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量子体系中的量子控制研究及其相关量子计算任务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37516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0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502.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inevitable dissipation of quantum information towards environment restricts the progress of quantum computation research. Therefore, it is a great challenge and critical mission to overcome quantum decoherence brought about by dissipation. Targeting at magnetic resonance spin system, this program will conduct research from both theory and experiment to tackle key issues of establishing models of open quantum systems and achieving active control. On one hand, we will combine the existing relaxation theory of spin system and control theory in open quantum system to experimentally realize manipulating quantum states and modulating quantum evolution under noise environment, which will lay groundwork for accurate quantum control. On the other hand, we will apply the control technology to quantum computation so as to realize multi-quibit tasks such as quantum algorithm and quantum simulation.Our program resear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high fidelity..
量子信息向环境不可避免的耗散严重制约着量子计算的研究进程,怎样克服耗散带来的消相干问题是量子调控领域的重大挑战和核心任务。本项目以磁共振自旋体系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对开放量子系统建立模型并实现主动控制的关键问题,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结合已有的自旋体系的弛豫理论和开放量子系统的控制理论,实验实现噪声环境下的量子态的操控和量子演化轨迹的调制,为精确量子调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将发展的控制技术应用到量子计算中,实现多量子比特的量子算法和量子模拟任务等。本项目的研究,为实现高保真度量子计算打下坚实基础。

结项摘要

量子信息向环境不可避免的耗散严重制约着量子计算的研究进程,怎样克服耗散带来的消相干问题是量子调控领域的重大挑战和核心任务。本项目以磁共振自旋体系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对开放量子系统建立模型并实现主动控制的关键问题,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完成了一系列核磁共振样品的制备和表征,解决了开放系统量子控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和完善了多自旋体系的优化脉冲程序,开发了新型量子控制技术,如量子-经典杂化量子控制和环境辅助的量子控制等,实现了对噪声环境中自旋系统的高精度量子控制,为多比特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发展的控制技术,进一步完成诸多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任务,对凝聚态物理学和大数据处理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索,如拓扑相的识别、李扬零点观测、压缩量子模拟以及量子图像处理等,取得了一系列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Quantum simulation of interaction blockade in a two-site Bose-Hubbard system with solid quadrupolar crystal
具有固体四极晶体的两位 Bose-Hubbard 系统中相互作用封锁的量子模拟
  • DOI:
    10.1088/1367-2630/17/5/053028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New Journal of 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Nie Xinfang;Li Jun;Cui Jiangyu;Luo Zhihuang;Huang Jiahao;Chen Hongwei;Lee Chaohong;Peng Xinhua;Du Jiangfeng
  • 通讯作者:
    Du Jiangfeng
核磁共振中的量子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李俊;崔江煜;杨晓东;罗智煌;潘健;余琦;李兆凯;彭新华;杜江峰
  • 通讯作者:
    杜江峰
Quantum state and process tomography via adaptive measurements
通过自适应测量进行量子态和过程层析成像
  • DOI:
    10.1007/s11433-016-0287-y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HengYan;Zheng WenQiang;Yu NengKun;Li KeRen;Lu DaWei;Xin Tao;Li Carson;Ji ZhengFeng;Kribs David;Zeng Bei;Peng XinHua;Du JiangFeng
  • 通讯作者:
    Du JiangFeng
Selective-pulse-network compilation on a liquid-state nuclear-magnetic-resonance system
液态核磁共振系统的选择性脉冲网络编译
  • DOI:
    10.1103/physreva.94.032316
  • 发表时间:
    2016-09-15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A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 Jun;Cui, Jiangyu;Peng, Xinhua
  • 通讯作者:
    Peng, Xinhua
Preparing 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 and W states on a long-range Ising spin model by global controls
通过全局控制在远程伊辛自旋模型上准备 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 和 W 状态
  • DOI:
    10.1103/physreva.95.032340
  • 发表时间:
    2017-03-31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A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Chen, Jiahui;Zhou, Hui;Peng, Xinhua
  • 通讯作者:
    Peng, Xin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Does soil compaction change soil shrinkage behavior?
土壤压实会改变土壤收缩行为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5
  • 作者:
    彭新华
  • 通讯作者:
    彭新华
免耕对稻油轮作系统土壤结构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玲玲;李超;房焕;赵杨;张中彬;彭新华;尹力初;周虎
  • 通讯作者:
    周虎
基于部分网络编码的移动自组网实时多播协议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国平;彭新华;倪新洋;李岳衡
  • 通讯作者:
    李岳衡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碳氮矿化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DOI:
    10.13758/j.cnki.tr.2019.03.00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土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奕;刘玲玲;房焕;李大明;柳开楼;彭新华;彭显龙;周虎
  • 通讯作者:
    周虎
覆盖作物根系对砂姜黑土压实的响应
  • DOI:
    10.11766/trxb20190925040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磊;张中彬;丁英志;王玥凯;王永玖;甘磊;彭新华
  • 通讯作者:
    彭新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彭新华的其他基金

基于核自旋量子传感器的低能区轴子暗物质实验搜寻
  • 批准号:
    1215001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基于高灵敏度原子磁力计的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研制
  • 批准号:
    1192781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6.68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利用自旋系统进行量子模拟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1097512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