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的特征及影响机制——西部开发战略中的西部地区人才政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36304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407.教育管理与政策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It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ing college graduates, regional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gration to analyzing the difficulty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n this series it provides basis for regional distribution policy of diverting migration and optimizing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garding western regio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o analyze the migration problems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this study, it merely wants to identify the talent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origin of students, to learn and work to describing employment destination and employment region selec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western regions to work in middle or eastern regions and vice versa. From analyzing of these two graduates,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ng human resource policies of existing western-oriented employment, finally putting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western region to retain and attract talents so as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personnel security under the context of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从区域流动的视角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有利于了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结构矛盾,并为进一步疏导就业流向以及合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布局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以西部地区作为研究主体分析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研究区域间人才流动的特点和规律。将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联系起来分析毕业生就业流动模式,系统描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地区选择。重点讨论两类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流动问题,即西部生源到中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和中东部生源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通过分析这两类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国家已经实施的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就业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西部地区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建议,为新一轮西部开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结项摘要

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就业机会较少,毕业生就业更为困难。本文使用2007-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从就业去向、职业取向、求职过程、期望工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西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讨论了影响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西部地区作为研究主体,重点讨论了两类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流动问题,即西部生源到中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和中东部生源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将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联系起来,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研究区域间人才流动的特点和规律,提出西部地区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从毕业生就业率来看,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研究生的“签约率”和“确定去向的落实率”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毕业生确定单位的签约率存在西高东低的趋势。分生源地分析,西部生源的毕业生签约率整体上低于东部等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属于人才净流出区域,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绝对数差距逐年拉大。西部高校的大部分毕业生愿意留在西部工作,西部生源的毕业生和在西部就学的毕业生更可能选择留西部就业,在西部和中部就学的高校毕业生是西部地区就业的主力军。.毕业生最想去的单位为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毕业生就业时考虑最多的是“个人今后发展”、“经济收入”、“个人兴趣”。在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上,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西部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得到了加强。但在求职费用上,请客送礼花费虽然在调查的2010年以前占有较高的比重,但随着时间推移逐年上升,说明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走向公正和规范。期望工资上看,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呈逐年上升趋势。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绩效拨款制——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教育探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强;张玉;孙百才
  • 通讯作者:
    孙百才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峰;孙百才
  • 通讯作者:
    孙百才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论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决策中的议决制与票决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福华;孙百才
  • 通讯作者:
    孙百才
软件测试路径选择优化模型及其进化求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软件学报, 2021, DOI: 10.13328/j.cnki.jos.00638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莹;孙百才;巩敦卫;田甜;姚香娟
  • 通讯作者:
    姚香娟
Integrating an Ensemble Surrogate Model's Estimation into Test data Generation
将集成代理模型的估计集成到测试数据生成中
  • DOI:
    10.1109/tse.2020.301940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孙百才;巩敦卫
  • 通讯作者:
    巩敦卫
Scheduling sequence selection for generating test data to cover paths of MPI programs
调度序列选择以生成测试数据以覆盖 MPI 程序的路径
  • DOI:
    10.1016/j.infsof.2019.07.002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孙百才;王金鑫;巩敦卫
  • 通讯作者:
    巩敦卫
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教育与经济》.4. 52-55,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克明;孙百才
  • 通讯作者:
    孙百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