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量子点生物探针与肿瘤细胞传感平台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35004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4.化学与生物传感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Malignant tumor is a type of high incidence disease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Thus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malignant tumor and develop suitabl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hei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ur aim in this project is to devise novel technologies and methodologies for the detection of malignant tumor cells and their correlates. Based on the progress of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material science, and life science, novel quantum dots (QDs) (such as noble metal cluster, multicomponent semiconductor, graphene and polymer QDs) as well as their functional composites will be synthesized via sonochemistry, microwave-assisted method, etc. These nanomaterials will be further conjugated with target biomolecules for leukemia and breast cancer cells as well as their correlates, and assembled into bionanoprobes with the capability of specific recognition. By designing multi-scale synergetic biosensor interface, we intend to construct QD-based sensor platforms for detection of leukemia and breast cancer.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ptic and electric techniques, the obtained sensor platforms will be employed to the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tumor cells and their correlates, and potentially provide new approaches for early diagnosis, personalized chemotherapy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to malignant tumor.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借助分析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学科的融合,找寻和发展新的分析检测方法,是实现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本项目以发展检测恶性肿瘤细胞及其相关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目标,结合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采用超声化学、微波化学等方法合成如贵金属纳米簇、多元半导体、石墨烯、聚合物等新型量子点及其功能性复合材料,将其与白血病、乳腺癌等特定肿瘤细胞及其相关物的靶向生物分子相结合,组装具有识别功能的生物纳米探针,设计并构筑多尺度协同的生物传感界面,构建基于新型量子点检测白血病和乳腺癌的传感平台,利用光、电及相关技术对肿瘤细胞及其相关物进行高灵敏特异性检测,为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途径。

结项摘要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发展高灵敏高选择的分析检测新方法,是实现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本项目旨在通过合成开发贵金属纳米簇、多元半导体、石墨烯、聚合物等新型量子点及其功能性复合材料,组装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纳米探针,发展白血病、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细胞及其相关物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途径。具体研究中,我们成功合成了镉系核壳结构量子点、碳量子点、掺杂型石墨烯量子点、硅量子点、贵金属纳米簇等具有高量子产率低毒性量子点。通过多种功能材料复合偶联以及生物分子设计组装,构筑具有生物识别和目标物响应功能的纳米探针。利用量子点特有的荧光、电化学、电致化学发光发光、光电化学性能,建立量子点-能量受体间的能量转移体系,对溶菌酶、凝血酶、胸腺嘧啶糖苷酶、碱性磷酸酶、ATP、目标核酸、甲基化DNA链等肿瘤相关生物分子实施了高灵敏检测,并实现了多种白血病细胞和乳腺癌细胞捕获与表面受体表达情况分析。同时,借助量子点及复合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谱学特性,实现肿瘤细胞内miRNA、端粒酶、小分子、金属离子、局域温度的原位监测,对不同细胞生理状态和细胞过程中目标分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追踪。此外,我们利用量子点的荧光特性,整合介孔硅材料的药物负载能力和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光热性能,构筑了对肿瘤细胞内标志物分子如miRNA、ATP、组织蛋白酶以及微酸环境特异性响应的药物释放系统,在原位探测胞内生物分子的同时实现肿瘤的多模式联合治疗。在本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组共发表SCI论文12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本项目研究为白血病、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研究以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方案。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4)
Ultrasensitive self-powered cytosensor
超灵敏自供电细胞传感器
  • DOI:
    10.1016/j.nanoen.2015.03.035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NANO ENERGY
  • 影响因子:
    17.6
  • 作者:
    Gai, Pan-Pan;Ji, Yu-Sheng;Zhu, Jun-Jie
  • 通讯作者:
    Zhu, Jun-Jie
G-quadruplex DNAzyme-bas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ing strategy for VEGF165 detection: Combination of aptamer-target recognition and T7 exonuclease-assisted cycling signal amplification
基于 G-四链体 DNAzyme 的 VEGF165 检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策略:适体-靶标识别和 T7 核酸外切酶辅助循环信号放大的组合
  • DOI:
    10.1016/j.bios.2015.05.069
  • 发表时间:
    2015-12-15
  • 期刊: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Zhang, Hui;Li, Meixing;Cai, Chenxin
  • 通讯作者:
    Cai, Chenxin
A label-free apta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Pb2+ detection based 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carbon nitride nanofibers and Ru(phen)32+
基于氮化碳纳米纤维和Ru(phen)32之间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超灵敏Pb2检测的无标记适体传感器
  • DOI:
    10.1016/j.jhazmat.2018.07.033
  • 发表时间:
    2018-10-05
  • 期刊: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3.6
  • 作者:
    Peng, Yujiao;Li, Yang;Zhu, Jun-Jie
  • 通讯作者:
    Zhu, Jun-Jie
Exploring the emissive states of heteroatom-doped graphene quantum dots
探索杂原子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发射态
  • DOI:
    10.1021/acs.jpcc.8b0138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Yang Guancao;Wu Chuanli;Luo Xiaojun;Liu Xiaoyan;Gao Yuan;Wu Ping;Cai Chenxin;Saavedra S Scott
  • 通讯作者:
    Saavedra S Scott
Peptide-mediated core/satellite/shell multifunctional nanovehicles for precise imaging of cathepsin B activity and dual-enzyme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肽介导的核/卫星/壳多功能纳米载体,用于组织蛋白酶 B 活性和双酶控制药物释放的精确成像
  • DOI:
    10.1038/am.2017.42
  • 发表时间:
    2017-03
  • 期刊:
    Npg Asia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9.7
  • 作者:
    Zheng Fenfen;Zhang Penghui;Xi Yu;Huang Kaikai;Min Qianhao;Zhu Jun-Jie
  • 通讯作者:
    Zhu Jun-Ji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肠道菌群、肥胖、饮食和能量吸收关系的研究进展
  •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4.12.027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一鸣;余鹏飞;白槟;朱俊杰;王生;赵青川
  • 通讯作者:
    赵青川
基于IGBT行为模型的有源中点钳位五电平变换器损耗特性分析
  •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l9010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伟伟;聂子玲;朱俊杰;许杰
  • 通讯作者:
    许杰
RF预处理对ZnO/Si生长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俊杰;姚然;傅竹西;朱拉拉;钟声
  • 通讯作者:
    钟声
基于三维有序大孔金电极构建过氧化氢无酶传感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立萍;宣婕;朱俊杰
  • 通讯作者:
    朱俊杰
Cd掺杂ZnS量子点的光学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智学;李兴华;朱俊杰
  • 通讯作者:
    朱俊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俊杰的其他基金

基于石墨烯电化学显微法的单细胞产电微生物电子转移研究
  • 批准号:
    2217406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声组装掺杂半导体纳米材料与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
  • 批准号:
    5097205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仿生纳米界面的构建及生物医用传感研究
  • 批准号:
    20635020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1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高性能发光纳米材料的超声制备及其在仿生传感中的应用
  • 批准号:
    90606016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特殊构型纳米材料组装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批准号:
    20575026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组装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 批准号:
    20275015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声化学和超声电化学制备和组装功能半导体纳米材料
  • 批准号:
    50072006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