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疟原虫ANKA株诱导脑型疟发生的基因定位及功能验证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0145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203.寄生虫与感染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Cerebral malaria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alaria. The research of cerebral malaria revealed that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of the brain consisting mainly of CD8+ T cells is the main effector mechanism of 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 And lates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ffects of CD8+ T in the brain are mainly regulated by parasite, but its components are unclear. Although the Plasmodium berghei genome sequencing has been completed, gene knockout method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primary components of Plasmodium berghei,which induced cerebral malaria, due to many gaps in genome. Genetic hybrid technology is a powerful tool for identification of Plasmodium-related phenotype, and our previous work confirmed that P.b ANKA infection can induce 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 occurs, but P.b NK65 will not.Therefore,this project intends to perform genetic cross using ANKA and NK65 parasites,cloning and screening recombinant progeny from the cross,genetic linkage analysis of cerebral malaria phenotype of each recombinant progeny,identify genetic locus/loci and candidate genes that correlated with cerebral malaria.Then using gene knockout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candidate genes.This is a new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malaria, and may provide new targets and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malaria.
脑型疟的发生是重症疟疾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证实,脑部以CD8+ T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的浸润是脑型疟发生最主要的效应机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疟原虫是调节CD8+ T细胞在脑部发挥效应的关键,但尚不清楚其成分。虽然伯氏疟原虫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序列的缺口较多致使采用基因敲除等方法很难鉴定伯氏疟原虫诱导脑型疟发生的关键成分。遗传杂交技术是鉴定疟原虫相关表型的有力工具,且我们前期工作证实P.b ANKA感染可诱导实验脑型疟发生,而P.b NK65则不会。因此,本项目拟通过构建P.b ANKA×P.b NK65杂交体系,从杂交组中克隆并筛选重组子代,遗传连锁分析各重组子代脑型疟发生的表型,定位出控制脑型疟发生的基因座位并鉴定候选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验证。这是从新的角度探讨脑型疟的免疫病理机制,并可为脑型疟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结项摘要

脑型疟的发生是重症疟疾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证实,脑部以CD8+ T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的浸润是脑型疟发生最主要的效应机制,而疟原虫是调节CD8+ T细胞在脑部发挥效应的关键,但尚不清楚其毒力成分。本项目拟通过构建P.b ANKA×P.b NK65杂交体系,从杂交组中克隆并筛选重组子代,遗传连锁分析各重组子代脑型疟发生的表型,定位出控制脑型疟发生的基因座位并鉴定候选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验证。项目遗传杂交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获得杂交子代89个,QTL连锁分析将毒力相关基因座位定位到P.berghei 13号和10号染色体上,进一步精细分析发现两条染色体上共56个contigs及122个预测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挑选了编码Rhoptry protein (ROP)的基因(裂殖体时期入侵相关)进行功能验证,目前敲除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功能验证实验。此外,鉴于疟原虫感染造成宿主过强的免疫反应是实验脑型疟发生的重要原因,而TLR受体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对TLR2和TLR4受体在脑型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我们利用P.b ANKA感染TLR2、TLR4缺失的C57BL/6小鼠,结果发现无论是模拟自然感染的蚊叮实验,还是子孢子与红内期原虫感染实验,TLR2和TLR4敲除小鼠在原虫率、实验脑型疟发生率和存活率上与WT小鼠无显著差异,证实实验脑型疟的发生不依赖于TLR2和TLR4的参与。再者,我们对疟原虫基因敲除技术进行了改进。原虫基因敲除技术是鉴定预测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前期我们已经成功建立了疟原虫基因敲除技术平台,但传统方法中的裂殖体培养周期长,效率低,很难满足短期内大量的敲除工作,为此我们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显著提高了敲除实验效率并缩短了实验时间,我们对这项技术改进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了授权。最后,我们还构建了新的实验脑型疟动物模型。虽然目前实验脑型疟动物模型多采用P.b ANKA感染近交系小鼠,但远交系小鼠已被证实在鉴定影响宿主易感或抵抗疾病的关键因子中具有特定的应用优势,在药物和疫苗研究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国内特有的远交系昆明小鼠,经过大量实验摸索,成功构建实验脑型疟远交系小鼠模型。此模型的建立可为后续遗传连锁分析其他影响宿主易感或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基因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脑型疟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雍;丁艳;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实验脑型疟的发生不依赖Toll样受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雍;郑鸿;丁艳;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TLR2在实验脑型疟中的作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雍;郑鸿;丁艳;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Establishment of a murine model of cerebral malaria in KunMing mice infected with Plasmodium berghei ANKA
伯氏疟原虫ANKA感染昆明小鼠脑型疟模型的建立
  • DOI:
    10.1017/s0031182016001475
  • 发表时间:
    2016-10-01
  • 期刊:
    PARASITOLOGY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Ding, Yan;Xu, Wenyue;Fu, Yong
  • 通讯作者:
    Fu, Yong
遗传减毒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章平;卢潇;徐文岳;付雍
  • 通讯作者:
    付雍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抗生素对重组约氏疟原虫BY265株感染斯氏按蚊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成都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桃莉;付雍;王艳艳;丁艳;谭章平;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不同种鼠对实验脑型疟发生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雍;丁艳;郭波;刘太平;郑鸿;谭章平;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瘦素蛋白转基因约氏疟原虫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楷;郑鸿;朱锋;付雍;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脑型疟发生的免疫病理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太平;付雍;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蚊期和红内期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约氏疟原虫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小红;周桃莉;丁艳;陈继德;付雍;徐文岳
  • 通讯作者:
    徐文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