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物质搬运与沉积的海洋动力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128204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4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最新研究表明,南海北部的沉积物主要由来自珠江、台湾西南部河流和吕宋岛弧河流的陆源物质组成,其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应由海洋中的物质搬运过程决定。然而,目前对相关海洋动力机制的认识还处在猜测和定性的阶段,缺乏令人信服的物理海洋学解释。我们认为,除考虑深海的大尺度低频流场外,还须了解中小尺度过程(如涡旋)和高频振荡过程(如潮流和内波)造成的传输、混合和扩散作用。本项目拟结合现场观测、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南海北部物质搬运与沉积从源到汇的全过程,特别是跨陆架的水交换和物质交换,以及跨海盆的远距离物质搬运,从而回答陆源物质在不同的物理条件下如何向陆架、陆坡和深海传输的问题,并解释沉积物分布的局地特征和遥相关形态。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建立南海北部沉积格局与海洋动力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利用沉积记录研究海洋物理环境的演变以及相关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结项摘要

南海北部的沉积物主要由来自珠江、台湾西南部河流和吕宋岛弧河流的陆源物质组成,其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海洋中的物质搬运过程决定。然而,目前对相关海洋动力机制的认识还处在猜测和定性的阶段,缺乏令人信服的物理海洋学解释。本项目旨在系统地研究南海北部物质搬运与沉积从源到汇的过程,特别是跨陆架的水交换和物质交换,以及跨海盆的远距离物质搬运;除考虑大尺度低频流场外,着重研究中小尺度过程(如涡旋)和高频振荡过程(如潮流和内波)造成的传输、混合和扩散作用。从而回答陆源物质在不同的物理条件下如何向陆架、陆坡和深海传输的问题,并解释沉积物分布的局地特征和遥相关形态。.为实现这些目标,项目在现场观测、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包括在东沙附近陆坡上布放一个深水锚系阵列,收集南海涡旋、内波、浊度等变量的卫星遥感资料并制作了数据产品,构建剪切扩散的分析模型和南海大尺度环流的概念模型,以及开发南海环流的诊断模式和高分辨率的区域性环流和沉积物搬运模式。同时,围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了南海环流的三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从而刻画了南海物质搬运和沉积格局的大尺度背景流场;揭示了南海涡旋的结构、分布和传播特征,证实涡旋拉格日朗日运动是跨海盆物质搬运的一个重要机制;建立了海洋温跃层中物质的剪切扩散理论,提出剪切扩散是跨陆架/陆坡物质搬运的一个可能机制;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初步估算了南海北部主要入海沉积物从源到汇的输运过程和空间形态。项目已发表相关科技论文和专著28篇(册),其中SCI收录论文24篇;组织相关专题国际会议2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9次。总的来说,项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较为全面地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6)
专利数量(0)
Effects of westerly wind bursts on El Ni?o: A new perspective.
西风爆发对厄尔尼诺的影响:一个新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连涛;陈大可;唐佑民;吴巧燕
  • 通讯作者:
    吴巧燕
Strong influence of westerly wind bursts on El Nino diversity
西风爆发对厄尔尼诺多样性的强烈影响
  • DOI:
    10.1038/ngeo2399
  • 发表时间:
    2015-05-01
  • 期刊:
    NATURE GEOSCIENCE
  • 影响因子:
    18.3
  • 作者:
    Chen, Dake;Lian, Tao;Zhou, Lei
  • 通讯作者:
    Zhou, Lei
Three-dimensional properties of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eddy-resolving model output
基于涡分辨模型输出的南海中尺度涡三维特性
  • DOI:
    10.1016/j.dsr.2015.01.007
  • 发表时间:
    2015-05-01
  • 期刊:
    DEEP-SEA RESEARCH PART I-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Lin, Xiayan;Dong, Changming;Guan, Yuping
  • 通讯作者:
    Guan, Yuping
Validating satellite altimeter measurementsof internal tides with long-term TAO/TRITONbuoy observations at 2°S–156°E
利用 2°S–156°E 的长期 TAO/TRITON 浮标观测来验证卫星高度计测量的内潮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Xiao-Hui Zhou;Dong-Ping Wang;Dake Chen
  • 通讯作者:
    Dake Chen
黑潮流轴在吕宋海峡的变化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海洋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睿彬;陈大可;姜良红
  • 通讯作者:
    姜良红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印度洋偶极子及其可预报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海洋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华锋;章向明;唐佑民;陈大可
  • 通讯作者:
    陈大可
海浪对北太平洋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海伦;李熠;陈大可
  • 通讯作者:
    陈大可
AR regulates porcine immature Sertoli cell growth via binding to RNF4 and miR-124a
AR 通过与 RNF4 和 miR-124a 结合调节猪未成熟支持细胞生长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Reprod Domest Ani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鑫鹏;冯越;李阳;陈大可;夏宣炎;李家连;李凤娥
  • 通讯作者:
    李凤娥
3套资料中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 DOI:
    10.3969/j.issn.1001-909x.2020.03.00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海洋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冬娜;张翰;程旭华;陈大可
  • 通讯作者:
    陈大可
基于海水环境和气象参数经验公式估算的东海海-气CO_2通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海洋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熠;何海伦;陈大可
  • 通讯作者:
    陈大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大可的其他基金

大洋上层环流的位涡均一化理论研究
  • 批准号:
    4173053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基于多源卫星观测的热带海洋模拟和短期气候预测研究
  • 批准号:
    40730843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