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旋光方向和旋光度数与其结构的关系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29542006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B0307.化学反应机制
- 结题年份:1996
- 批准年份:1995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1995-01-01 至1996-12-31
- 项目参与者:白凤娟; 刘春蕴; 晁建平; 胡应喜; 陈赤阳;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本课题研究,创建了一种完整的螺旋理论。弥补了立体化学基础理论的不足,光学活性分子内都存在螺旋结构。螺旋是导致旋光性的根本原因,左螺旋左旋;右螺旋右旋。分子内存在多个螺旋,则所有螺旋光度代数和为正呈左旋,为负呈左旋,为零则不旋。相同的螺旋处于不同分子中,其旋光方向不变,旋光度大小基本相等。大螺旋的旋光度大,小螺旋的旋光度小。螺距与螺旋线长之比为0.5776时旋光度最大。旋光度与S/L比值的关系为一条抛物线。所有有机化合物都遵从这些规律。利用螺旋理论从旋光性可以推断分子的构型和构象,并远比其它方法快速、经济。根据构型和构象可以定量计算旋光度的大小。螺旋理论还可用于合理选择反应条件,以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率。
结项摘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