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基因在姜目花器官多样性中的功能及进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033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8.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Zingiberales are important resource plants with high ornament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Their flowers are colorful and diverse morphologically. Recently, the floral organ identity network which focuses around the ABC model is of interest to organ identity in model species, but does not define the processes by which organs acquire different shapes or participate in the overall organization of floral form.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reason why flowers in Zingiberales are diverse morphologically. .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found that one developmental process that contributes to Zingiberales floral evolution is the process of fusion. CUC (CUP-SHAPED COTYLEDON) are a class of gene family specifically express in plant organs border,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boundary proces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study CUC gene expression, evolution and function in flowers of Zingiberale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atomy, genetics,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①reveal the role of CUC gene in flower organ fusion process, ②clarify the role of CUC gene in the floral evolution of Zingiberales, ③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C gene and flower morphology diversity. . The result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hanging flower morphology by molecular genetic manipulation and cultivating high-value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new varieties.
姜目(Zingiberales)植物是重要的资源植物,花形多样、艳丽多姿,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在姜目花器官进化过程中,某些植物出现了花器官融合的现象,目前对姜目植物花发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BC”模型上,但其并不能解释这一现象。CUC(CUP-SHAPED COTYLEDON)基因是一类在植物器官边界特异表达的基因家族,在叶缘刻裂和花器官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项目拟采用形态解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CUC基因在姜目花器官发生发育中的时空表达特性,并对其进行基因进化和功能分析,以期①揭示CUC基因在姜目花器官融合过程中的作用;②阐明CUC基因在姜目花进化过程中的作用;③评价CUC基因与姜目花形态多样性产生的关系。研究结果可望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姜目花器官多样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并为通过分子遗传操作改变花的形态结构、培育观赏价值大的园艺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姜目植物是重要的资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花器官融合的现象,这是受边界特异性基因和器官特异性表达基因这两类基因的共同调控,其中雄蕊融合又涉及到雄蕊瓣化这一机制,受到花器官属性决定基因的调控。本项目采用形态解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边界基因 (如CUC1-3、JLO、KNAT6 等)、器官特异性基因(如PTL、SUP、RBE 等)和花器官属性决定基因(如AP1,AP2,GLO,AG 等)在姜目花器官发生发育中的时空表达特性,并对其进行基因进化和功能分析。结果①对姜科三裂唇瓣代表种红球姜的花器官发生发育及唇瓣融合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对姜科三裂唇瓣的起源和组成做出了解释,同时发现CUC2,NAM,JLO和 KNAT6在花原基时期的表达量高于花器官分化后时期,推断这些基因在花发育早期发挥作用。②对姜科白姜花管状萼片的形成及调控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探究,并通过RNA原位杂交发现HcPTL不仅参与白姜花花被片的形成,而且参与其早期花发育中包括雄蕊和心皮在内的花器官的发育。HcCUC2主要在花分化早期的表达,随着花器官分化,其表达量逐渐下降。而HcCUC3在花原基的表层细胞表达,并随着花器官的分化,其表达量逐渐升高。③对姜目中处较原始地位的兰花蕉科兰花蕉的花序和花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对揭示芭蕉科、蝎尾蕉科、旅人蕉科和兰花蕉科的系统位置具有重要价值。④对美人蕉科的花序结构进行观察,发现CiTFL1的表达量由花序原基至蝎尾状聚伞花序原基至花原基逐渐降低,表明其花序分生组织属性依次减弱。⑤对美人蕉雄蕊不对称瓣化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对CYC/TB1同源基因在花序和花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美人蕉雄蕊的不对称瓣化和不对称花的形成与其花序结构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姜目花器官多样性的分子机制,为姜目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Morphological Anatomy of Leaf and Rhizome in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with Emphasis on Secretory Structures
姜叶和根茎的形态解剖,重点是分泌结构
  • DOI:
    10.21273/hortsci14555-19
  • 发表时间:
    2020-02-01
  • 期刊:
    HORTSCIENCE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Liu, Huanfang;Specht, Chelsea D.;Liao, Jingping
  • 通讯作者:
    Liao, Jingping
Inflorescence and Flower Development inOrchidantha chinensisT. L. Wu (Lowiaceae; Zingiberales): Similarities to Inflorescence Structure in the Strelitziaceae
中华兰花的花序和花朵发育。
  • DOI:
    10.1086/709296
  • 发表时间:
    2020-09-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Kirchoff, Bruce K.;Liu, Huanfang;Liao, Jing-Ping
  • 通讯作者:
    Liao, Jing-Ping
Ontogeny of permanent tetrads in Gardenia jasminoides (Rubiaceae) provides insight into pollen evolution
栀子(茜草科)永久四分体的个体发育为花粉进化提供了见解
  • DOI:
    10.1016/j.revpalbo.2017.09.0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Yue Lin;Kuang Yanfeng;Liao Jingping
  • 通讯作者:
    Liao Jingping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Hamelia patens (Rubiaceae) Anthers Reveals Candidate Genes for Tapetum and Pollen Wall Development.
Hamelia patens(茜草科)花药的转录组分析揭示了绒毡层和花粉壁发育的候选基因
  • DOI:
    10.3389/fpls.2016.0199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Yue L;Twell D;Kuang Y;Liao J;Zhou X
  • 通讯作者:
    Zhou X
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兴玉;刘焕芳;魏守兴;覃新导;陈石;马国华
  • 通讯作者:
    马国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Alpinia oxyphylla (Zingiberaceae)
益智姜科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和表征
  • DOI:
    10.3732/apps.1200457
  • 发表时间:
    2013-03
  • 期刊:
    Applications in Plant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邹颖;邹璞;刘焕芳;廖景平
  • 通讯作者:
    廖景平
基于网式过滤器过滤装置和驱动装置的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过滤与分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飞;刘焕芳;宗全利;郑铁刚;谷趁趁;郑华平
  • 通讯作者:
    郑华平
植物气味腺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璞;匡延凤;刘焕芳;廖景平
  • 通讯作者:
    廖景平
坡度对多孔管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亚朦;刘焕芳;杜涛;王凌
  • 通讯作者:
    王凌
自吸网式过滤器过滤时间与自清洗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焕芳;郑铁刚;刘飞;宗全利
  • 通讯作者:
    宗全利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焕芳的其他基金

生姜发育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 批准号:
    31200246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