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储能多端背靠背柔直在主动配电网运行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0708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4.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o further upgrad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accommodate high permeability distributed energy are the current important issues need to be solved for our distribution network.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lexible power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an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The project considers organic integration of both, proposing self energy storage multi-terminal back-to-back technolog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ck-to-back VSC-HVDC ‘similar energy storage’ operating model. Expressing unity both energy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t ”time and space” two-dimensional. Researching the feasible topology structure set of the mentioned device, Dividing typical application scenario, Constructing energy storage and capacity ratio models of each group of converter. Giving the capacity configuration scheme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Researching and designing the projection adaptive command filter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Proposing an improvement strategy in terms of master-slave coordination control. Based on this , The space and tim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energy control technology are unified applied to optimal ope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Establishing multi-target optimal operation model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ypical scenarios. Applying the 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to solve the constraints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uncertain disturbance and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mechanism analysi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d field trails to form the system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will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covered ‘source, grid, load, storage, control’.
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和友好消纳高渗透率分布式能源是我国配电网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项目在已有柔性潮流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基础上,考虑两者的有机融合,提出自储能多端背靠背柔直技术,通过建立背靠背柔直的“类储能”运行模型,统一表达两者在“时-空”二维层面的能量转移特性,研究所提装置的可行拓扑结构集,划分典型应用场景,构建储能与各组换流器的容量配比模型,给出不同场景下的容量配置方案。研究并设计投影自适应指令滤波反推控制器,提出改进的主从协调控制策略。以此为基础,将空间轴时间轴两个不同维度的能量调控技术统一应用于配电网优化运行,建立主动配电网多目标时序优化模型,应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解决“维数灾”和不确定性扰动对最优求解的制约。采用机理分析、建模仿真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系统理论,研究成果将为涵盖“源、网、荷、储、控”柔性互联配电网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在已有柔性潮流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两者的有机融合和功能优势互补,提出自储能多端背靠背柔直技术,建模分析其在“时-空”二维层面能量转移特性的统一表达,提出可行拓扑和典型应用场景集,优化内部容量配比,研究系统的高精度鲁棒控制技术和协调控制策略,进而研制自储能多端背靠背柔直系统原型样机;以此为基础,研究自储能柔性互联配电网优化运行的多目标场景建模与时序优化求解算法;最终目标是将空间轴和时间轴两个不同维度的能量调控技术统一应用于配电网运行优化。.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构建了涵盖“源、网、荷、储、控”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新形态,在合理的容量(成本)下,应用自储能多端背靠背柔直技术大幅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实现规模化清洁能源的满额友好消纳,实现负荷动态均衡和高品质供电,减少系统网损提高经济运行水平。研究成果可为主动配电网新型柔性互联架构体系构建、协调控制与优化调度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最终服务于“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这一能源电力行业的根本宗旨。.取得的成果创新特色具体如下:.(1)建模分析了系统“时-空”二维层面能量转移特性,构建了“类储能”运行模型。.(2)针对选址空间扩大和储能全时段优化带来的计算复杂性问题,分别提出集群划分的选址方法和三步场景生成方法,提高了方案求解效率。.(3)样机装置除了实现配电网“交-直-交”柔性合环,储能的引入使其具备了时间和空间(馈线间)层面的有功无功灵活控制能力。.(4)装置控制算法解决了微分膨胀和控制饱和问题,提高了系统鲁棒性;控制策略更好地解决了直流电压稳定问题,实现了各端柔直和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5)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运行方法,在保持经典MPC优势的基础上,自适应设计了域参数,降低了源荷不确定性对优化的影响。.(6)多时间尺度电压优化方法,针对高渗透分布式电源造成的电压越限问题,有效减少了电压越限的持续时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利用储能系统提升电网电能质量研究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建林;袁晓冬;郁正纲;葛乐
  • 通讯作者:
    葛乐
自储能柔性互联配电网多时间尺度电压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褚国伟;张友旺;葛乐;万立新
  • 通讯作者:
    万立新
Optimal Operation Strategy of Flexible Interconnected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SES-VSC-MTDC
基于SES-VSC-MTDC的灵活互联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
  • DOI:
    10.1155/2020/9732378
  • 发表时间:
    2020-08
  • 期刊: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e Ge;Limin Lu;Xiaodong Yuan;Yongzhou Yu
  • 通讯作者:
    Yongzhou Yu
计及调压辅助服务收益的光储系统优化运行策略
  • DO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9.04.02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晓冬;杨晓梅;禹永洲;陆文涛;葛乐
  • 通讯作者:
    葛乐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优化调度
  • DOI:
    10.16081/j.epae.20200500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乐;张伟;严锋;袁晓冬;禹永洲
  • 通讯作者:
    禹永洲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导水率的影响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0.04.00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晓良;李俊雅;葛乐;李潜;刘毅
  • 通讯作者:
    刘毅
电化学储能电站群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建林;王剑波;葛乐;孟高军;袁晓冬;周京华
  • 通讯作者:
    周京华
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运行的启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湖北电力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建林;王剑波;葛乐;袁晓东;周京华;李春来
  • 通讯作者:
    李春来
飞行状态受限的多旋翼无人直升机姿态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电光与控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成顺;杨忠;葛乐
  • 通讯作者:
    葛乐
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技术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建林;孟高军;葛乐;周京华;石文辉;张占奎
  • 通讯作者:
    张占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