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绪(情志)相生相克原理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心理与脑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109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7.认知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ical and medical theory have suggested the emotion regulation (ER) approach of “regulate one emotion by another” (such as “sadness counteracts anger” and “anger counteracts rumination”), from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promotion and mutual counteraction (MPMC)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Although this approach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a general guideline for the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well as for the way of taking care of one’s body and mind health, there is still no experimental study to testify it. In this project, we have proved several hypotheses of this ER strategy (including “sadness counteracts anger”, “fear promote anger”, and “anger counteracts rumination”) through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in our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is issue, and found the advantage of this strategy. That is, it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hat may overcome the defect of the cognitive regulation strategy that relies heavily on the top-down control function of prefrontal cortex (PFC), which was found could be critically impaired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In this project, we plan to identify the similarities/dissimilarities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emotions (such as sadness, fear, and anger) in their way of cognitive and neural representation, an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es accompany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emotions. We also plan to examine different hypotheses on these specific MPMC-based ER strategies such as “sadness counteracts anger” and “anger counteracts rumination”, to provide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mechanism of this ER strategy.
传统的中国哲学和医学思想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提出了“悲克怒”、“怒克思”等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方法,尽管长期以来这种思想在传统的医学实践和身心调养中发挥着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但却鲜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对此进行科学验证。本项目在前期探索工作中采用实验心理学方法验证了“悲克怒”、“恐生怒”、“怒克思”等假设的有效性,并发现了以情胜情的调节方法相比于常用的情绪的认知调节策略所具有的优势,即它不像认知调节策略那样依赖于前额叶的执行控制功能因而很容易因为前额叶功能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而失效。为了系统研究相生相克调节策略发挥作用的心理与脑科学原理,我们将在研究不同类型的情绪的认知神经科学表征方式的异同的基础上,研究和揭示不同情绪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心理效应与脑认知过程,检验与“悲克怒”和“怒克思”等具体调节策略相关的特定研究假设,为建立比较系统的情绪(情志)相生相克调节理论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有别于当代情绪心理学注重通过认知途径调节情绪(即“以认知调节情绪”),中国传统中医的情志理论则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背景下提出了“悲克怒”、“怒克思”等以情制情的情绪调节策略(即“以情绪调节情绪”或以情制情),这一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认知调控策略的不足。本课题在前期探索已证明“悲克怒”、“怒克思”等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揭示了包括积极与消极情绪互动(如“喜”与“悲”之间的互动)以及“喜”、“怒”与“思”(包括常规和创造性思维)之间的互动规律等在内的不同情绪与情绪、情绪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例如发现愤怒可以影响常规思维模式但是却有可能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兼具“以认知调节情绪”特征和“以情绪调节情绪”特征的“知情交融制情”的情绪调节新策略,例如,幽默应对兼具了“啊哈”特征(顿悟认知要素)与“哈哈”特征(发笑与情绪释放要素),它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不良情绪,研究也同时揭示了上述两者的可能的神经机制和通路,这不但更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而且为开发更加高效的情绪调节新策略提供了心理学启示和认知神经科学依据。为更好地发展利用现代心理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探讨传统文化重要课题的研究思路,还在课题资助下组织撰写了有关专著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对建立适用于传统文化课题的心理与脑认知科学研究方法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尝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role of creative cognitive reappraisals in positively transforming negative emotions
创造性认知重新评估在积极转变负面情绪中的作用
  • DOI:
    10.1002/pchj.58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PsyCh Journal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Ze Zhang;Jianning Meng;Ziyi Li;Yabing Sun;Yue Li;Jing Luo
  • 通讯作者:
    Jing Luo
In search of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innovative products across categories
寻找跨品类创新产品的情感体验
  • DOI:
    10.1002/pchj.393
  • 发表时间:
    2020-09-27
  • 期刊:
    PSYCH JOURNAL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Ren,Jingyuan;Liu,Kun;Luo,Jing
  • 通讯作者:
    Luo,Jing
Imagination-Based Loving-Kindness and Compassion Meditation: A New Meditation Method Developed from Chinese Buddhism
观想慈悲禅修:源自中国佛教的新禅修方法
  • DOI:
    10.1007/s10943-021-01409-0
  • 发表时间:
    2021-08
  • 期刊: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Junyi Hao;Chang Liu;Shaozhen Feng;Jing Luo
  • 通讯作者:
    Jing Luo
fMRI data for creativity reconfigure new conceptual knowledge through hippocampus-middle temporal gyrus
创造力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海马-颞中回重新配置新的概念知识
  • DOI:
    10.1016/j.dib.2020.105538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Data in Brief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Jingyuan Ren;Ying Zhou;Jing Luo
  • 通讯作者:
    Jing Luo
Neural correlates of novelty and appropriateness processing in cognitive reappraisal
认知重评中新颖性和适当性处理的神经相关性
  • DOI:
    10.1016/j.biopsycho.2022.108318
  • 发表时间:
    2022-03
  • 期刊:
    Biological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Xiaofei Wu;Xiaojing Gu;Qi Guo;Xin Hao;Jing Luo
  • 通讯作者:
    Jing L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生物滞留系统间隙水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功端;林修咏;王书敏;罗劲;谢志刚;李强
  • 通讯作者:
    李强
What和Where——视觉背腹侧通路在汉字组块破解过程中连接的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齐元;罗劲;吴丽丽
  • 通讯作者:
    吴丽丽
2-烷硫基吡啶并[2,3-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精细化工中间体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小盛;刘姝;张可可;王涛;罗劲
  • 通讯作者:
    罗劲
组块破解形态顿悟的脑认知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福荣;和美;罗劲
  • 通讯作者:
    罗劲
黄芩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的体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可;罗劲;李冰;黄洪春
  • 通讯作者:
    黄洪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劲的其他基金

创造性思维中新概念形成的认知神经科学过程
  • 批准号:
    3227109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创造性思维中新概念形成的认知神经科学过程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创造性思维中有效性特征和新颖性特征的脑与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分离
  • 批准号:
    31671124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创造性认知重评在不良情绪调节中的作用和脑认知机理
  • 批准号:
    31271079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