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浮选中黏土的表/界面动态特征及PEO抑制泥化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7430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9.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Clay minerals, bentonite sepecially, easily swell and disperse into platelets. It has been acknowleged that clay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he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p, ultimately decrease flotation recovery. polyethylene glycol (PEO)can inhibit clay swelling and dispersing and has been used as expansive retarder in oil production. This project introduces the idea of clay dispersion controlling into fine coal flotation. The investigation will include the influence of clay swelling and dispersion on its interface properties with AFM, Cryo-SEM, XRD and other testing methods. Using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method, the selective mechanism of PEO coating on clay and coal surface will be researched and strengthened process will be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the flotation mode will upgrade from end-of-pipe to a start-of-pipe mode. With a view to enhancing coking coal flotation recovery an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to the flotation of coal with high ash content, but also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coal flotation easy mudding provide a new idea.
黏土,特别是膨胀型黏土在水中存在“表面水化—渗透膨胀—晶层分散”这一动态过程,所以是造成高灰煤泥浮选效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前期工作表明,低分子量PEO(聚乙二醇)可以抑制黏土分散泥化,强化煤泥浮选效果。本项目以煤系黏土为对象,采用表/界面测试、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等手段,首先研究黏土晶层膨胀分散与颗粒表/界面性质变化的动态关系,及其对煤泥浮选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试验和模拟计算研究PEO在煤/黏土/水这一复杂体系中的选择性吸附行为;最后通过PEO在黏土层间域的吸附作用能计算和构象解析,揭示其抑制黏土晶层膨胀分散的机理。项目旨在明晰低分子量PEO对高灰难选煤泥浮选的强化机制,以期为煤泥浮选过程黏土行为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结项摘要

粘土矿物是对煤泥浮选影响最显著的矿物,也是国内外相关研究最为关注的对象。本研究以粘土矿物中膨胀型粘土——蒙脱石为对象,研究其在膨胀分散过程中颗粒表界面性质变化,60WPEO在煤泥中的选择性吸附和对蒙脱石的分散抑制效果,以及PEO在蒙脱石表面和层间域的吸附构象和吸附机理,通过粘土分散抑制和粗粒化优化煤泥浮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膨胀分散产生大量具有高电动电位、厚水化膜和高aspect ratio的纳米颗粒,较高的表面电荷密度减弱了这些颗粒之间相互排斥,在矿浆中分散存在,因此在煤表面罩盖作用减弱,但明显提高浮选矿浆粘度,对煤泥浮选效果影响显著。分散不充分的颗粒多以卡房聚集体结构存在。该结构能够稳定罩盖于煤颗粒表面而阻碍煤与气泡的碰撞粘附。煤泥矿浆中60WPEO的吸附驱动力顺序为蒙脱石>高岭石>煤,吸附量顺序为高岭石>煤>蒙脱石,其在粘土(001)面以醚氧键产生氢键为主,在(00-1)面以-CH3-CH₂的疏水吸附为主。PEO在粘土基面上呈微扭曲链状平铺构型,随浓度增加出现缠结构型甚至吊坠型,同时个别分子以平铺结构进入蒙脱石层间,层间大量吸附可加剧晶层分散。蒙脱石表面的吸附有利于分散抑制,但层间大量吸附会引起晶层分散,通过调控PEO添加量可实现分散抑制,实现粘土粗粒化,降低机械夹带和矿泥覆盖。随着PEO分子量提高,疏水性增强会提高杂絮凝产生,不利于浮选指标改善,但对煤泥水澄清有益。本项目将煤泥颗粒的研究视角由宏观拓展至细观尺度,由静态稳定颗粒拓展至动态变化颗粒,研究成果可为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条件下连续浮选过程的动态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1)
A study of bubble size/shape evolution in microbubble countercurrent contacting flotation column
微泡逆流接触浮选塔中气泡尺寸/形状演变的研究
  • DOI:
    10.1002/apj.2865
  • 发表时间:
    2022-12
  • 期刊: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Jikang Han;yanfeng li;Peng Chen
  • 通讯作者:
    Peng Chen
Zinc cyanide removal by precipitation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季铵盐沉淀法去除氰化锌
  • DOI:
    10.1016/j.seppur.2021.119057
  • 发表时间:
    2021-06-12
  • 期刊: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Liu, Qi;Zhang, Mingqing;Barvor, Joshua Bosco
  • 通讯作者:
    Barvor, Joshua Bosco
从黏土行为视角认识煤泥水沉降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选煤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青;刘颀;宋硕硕
  • 通讯作者:
    宋硕硕
Removal of copper cyanide by precipitate flotation with ammonium salts
铵盐沉淀浮选去除氰化铜
  • DOI:
    10.1016/j.psep.2019.10.03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影响因子:
    7.8
  • 作者:
    Mingqing Zhang;Yijun Cao;Biao Peng;YuTian;Joshua BoscoBarvor
  • 通讯作者:
    Joshua BoscoBarvor
有机凹凸棒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六价铬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海玉;张明青;陈翌昱
  • 通讯作者:
    陈翌昱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高分散悬浊液的絮凝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工业水处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艳;张明青
  • 通讯作者:
    张明青
煤泥水中主要金属离子的溶液化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青;刘炯天;周晓华.
  • 通讯作者:
    周晓华.
煤泥水中粘土颗粒对钙离子的吸附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青;刘炯天;李小兵
  • 通讯作者:
    李小兵
煤泥水中钙离子在粘土矿物表面作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青;刘炯天等
  • 通讯作者:
    刘炯天等
MYOZ2通过负调控TCAP的表达促进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
  • DOI:
    10.13865/j.cnki.cjbmb.2021.02.168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怡琦;李文霞;杨帅;张燕伟;何志强;李文新;杨阳;赵燕;刘宏;张明青;高鹏飞;蔡春波;郭晓红;李步高;曹果清
  • 通讯作者:
    曹果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明青的其他基金

煤泥水体系循环溶液化学基础研究
  • 批准号:
    5100410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