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酸适配体分子识别和生物酶信号放大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6038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2008.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Ochratoxin, a toxin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ochraceus and Penicillium verrucosum,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food-contaminating mycotoxins in the world. It contain four compounds, such as A, B, C and D. Ochratoxin A (OTA), which is the most poisonous and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these compounds. The main toxic effects of OTA are nephrotoxicity, immunotoxicity, carcinogenicity and teratogenicity, and of great harmful to the healthy of animals and humans.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OTA detection is tedious and time-consuming.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OTA detection. In this research, combining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technology with biological enzyme, we aim to establish a signal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OTA detection and to control this mycotoxin in food.Thi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ood safety and human healthy.
赭曲霉毒素是赭色曲霉属和青霉属真菌的几种菌株产生的一组有毒代谢产物的总称,是最广泛的污染食品的真菌毒素之一。根据其重要性及危害性进行排序,赭曲霉毒素被认为是仅次于黄曲霉毒素而位居第二位的真菌毒素,有A、B、C、D四种化合物,此外还有赭曲霉毒素A的甲酯、赭曲霉毒素B的甲酯或乙酯化合物。这些毒素中以赭曲霉毒素A(OTA, Ochratoxin A)分布最广、毒性最大。OTA具有极强的肾脏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对动物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传统的OTA检测方法往往比较繁琐,且检测周期较长,因此,亟需建立简便,快捷,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OTA检测方法。本课题拟结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 通过生物酶信号放大构建高灵敏度的OTA检测方法,建立简便高效的食品真菌毒素OTA的检测控制体系,这对于OTA的有效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由赭色曲霉属和青霉素真菌产生的一种常见的污染食品的真菌毒素。OTA主要有肾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神经毒性等。传统的OTA检测方法往往比较繁琐,且检测周期较长、样品预处理过程繁琐耗时、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以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结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通过生物酶信号放大构建了灵敏高效的OTA检测方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包括:(1)通过目标循环信号放大技术,构建了基于碳纳米角和脱氧核糖核酸酶 I(DNase I)的信号放大检测体系,构建的检测体系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实用性强;(2)通过对适配体进行优化设计,并针对复合型适配体有无靶分子时结构变化巧妙的设计信号探针,构建了基于碳纳米材料和核酸外切酶III (Exo III)的信号放大检测体系,构建的检测体系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实用性强;(3)根据适配体序列进行辅助序列和信号探针设计,通过巧妙设计辅助序列,构建了基于纳米金和生物酶Exo III的信号放大检测体系,构建的检测体系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实用性强。(4)针对适配体标记过程成本高,产率低的缺点,开展了基于免标记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研究工作,构建了基于免标记适配体检测的生物传感检测体系,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本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SCI研究论文6篇,包括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Food Chemistry, Food control, Microchimica Acta等著名期刊。培养研究生4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纳米金与适配体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研究
  •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7.0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食品与机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蕾;赵阳阳;刘仁杰;金永东;郭志军
  • 通讯作者:
    郭志军
Label-free aptasensor for ochratoxin A detection using SYBR Gold as a probe
使用 SYBR Gold 作为探针检测赭曲霉毒素 A 的无标记适体传感器
  • DOI:
    10.1016/j.snb.2017.02.143
  • 发表时间:
    2017-07-01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Lv, Lei;Li, Donghao;Guo, Zhijun
  • 通讯作者:
    Guo, Zhijun
Ochratoxin A detection platform based on signal amplification by Exonuclease III an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by gold nanoparticles
基于核酸外切酶 III 信号放大和金纳米颗粒荧光猝灭的赭曲霉毒素 A 检测平台
  • DOI:
    10.1016/j.snb.2017.08.176
  • 发表时间:
    2018-02-01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Zhao, Yangyang;Liu, Renjie;Guo, Zhijun
  • 通讯作者:
    Guo, Zhijun
Nuclease-aided target recycling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ochratoxin A monitoring
用于赭曲霉毒素 A 监测的核酸酶辅助靶标回收信号放大策略
  • DOI:
    10.1016/j.bios.2016.08.024
  • 发表时间:
    2017-01-15
  • 期刊: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Lv, Lei;Li, Donghao;Guo, Zhijun
  • 通讯作者:
    Guo, Zhijun
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赭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 DOI:
    10.13684/j.cnki.spkj.2017.06.05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食品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阳阳;吕蕾;刘仁杰;金永东;郭志军
  • 通讯作者:
    郭志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触土曲面内蕴几何量对推土板工作阻力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志军;邢义胜;杜干;张帅
  • 通讯作者:
    张帅
Extremal degree resistance distances of fully loaded unicyclic graphs
满载单环图的极值阻力距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rs Combinatori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暑波;蔡霞;郭志军;曾婷
  • 通讯作者:
    曾婷
喂入量智能测控系统的性能试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农机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慧玲;张伏;邱兆美;郭志军
  • 通讯作者:
    郭志军
振动减阻技术应用于土壤耕作机具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机化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庄凯;郭志军
  • 通讯作者:
    郭志军
T型管道冷热流体混合过程中速度波动大涡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维宇;卢涛;郭志军;王奎升
  • 通讯作者:
    王奎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志军的其他基金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现场即时基因检测方法研究及检测试剂盒开发
  • 批准号:
    3196050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