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表面氢原子吸附的高维度势能面构造及动力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80304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01.化学理论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quantum reaction dynamic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both the gas phase reac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olecule and surfaces.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quantum reaction dynamics are seriously constrain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in complicated systems. In this proposal, we will develop and use a series of new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absorption process of hydrogen atom on graphene surface, including the XYG3 type doubly hybri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ies under cluster model as well as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neural networks fitting method that uses the derivative information, and the atomistic neural networks method. Combining the reliability of XYG3 functional and the accuracy of neural networks, a series of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under multiple dimensions will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se surfaces, reaction probabilities as a function of collision energies will be calculated from quantum reaction dynamics and b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high resolution molecular beam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will be developed and examined, and the high accurat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quantum dynamics calculations will be promoted to the more complicated systems.
量子反应动力学的应用已经从气相分子体系发展到分子与表面相互作用体系,然而复杂体系高精度势能面的构造严重制约了量子反应动力学计算的精确性。本项目针对石墨烯表面氢原子的吸附过程,发展和应用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方法,包括簇模型和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XYG3型双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利用导数信息的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原子为中心的神经网络方法。结合XYG3泛函的可靠性与神经网络的精确性,构造该体系多种维度下的高精度势能面;在此基础上通过量子动力学计算,得到反应几率与碰撞能的关系,从而与高精度分子束的实验结果相比较。通过多维度的动力学计算,理论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发展和检验理论方法,将高精度势能面的构造和量子反应动力学计算的应用范围向复杂体系做出推进。

结项摘要

量子反应动力学的应用已经从气相分子体系发展到分子与表面相互作用体系,然而复杂体系高精度势能面的构造严重制约了量子反应动力学计算的精确性。气相反应体系中,基于高精度从头算,并结合机器学习,高精度势能面的构造已经取得了大量的进展。然而固体表界面体系的高等级电子结构计算和函数拟合都比较困难,限制了高精度势能面方法的应用。本项目针对原子/分子与固体表界面体系,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高维势能面构造方法上做出了推动,一是在CRYSTAL软件中实现了XYG3型双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二是发展了高维体系的势能面构造方法,为分子动力学方法在接近实际体系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对于H原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与扩散过程,利用新发展的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XYG3型双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基于大约30000个从头算能量构造了9维势能面,并用于经典反应动力学模拟。双杂化势能面上存在明显的范德华势阱,这是低等级泛函方法,即使引入了色散校正也无法正确描述的。为考虑石墨烯的声子振动,发展了基于Tersoff函数形式+关键参数神经网络修正的高维势能面方法。结合Tersoff函数的物理图像正确性,以及机器学习势函数的数值精确性,基于2000个石墨烯、金刚石、石墨的构型和XYGJ-OS能量,得到了描述碳元素的高精度函数,整体拟合误差仅为1.41 cm-1每原子。该方法是构造固体表面体系的普适方法。.CO分子在NaCl(100)表面的吸附是表面科学中一个典型的体系。实验中发现了高振动激发的CO分子在NaCl(100)表面上的两种吸附模式。理论上,我们基于AE-CCSD(T)-F12a方法和CV(T/Q)Z-F12基组外推,构造了CO-CO体系的全维势能面,建立了不同CO振动态和碰撞能的积分截面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基于PBE-MBD@rsSCS/FI密度泛函理论,构造了零覆盖度CO分子与NaCl(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势能面。通过多体展开方法,得到1ML覆盖度下CO分子在NaCl(100)表面振动传能与吸附异构化的高精度高维势能面。动力学计算解释了表界面上吸附与异构化过程的能量传递过程,并得到了准确的速率常数信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飞行时间质谱的金属团簇配合物组成、结构和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英姿;张将乐;邱兴泰;江一煌;陈俊;杨静;唐紫超;郑兰荪
  • 通讯作者:
    郑兰荪
Tannic acid modified single nanopore with multivalent metal ions recognition and ultra-trace level detection
单宁酸修饰的单纳米孔具有多价金属离子识别和超痕量检测功能
  • DOI:
    10.1016/j.nantod.2020.100868
  • 发表时间:
    2020-08
  • 期刊:
    Nano Today
  • 影响因子:
    17.4
  • 作者:
    Kan Zhan;Ziyi Li;Jun Chen;Yaqi Hou;Jian Zhang;Runqing Sun;Zhengxiang Bu;Lingyun Wang;Miao Wang;Xinyu Chen;Xu Hou
  • 通讯作者:
    Xu Hou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vibrationally excited carbon monoxide based on a highly accurate six-dimensional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基于高精度六维势能面的振动激发一氧化碳之间的能量转移
  • DOI:
    10.1063/5.0015101
  • 发表时间:
    2020-08-07
  • 期刊: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Chen, Jun;Li, Jun;Guo, Hua
  • 通讯作者:
    Guo, Hua
Theoretical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al Nonplanarity in Aromatic Fused-Ring Metallabenzenes
芳香族稠环金属苯结构非平面性的理论见解
  • DOI:
    10.1021/acs.jpca.0c0533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 Phys. Chem. 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lin Jia;Quan Zhou;Jun Chen;Lu Zhang;Zhe-Ning Chen
  • 通讯作者:
    Zhe-Ning Chen
Potential Energy Landscape of CO Adsorbates on NaCl(100) and Implications in Isomerization of Vibrationally Excited CO
CO 吸附在 NaCl(100) 上的势能格局及其对振动激发 CO 异构化的影响
  • DOI:
    10.1021/acs.jpcc.0c05985
  • 发表时间:
    2020-09-03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hen, Jun;Hariharan, Seenivasan;Guo, Hua
  • 通讯作者:
    Guo, 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台湾岛地形对“麦德姆”台风的影响
  •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701.16249
  • 发表时间:
    2017-09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俊;平凡;王秀春;李梦夏
  • 通讯作者:
    李梦夏
太阳能复合抛物聚光器面形结构一般性原理研究
  • DOI:
    10.3788/aos202141.240800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光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飞;陈俊
  • 通讯作者:
    陈俊
羟基磷灰石/明胶涂层PET人工韧带对骨愈合的影响
  • DOI:
    10.16038/j.1000-6710.2018.05.00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盛旦丹;艾承冲;蔡江瑜;万方;金文赫;汪斯衡;吕婧仪;智云龙;张鹏;陈俊;蒋佳;陈世益
  • 通讯作者:
    陈世益
急性噪声损伤后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DOI:
    10.3969/j.issn.1006-7299.2020.01.00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齐柳;宋勇莉;岳波;梁鹏飞;陈俊;李薇;邱建华;查定军
  • 通讯作者:
    查定军
I-A~d/IgG2b Fc二聚体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智环;钱航;徐成伟;闵新文;陈俊
  • 通讯作者:
    陈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