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裂谷成因机制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408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5.地磁学和地球电磁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onthern Tibet developed rifts. From west to east, there are six rifts located in southern Tibet . These are Yare rift、Takoula-Longgeer rift、Guocou-Wenbu rift、Dingjie-Shenza rift、Yadong-Yangbajing rift and Couna rift. The studying of genetic mechanism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olve the uplift situation of Tibetan Plateau.It exists some models on the rifts developed in southern Tibet. The main difference of the models is that the rifts resulted from westeast extension of upper crust,or originated from the crust-mantle convections.For this problem related on inter-action between crust and mantle,it is difficult to scienstifically answer from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We reconstruct conductivity cross-section across Gucou-Wenbu rift and Dingjie-Shenza rift as well as Yadong-Yangbajing rift by conducing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MTS) observation from Cuoqin to Dangxiong.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 conductivity layers(bodies),we will trace the tunnels of thermal fluids,and understand the dynamic wa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rust and mantle.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compute the MTS responses of the models. Comparing the responses with MTS observation result, we can obtain some benefit informations. Thus we can scientifically infer the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rifts on southern Tibet. It will help us to well realize the uplift situation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ibetan Plateau.
藏南南北向裂谷相当发育,从西到东依次发育有亚热裂谷、塔口啦-隆格尔裂谷、古错-文部裂谷、定结-申扎裂谷、亚东-羊八井裂谷、以及错那裂谷。藏南裂谷成因机制的研究对深刻认识高原隆升状态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藏南裂谷的地质成因模式众多。其本质分歧在于裂谷带的演化形成是源于上地壳东西向的伸展活动,还是源于岩石圈地幔对流。对于这一涉及壳-幔层间作用的深层次问题,地表地质观测很难做出科学的判断。通过对藏南三大裂谷(古错-文部裂谷、定结-申扎裂谷、亚东-羊八井裂谷)的大地电磁测深(MTS)的观测研究,重建错勤-当雄MTS剖面(0-200km深度上的)导电率结构,根据壳-幔高导层(体)的发育状况,追踪岩石圈热流体的路径,了解裂谷壳-幔层间作用的动力学方式。并利用MTS正演数值模拟技术,搭建MTS与地质成因模式沟通的平台。从综合(MTS、地质)层面,解释推断藏南裂谷成因机制。

结项摘要

藏南南北向裂谷相当发育,从西到东依次发育有亚热裂谷、塔口啦—隆格尔裂谷、古错—文部裂谷、定结—申扎裂谷、亚东—羊八井裂谷。在藏南裂谷的成因机制上,其地质模型众多,分歧较大。厘清藏南裂谷成因机制对深化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研究主要是通过MTS观测,构建藏南裂谷带岩石圈的电性结构,通过透析其壳、幔高导层(体)的发育状况,追踪壳—幔对流物质迁移路径,了解壳—幔层间作用的动力学方式,解释与推断藏南裂谷带的成因机制。.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在藏南冈底斯地区开展了宽频大地电磁(WBMT—Wide Band Magnetotellurics)和长周期大地电磁(Long Period Magnetotellurics)联合观测。针对藏南三条裂谷带(古错—文部裂谷;定结—申扎裂谷;亚东—羊八井裂谷),开展了东西向(EW)措勤—当雄MTS(WBMT+LPMT)剖面、南北向(NS)墨竹工卡—班戈MTS(WBMT+LPMT)剖面的观测,并应用3D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抑制MTS剖面邻近咸水湖产生的静态效应问题。为更合理地为2-3D MTS反演导入模型(初始模型),开发了基于最速下降方向的随机反演算法。在此基础上,应用2D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算法,重建了(EW)措勤—当雄MTS剖面的电阻率断面和(NS)墨竹工卡—班戈MTS剖面的电阻率断面。通过解析EW MTS 剖面和 NS MTS 剖面壳、幔高导层(体)的发育状况,探讨了藏南裂谷壳—幔层间作用动力学机制,提出了藏南裂谷带的演化与形成是早期地幔岩浆侵入和后期上地壳EW拉张相继作用的结果。该成果将有助于人们从新的、更宽的视野认识藏南裂谷带的演化、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状态的耦合关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耦合PML边界条件的三维大地电磁二次场有限差分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 帅;白登海;唐 静;马晓冰
  • 通讯作者:
    马晓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二次电流场多次叠加概率成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已投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永利;赵永贵;陈本池等
  • 通讯作者:
    陈本池等
考虑电流型畸变的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登海;闫永利;马晓冰;孔祥儒
  • 通讯作者:
    孔祥儒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影响及在不同土壤中效果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节水灌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永利;魏占民;任秀苹;奇凤
  • 通讯作者:
    奇凤
大地电磁法在阿苏卫填埋场地下水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6):1863-1868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永利;马晓冰;袁国平等
  • 通讯作者:
    袁国平等
三维可视化在CSAMT勘探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显祥;王光杰;闫永利;底青云;孙乐强
  • 通讯作者:
    孙乐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闫永利的其他基金

三维大地电磁反演方法与应用研究
  • 批准号:
    4107407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3-D 电阻率层析成像应用与非线性反演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0774070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隧道地质病害诊断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0474048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动态监测城市地下水污染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0074034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