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参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145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2002.食品生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Due to the safety problems of synthetic antioxidant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obtain safe, nontoxic, practical, efficient and cheap natural antioxidants from plant material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henolic compounds possess strong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they are excellent alternatives to natural antioxidants. Lycopus lucidus Turcz. is a perennial member of the Labiata family. It is a good resource both of medicine and food with highly nutritional and healthy effects. However, there are no available report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Lycopus lucidus Turcz.. The composi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Lycopus lucidus Turcz. will be thoroughly studied in this project. Phenolic compounds will be extracted from Lycopus lucidus Turcz. by modern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Lycopus lucidus Turcz. will be established. Additionally, the individual phenolic compounds will be identified by modern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Meanwhil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Lycopus lucidus Turcz. will be assessed by various in vitro methods. This project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ycopus lucidus Turcz. and promotion of the local economics.
由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安全性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逐渐关注从植物原料中获取安全、无毒、实用、高效、价格低廉的天然抗氧化剂。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很好的替代品。地参(Lycopus lucidus Turcz.),系唇形科(Labiatae) 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及保健功效,是药食兼用的佳品。然而,目前对于地参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其功能活性的研究尚缺乏资料。本项目拟对地参酚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将其从地参中提取分离出来,明确地参中酚类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并采用现代检测及鉴定技术识别各酚类化合物。同时,采用多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对地参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本项目对于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地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地参(Lycopus lucidus Turcz.),系唇形科(Labiatae) 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及保健功效。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从地参中提取了地参酚类化合物,明确了其主要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并采用现代检测及鉴定技术识别了各酚类化合物单体。同时,采用多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和DNA损伤保护作用测定方法,对地参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DNA损伤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此外,研究了地参采收过程中酚类化合物、营养组成、微观结构、抗氧化活性、DNA损伤保护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游离酚是地参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其次是可溶性酯结合酚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可溶性糖苷结合酚含量最少;迷迭香酸是地参中含量最丰富的酚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迷迭香酸甲酯、阿魏酰酪胺、咖啡酸、丹参素甲酯、原儿茶醛、3,4-二羟基苯咖啡酸酯、原儿茶酸和丹参素;地参酚类化合物提取物对DPPH、ABTS+、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铁还原力。地参游离酚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对过氧自由基介导的DNA损伤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地参酚类化合物单体以原儿茶醛抗氧化活性和对过氧自由基介导的DNA损伤保护作用为最强;地参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必需氨基酸;含有K、Ca、Fe、Mg、Cu和Mn多种矿物质;总糖含量丰富,其中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其次为果糖;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地参含20多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反亚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丰富。地参在采收过程中,总酚、粗脂肪、粗纤维含量随着采收期的延后呈上升趋势;粗蛋白、氨基酸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水分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还原糖和维生素B2无显著性变化;不同采收地脂肪酸、蔗糖、果糖的变化不同;不同矿物质在采收过程中的变化不同;维生素C随着采收期的延后呈上升趋势;迷迭香酸在游离酚和不溶性细胞结合酚中的变化不同;在游离酚中,不同采收地的地参其变化存在差异;在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中,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无显著性的变化;不同采收期地参微观结构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不同极性地参多酚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食品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春燕
  • 通讯作者:
    高春燕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设备多状态、多类顾客制造系统的生产速率和库存分配联合决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春燕;沈厚才
  • 通讯作者:
    沈厚才
按单装配系统中组件生产和库存分配控制策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自动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超林;沈厚才;高春燕;YANG Chao-Lin 1 SHEN Hou-Cai 1 GAO Chun-Yan 1 1. S
  • 通讯作者:
    YANG Chao-Lin 1 SHEN Hou-Cai 1 GAO Chun-Yan 1 1. S
外源性BDNF对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EIK-1磷酸化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云;高春燕;蒋丽珠;赵红念
  • 通讯作者:
    赵红念
循环经济下随机再制造系统的最优库存策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管理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春燕
  • 通讯作者:
    高春燕
拟诺卡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
  • DOI:
    10.13461/j.cnki.cja.00567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春燕;庹利;刘少伟;蒋忠科;邬钢;肖建辉;孙承航
  • 通讯作者:
    孙承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高春燕的其他基金

地参酚类化合物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660553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