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电池组的智能管理与优化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80207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202.系统软件、数据库与工业软件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atteries, especially Lithium-ion batter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 systems, thanks to their capabilities in the storage and delivery of energy/power. Batteries' complex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require their adaptive usage based on the real-time battery status and system requirements. Traditional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however, is incapable to offer such adaptability. Reconfigurable battery packs offer such adaptability via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connectivity among its individual battery cells. A few open problems on the management of reconfigurable battery packs demand further and in-depth explorations. Thus, we plan to investigate: (i) the abstraction and modeling of typical battery properties, (ii) the abstraction and modeling of typical properties of reconfigurable battery packs, (iii) the design of management algorithms for reconfigurable battery packs including monitoring, charging/discharging management, and thermal control, and (iv) the integration of developed battery management algorithms as a novel reconfiguration-base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Last but not the least, we will use in-field tests, prototype experiments, and trace-based simulation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design.
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能量存储和供给设备,电池(特别是锂电池)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应用系统中。电池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导致其在实际使用中体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求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池的实时状态及应用系统的实时需求对电池的使用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现有电池管理系统缺乏这种动态系统优化的能力。可重构电池组,通过对其内部各电池单元的连接方式的动态调整,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电池组的不足。然而,可重构电池组的管理与优化还有若干问题亟待解决。项目组拟研究包括: (一)针对电池特性的数学抽象与建模。(二)针对电池组特性的数学抽象与建模。(三)基于系统重构的电池实时监测、充/放电管理、以及温度控制算法设计。(四)电池管理算法集成与系统构建。最终,通过原型系统实验、实地测试、和基于数据的仿真进行性能评估。

结项摘要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锂电池单体需要通过串并联来满足实际应用的电压和功率要求,然而由于电池单体之间的特性差异,传统固定连接形式电池组存在“木桶效应”,会导致储能系统有效容量和循环寿命降低。可重构电池组能动态切换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应对电池特性差异的有效方案。.本项目围绕可重构电池组的智能管理与优化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对可重构电池组的数学抽象与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潜电路理论的短路路径规避方法;在分析锂电池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电池状态监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交叉优化的可重构电池组环流抑制策略,提高了电能效率和安全性;设计了可重构电池组主动均衡拓扑,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搭建了可重构电池组原型系统,验证了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贡献包括:.① 针对可重构电池组中潜在短路路径随电池单元数量指数增长引发的巨大短路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潜电路理论的系统性路径搜索方法,从根本上规避了路径选择错误引发的短路风险,突破了可重构电池组规划化应用的瓶颈;.② 针对可重构电池组优化控制对状态监测精度的要求,分析了锂电池的休息恢复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数据驱动的锂电池SOC和SOH估计算法,实现对锂电池状态的高精度估计。.③ 针对可重构电池组内部环流引发的电能效率下降、电池寿命损耗和局部过热等问题,建立了可重构电池组的电能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征设计了离散二进制纵横交叉优化算法,克服了路径组合优化的NP难问题,抑制了电池组内部环流,提高了电能效率和安全性。.④ 设计了多种可重构电池组主动均衡拓扑,通过将部分重构开关分时复用为主动均衡开关,减少了开关器件,使可重构电池组具备主动均衡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可重构电池组电能优化管理的灵活性。.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录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期刊论文6篇,EI期刊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4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15)
一种新型两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电力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梦然;陈思哲;范元亮;常乐
  • 通讯作者:
    常乐
A Dual-Active-Bridge With Half-Bridge Submodules DC Solid-State Transformer f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用于直流配电网络的具有半桥子模块直流固态变压器的双有源桥
  • DOI:
    10.1109/jestpe.2020.2992688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5.5
  • 作者:
    Yu Wang;Yun Zhang;Yizhen Wang;Lin Zhu;Yuanpeng Guan;Si-Zhe Chen;Guidong Zhang;Ling Yang
  • 通讯作者:
    Ling Yang
A Hybrid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Solid-State Transformer f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一种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混合隔离双向DC/DC固态变压器
  • DOI:
    10.1109/access.2021.313065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Yu Wang;Ling Yang;Quanli Wu;Si-Zhe Chen;Zhibin Yu;Yuanpeng Guan;Yun Zhang
  • 通讯作者:
    Yun Zhang
A Multiple Modular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With Bidirectional Fault Handling and Efficient Energy Conversion f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一种用于直流配电网的具有双向故障处理和高效能量转换功能的多模块隔离式 DC/DC 转换器
  • DOI:
    10.1109/tpel.2020.2985232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Yu Wang;Si-Zhe Chen;Yizhen Wang;Lin Zhu;Yuanpeng Guan;Guidong Zhang;Ling Yang;Yun Zhang
  • 通讯作者:
    Yun Zhang
Sneak Circuit Theory Based Approach to Avoiding Short-Circuit Paths in Reconfigurable Battery Systems
基于潜行电路理论的避免可重构电池系统中短路路径的方法
  • DOI:
    10.1109/tie.2020.3044805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7.7
  • 作者:
    Si-Zhe Chen;Yule Wang;Guidong Zhang;Le Chang;Yun Zhang
  • 通讯作者:
    Yun Zh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Pseudo-Anosov映射作用下拓扑混沌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化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彦红;陈金伟;喻慧文;何亮
  • 通讯作者:
    何亮
基于MODIS 的北洛河流域植被盖度变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人民黄河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亮;吕渡;郭晋伟;雷斯越;贺洁;张晓萍;杨希华
  • 通讯作者:
    杨希华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HDPE/PS共混体系沿程混合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百平;何亮;王玫瑰;杜遥雪
  • 通讯作者:
    杜遥雪
橡胶沥青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公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亮;Dawei Wang;凌天清;肖飞鹏
  • 通讯作者:
    肖飞鹏
金属互连电迁移噪声的非高斯性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何亮;杜磊;黄晓君;陈华;陈文豪;孙鹏;韩亮
  • 通讯作者:
    韩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