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速履带车辆液电复合一体式缓速器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7700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3.电机及其系统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iming at a moment of large braking power cannot being timely shared due to the slow response speed , high failure rate of key components including domestic hydraulic valve and control complex issues, a new structure of electro-hydraulic composite type retarder was first proposed based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ork of retarder in the past decad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good low-speed performance of eddy current retarder with high response speed and high-speed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retarder. Meanwhile, it has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is project will thoroughly study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field, flow field and thermal fiel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retarder structure, produce principle prototype, improve continuously to make technical reserve for striving to achieve important breakthroughs and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of tracked vehicle lifting in china.
针对现代履带车辆速度越来越高,制动功率大幅度增加,而液力缓速器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分担紧急制动瞬间的巨大制动功率,加之国产液压阀等关键部件故障率高,控制复杂等问题,在十多年缓速器研发、应用推广基础上,首次提出一种全新的液电复合一体式缓速器新构造。它具有电涡流缓速器响应速度高,低速特性好的优点,同时兼备液力缓速器高速时的大力矩特性,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拟在建立电磁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电磁场、流场和热场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缓速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试制出原理样机,进行详细性能测试和评价,并不断改进完善,力争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履带车辆的制动性能提升做好技术储备。

结项摘要

针对现代履带车辆速度越来越高,制动功率大幅度增加,而液力缓速器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分担紧急制动瞬间的巨大制动功率,国产液压阀等关键部件故障率高、控制复杂等问题,在十多年缓速器研发、应用、推广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液电复合缓速器新构造。它具有电涡流缓速器响应速度高、低速特性好的优点,同时兼备液力缓速器高速时的大力矩特性,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拟在建立电磁和流体力学模型基础上,对电磁场、流场和热场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对缓速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试制出原理样机,进行详细性能测试和评价,并不断改进完善。复合缓速器可通过调节励磁电流大小、进液口流量、出液口节流阀大小控制制动扭矩。径向构造液电复合缓速器的制动扭矩仅在高速下略小于纯液缓;而内嵌式构造电液复合缓速器则在全速段均展现出制动优势。直径482 mm、宽度154 mm的内冷式电缓在励磁电流为130A、转速为3600RPM工况下,制动扭矩达到1929Nm(制动功率727kW)。在持续制动试验中内冷式电缓制动扭矩热衰退达到24.6%,虽比风冷散热(50%以上)效果好,但略差于水套散热(22%左右)结构。当电缓转子以最高转速3600RPM旋转,空损扭矩仅为12 Nm(空损功率4.2 kW)。在额定励磁电压24V下,电缓工作0.64秒后,制动扭矩达到额定制动扭矩的80%;若励磁电压升高一倍,该过程的响应时间降为0.28秒。径向构造液电复合缓速器的制动扭矩仅在高速下略小于纯液缓;而内嵌式构造电液复合缓速器则在全速段均展现出制动优势。在仿真过程中考虑了网格数、计算时间步和温度因素的电磁场有限元模型,对电缓制动扭矩的计算误差被降低至5.3%-6.6%。随着电导率和转速的增加,电缓制动扭矩先升高再降低。经电磁场有限元模型和热-结构耦合模型计算,电缓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越小,制动扭矩越大,气隙最小值的设计,需要考虑加工和装配精度,考虑电缓持续制动热变形因素。与纯液缓相比,复合缓速器在高速下制动扭矩略小于纯液缓,有利于降低所需的路面附着系数,即降低车轮抱死的概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5)
带电涡流缓速车桥的铰接车辆制动稳定性研究
  • DOI:
    10.19562/j.chinasae.qcgc.2020.07.01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汽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志伟;李德胜;叶乐志;刘宗强
  • 通讯作者:
    刘宗强
径向构造电液复合缓速器制动特性
  • DOI:
    10.11936/bjutxb201912000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德胜;田金山;宁克焱;叶乐志;张凯
  • 通讯作者:
    张凯
A Model of Magnetic Field and Braking Torque in Liquid-Cooled Permanent-Magnet Retarder Accounting for the Skin Effect on Permeability
考虑磁导率趋肤效应的液冷永磁缓速器磁场和制动力矩模型
  • DOI:
    10.1109/tvt.2019.2943414
  • 发表时间:
    2019-09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6.8
  • 作者:
    Wenguang Guo;Desheng Li;Lezhi Ye
  • 通讯作者:
    Lezhi Ye
能动型电磁液冷缓速器设计与试验
  •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8.10.04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文光;李德胜;叶乐志;张凯;门爽
  • 通讯作者:
    门爽
Study on Brak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Eddy Current-hydraulic Hybrid Retarder for Heavy-duty Vehicles
新型重型汽车电涡流-液力混合缓速器制动特性研究
  • DOI:
    10.1109/tec.2020.29783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Jinshan Tian;Desheng Li;Lezhi Ye
  • 通讯作者:
    Lezhi Y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太原盆地浅层地下水中富集元素空间变异特点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海英;李德胜;程莉蓉;王小松;周继华;丁爱中;张丹;王建武
  • 通讯作者:
    王建武
结合零速检测的微惯性系统混合滤波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De-sheng;李德胜;高宗余;WANG Yue-zong;王跃宗;GAO Zong-yu
  • 通讯作者:
    GAO Zong-yu
基于PCA算法的SAR图像舰船目标长宽特征提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船电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德胜;孟祥伟;张颢;刘磊
  • 通讯作者:
    刘磊
微型电液动力泵的实验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德胜;于翮;俞坚;孙翠霞
  • 通讯作者:
    孙翠霞
双边群Smash余积的半单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德胜;陈全国;王顶国
  • 通讯作者:
    王顶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德胜的其他基金

自励式双凸极构造电涡流液冷缓速器研究
  • 批准号:
    51277005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