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火星电离层观测结果研究火星低热层中性大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417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3.行星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lower thermosphere of Mars (100-140 km) is the gateway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space, where the spacecrafts for Mars missions decelerate and modify their orbits. However, the observations in this region are seriously inadequate, especially in the high latitude region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60N-90N) of Mars. In this study, a method to derive the neutral density in this altitude range from the ionospheric observations of Mars is presented. The neutral densities derived from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radio occultation experiments and the topside sounder onboard MGS and MEX can cover the shortage of the present lower thermospheric observations of Mars.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of the Martian atmosphere models, these data can not only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hysical processes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 of Mars and their effects, but also be used for the valid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Martian atmosphere models. Therefore, our stud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n the Martian atmosphere/ionosphere, the modeling of the Martian atmosphere and the operations of the spacecrafts for Mars missions.
火星低热层(100-140km)是连接火星大气与行星际空间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制动、捕获和变轨的高度范围。但是目前火星低热层中性大气的观测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在火星北半球高纬(60N-90N)地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从火星电离层观测数据中获取火星低热层中性大气密度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我们可以从MGS和MEX的无线电掩星数据和火星电离层顶部探测雷达数据中获得火星低热层中性大气密度。利用本方法获得的火星北半球高纬区域的中性大气密度可以弥补现有火星大气层观测的不足。通过与火星大气模型的比较,可以研究影响火星低热层大气的主要物理过程及其效应,还可以对现有火星大气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因此本研究对于火星大气层/电离层科学研究、火星大气建模及火星任务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火星低热层(100-140km)是连接火星大气与行星际空间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制动、捕获和变轨的高度范围。但是目前火星低热层中性大气的观测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在火星北半球高纬(60N-90N)地区。因此获取这一区域的火星中性大气数据并研究火星低热层大气层对电离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从火星电离层观测数据中获取火星低热层中性大气密度的方法并对利用该方法获得的火星低热层大气密度进行验证;研究火星低热层大气扰动对电离层的影响。对第一部分内容,我们提出了一种从火星电离层峰值高度数据中获取火星130公里高度处中性大气密度的方法,并采用三段长期的MGS卫星无线电掩星观测数据获取了三段长期的130公里高度火星中性大气密度;随后用法国研究组开发的LMD MGCM模型模拟结果计算了相同轨道条件下的130公里高度火星中性大气二氧化碳密度并利用LMD MGCM模型模拟结果完成了对从火星电离层观测数据中获取火星低热层大气密度方法的验证。另外,我们还用MGS和ODY卫星的加速度计获得的130公里火星中性大气密度与用LMD MGCM模型模拟结果修正后的数据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提出的获取火星低热层大气密度的方法。对于第二部分内容,我们研究了火星尘暴对火星中高层中性大气的影响。本研究利用MGS无线电掩星试验对火星低层大气和中高层大气的观测结果研究了一个火星区域尘暴对火星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影响。利用我们提出的一种从火星电离层峰值高度获取火星中高层大气密度的方法,我们获取了在此次区域尘暴期间火星北半球中高纬度(60N~90N)区域距离等势表面130km处火星中性大气密度。通过比较火星大气模型MCD的模拟结果和我们从火星电离层峰值高度观测中获取的观测结果,我们可以将观测结果中包含的火星中性大气密度随太阳经度、LT、纬度的变化扣除掉,获得了区域尘暴对火星中性大气密度的定量结果。基于尘暴期间火星中性大气变化的定量结果,我们用一个简单的火星电离层光化平衡模型计算了尘暴对火星电离层的影响,并与MGS无线电掩星观测的火星电离层剖面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光化平衡模型计算结果与MGS无线电掩星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这说明我们从火星电离层观测结果中获取区域尘暴对火星中性大气密度的定量影响的方法是有效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Martian neutral atmospheric density at 130 km, and comparison of its results with Mars Global Surveyor and Mars Odyssey aerobraking observations based on the Mars Climate Database outputs
一种估计火星130公里处中性大气密度的方法,并将其结果与基于火星气候数据库输出的火星全球探测者和火星奥德赛航空制动观测结果进行比较
  • DOI:
    10.26464/epp2020038
  • 发表时间:
    2020-07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JunFeng Qin;Hong Zou;YuGuang Ye;YongQiang Hao;JinSong Wang;Erling Nielsen
  • 通讯作者:
    Erling Nielsen
基于无线电掩星观测的火星高层大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航 天 器 环 境 工 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珺峰;邹鸿;叶雨光
  • 通讯作者:
    叶雨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电荷泵的空间粒子探测器偏压电源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向前;陈鸿飞;邹鸿;施伟红;邹积清;仲维英
  • 通讯作者:
    仲维英
我国行星物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9.07.00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戎昭金;崔峻;何飞;孔大力;张金海;邹鸿;李力刚;尧中华;魏勇;万卫星
  • 通讯作者:
    万卫星
微量碱催化亚临界甲醇-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油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炜;梁斌;鲁厚芳;邹鸿;雷姣
  • 通讯作者:
    雷姣
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通量南北向差异
  • DOI:
    10.11728/cjss2016.06.88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兴亚;陈鸿飞;于向前;邹鸿;施伟红
  • 通讯作者:
    施伟红
屏蔽厚度对电路板充电防护仿真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向前;陈鸿飞;王建昭;宗秋刚;邵思霈;邹鸿;施伟红;贾向红;邹积清;仲维英;陈哲
  • 通讯作者:
    陈哲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邹鸿的其他基金

面向磁层10~100keV中能电子的高分辨率小型成像谱仪
  • 批准号:
    4227422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地球辐射带高能粒子的暴时及长期变化研究
  • 批准号:
    4137416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新型雷达和长期无线电掩星观测数据研究火星电离层
  • 批准号:
    4070402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