化合物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 批准号:
    2097100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铝氢化物薄膜的吸氢特性和氢致光变特性研究
  • 批准号:
    20671004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稀土金属非晶态化和纳米化的气固相反应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50274002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等离子体化学与纳米超微粉的合成、特性及应用
  • 批准号:
    20171002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