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植被互馈关系及其空间异质性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30749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45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5.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nd vegetation of different ecosystems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is a key but poorly understood topic. This project will be carried out at main grassland ecosystems, including alpine meadow, alpine steppe, alpine desert steppe and alpine shrub grassland,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rough a large-scale investigation on natural vegetations and a spatially multi-site study on control plant communiti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e.g. grazing and fertilization), we will consider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of soil organisms (e.g. nematode and microorganism), soil properties (e.g.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water content) and their function, the structure, dynamic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grassland communities, and functional traits of component grassland species. In particular, the project will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vegetation on soil ecosystem process (i.e. soil properties and the structure, dynamics and function of soil organism community), the effect of soil ecosystem process and soil seed bank on the structure, dynamics and function of grassland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disturbances (i.e. nutrient addition, species adjustment and grazing control). For this, we want to find the form, principle,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and soil for different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s, and then try to provide ecolog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grassland and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grassland.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及其空间格局是近年来国际地学界和生态学界高度关注而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项目以青藏高原包括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山地灌丛草地等四种主要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大尺度野外调查和多点人工控制实验,从土壤生物时空分布、养分动态和功能及地上植物群落组分种的多种特性、群落结构和种多样性变化入手,重点研究不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地上植物对土壤生态过程(土壤养分性状、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土壤生态过程和种子库特征对地上植物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及组分种特性的影响,以及二者对干扰(资源添加、物种变化和放牧控制)的响应机制,揭示不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植被相互作用的形式、机理和空间变化规律,从而为青藏高原不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和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及其空间格局是近年来国际地学界和生态学界高度关注而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项目通过大尺度野外调查和多点人工控制实验发现: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生态系统,在大尺度上都主要受气候因素主导。在局域尺度上地上和地下的各个部分联系紧密,关系复杂。总体而言,青藏高原土壤生态系统比地上更为稳定:地下生态系统对干扰的抗性更强,且在干扰后的恢复也更快。土壤生态系统为地上植被的恢复提供了“缓冲带”,但重度的干扰会加剧破坏这种缓冲作用。地上地下对于干扰的响应也各不相同:在被干扰后,地上植被的建群倾向于环境筛选等确定性因素。而地下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则倾向于随机过程。土壤种子库则随着干扰的加重逐步接近于地上植被。不同的植被类型主要差异在地上植被的组成,而地下种子库的组成差别相对较小。本项目揭示了不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植被相互作用的形式、机理和空间变化规律,为青藏高原不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和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Fertilization with nitrogen and/or phosphorus lowers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alpine meadows
施氮和/或磷肥降低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固存
  • DOI:
    10.1002/ldr.2961
  • 发表时间:
    2018-06-01
  • 期刊: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Li, Jin Hua;Hou, Yi Lin;Shi, Xiao Ming
  • 通讯作者:
    Shi, Xiao Ming
Diversity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nutrient addition and cutting frequency environments in experimental plant communities
实验植物群落不同养分添加和切割频率环境下的多样性效应
  • DOI:
    10.1007/s11284-017-1474-z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Ecolog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Yin Xin;Qi Wei;Du Guozhen
  • 通讯作者:
    Du Guozhen
Phylogenetic conservatism and climate factors shape flowering phenology in alpine meadows
系统发育保守性和气候因素塑造高寒草甸开花物候
  • DOI:
    10.1007/s00442-016-3666-6
  • 发表时间:
    2016-06
  • 期刊:
    Oecologia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Li Lanping;Li Zhikuo;Cadotte Marc W;Jia Peng;Chen Guanguang;Jin Lanna S;Du Guozhen
  • 通讯作者:
    Du Guozhen
Influence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silicon addition on plant productiv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in an alpine meadow
氮磷硅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DOI:
    10.1093/aobpla/plv125
  • 发表时间:
    2015-11
  • 期刊:
    AoB Plant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Zhang, Renyi;Gao, Tianpeng;Bu, Haiyan;Du, Guozhen
  • 通讯作者:
    Du, Guozhen
Elevation, moisture and shade drive the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meadow communities' assembly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海拔、湿度和遮荫驱动青藏高原东北部功能性和系统发育草甸群落的聚集
  • DOI:
    10.1556/168.2015.16.1.8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Community Ecology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Qi W;Zhou X;Ma M;Knops J M H;Li W;Du G
  • 通讯作者:
    Du 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东缘典型草甸与沼泽化草甸中种子雨的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文淑均;张世挺;李伟;杜国祯
  • 通讯作者:
    杜国祯
基于物种性状的两种高寒草甸优势禾草对施肥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文祥;李伟;杜国祯
  • 通讯作者:
    杜国祯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不同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对放牧模式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浩智;史小明;齐威;杜国祯
  • 通讯作者:
    杜国祯
光照及种子大小对青藏高原东缘43种石竹目植物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俊平;张春辉;张蕾;王晨阳;张莹莹;杜国祯
  • 通讯作者:
    杜国祯
Increased community compositional dissimilarity alleviates species loss following nutrient enrichment at large spatial scales
群落组成差异的增加减轻了大空间尺度养分富集后的物种损失
  • DOI:
    10.1093/jpe/rty035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周小龙;刘旭东;张鹏飞;郭智;杜国祯
  • 通讯作者:
    杜国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杜国祯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气候、土壤条件的响应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671038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寒草甸主要植物的功能特征和繁殖对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机制
  • 批准号:
    4117121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地上/地下反馈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93053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9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高寒草甸典型克隆植物-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的繁殖对策研究
  • 批准号:
    30770359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寒草甸植物种子大小随海拔梯度变异的进化生态学研究
  • 批准号:
    30470307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及其可逆机理
  • 批准号:
    90202009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