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代遗传多样性丧失评价生境破碎对长鳍吻鮈种群遗传结构的生态学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0916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09.生态环境风险控制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by damming on fish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viability.However, most studies were focused on the qualitative descriptions of genetic diversity variations, lack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species viability. Rhinogobio ventralis is a small-sized fish species endemic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It is a typical river migrating fish specie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We intend to develop a set of high-resolution molecular markers derived from microsatellite and control region of mitochondrial sequence, apply these markers to detect 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regional R.ventralis stocks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Moreover, combining age structure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R.ventralis populations, we will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tional genetic diversity loss and habitat fragmentation, then investigate long-term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R.ventralis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The results will contribute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natural populations of fish species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study the impac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on fish genetic structure,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opulation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大坝阻隔导致的生境破碎对鱼类种群遗传变异和物种生存的长期影响,是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广泛关注和存在争议的焦点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定性描述阻隔可能引起的遗传多样性变化趋势,缺乏定量评价生境片断化对种群遗传结构和物种生存影响的研究实例。本项目拟选择一种长江上游受水利工程阻隔影响较大的小型广布性特有鱼类- - 长鳍吻鮈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丰富的微卫星和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研究不同隔离生境内长鳍吻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根据DNA序列数据、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结合长鳍吻鮈年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分析不同群体世代遗传组成差异,建立世代遗传多样性丧失与生境片断化程度的对应关系,并结合遗传多样性在种群内的分布模式,探讨生境破碎对长鳍吻鮈种群遗传结构的长期影响。其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定量评价大坝阻隔和生境破碎对物种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研究实例,对长江上游水利开发背景下其他鱼类的物种保护也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结项摘要

大坝阻隔导致的生境片断化对鱼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物种生存的长期影响,是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广泛关注和存在争议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以长江上游一种典型的河道洄游性鱼类——长鳍吻鮈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了以下几个部分的研究并获得了相关结果:(1)采用改良的FIASCO法构建了长鳍吻鮈微卫星DNA富集基因组文库,筛选得到了16对高度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并在一个含有32个个体的江津群体上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每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范围分别为0.161-0.968和0.154-0.928,有2个位点经检验偏离HWE平衡,有1个位点包含无效等位基因;(2)通过比对吻鮈属近缘种的序列,设计了21对引物,成功扩增并测定了长鳍吻鮈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长鳍吻鮈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604bp,和其它鱼类线粒体基因组一样,共含有2个rRNA基因(12S rRNA和16S rRNA)、22个tRNA基因、1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以及一个非编码区。(3)在测定的长鳍吻鮈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基础上,开发了一对高度适用于长鳍吻鮈线粒体控制区的引物标记,并成功在250余尾长鳍吻鮈样本中进行了扩增;(4)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长江上游9个地理群体和4个世代群体(204尾样本)的遗传结构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无论是地理群体(Fst=0.0305,P>0.05)还是世代群体(Fst=0.0203,P>0.05),各群体两两之间均无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部而非群体之间;(5)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了长江上游15个地理群体和7个世代群体(257尾样本)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无论是地理群体(Fst=-0.00477,P>0.05)还是世代群体(Fst=-0.00238,P>0.05),各群体两两之间均无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部而非群体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当今水电开发和生境片断化背景下,长江上游长鳍吻鮈地理群体和世代群体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略低于一些其他洄游性鮈亚科鱼类如圆口铜鱼。在保护遗传学的角度来讲,应当将长鳍吻鮈看做单一的进化单元整体就地保护,同时还要特别重视种群中的特有等位基因保护。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Rhinogobio typus (Teleostei, Cyprinidae, Gobioninae)
典型犀牛鱼(Teleostei、Cyprinidae、Gobioninae)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
  • DOI:
    10.3109/19401736.2014.913149
  • 发表时间:
    2016-01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Part 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Bin Zhu;Hua Tian;Xiaolin Liao;Ke Shao
  • 通讯作者:
    Ke Shao
汉江下游水体和鱼体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
  • DOI:
    10.15928/j.1674-3075.2016.06.00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红军;郑金秀;李嗣新;梁友光;池仕运;周连凤;熊文
  • 通讯作者:
    熊文
Development of sixteen novel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Rhinogobio ventralis (Teleostei, Cyprinidae, Gobioninae)
腹侧犀鮈鱼 (Teleostei、Cyprinidae、Gobioninae) 中 16 个新型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 DOI:
    10.1007/s12686-014-0341-2
  • 发表时间:
    2015-03
  • 期刊:
    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Meihua Xiong;Meihua Xiong;Lei Pan;Nian Xu
  • 通讯作者:
    Nian X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甜菜铁素吸收特点及其对光合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科;马靖靖;李国龙;邵世勤;张少英*
  • 通讯作者:
    张少英*
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内涵特征、演化路径与应对方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旭初;邵科
  • 通讯作者:
    邵科
甜菜抗病虫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甜菜糖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靖靖;孙亚卿;邵科;张少英;Ma Jingjing;Sun Yaqin;Shao Ke;Zhang Shaoying
  • 通讯作者:
    Zhang Shaoying
长江上游长鳍吻鮈群体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水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科;闫书祥;李伟涛
  • 通讯作者:
    李伟涛
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美华;邵科;赵修江;朱滨;史方
  • 通讯作者:
    史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