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多孔金属膜增敏的SPR-荧光双模态传感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40101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23.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Nanoporous-metal-film-Enhanc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Fluorescence detection is a novel sensing technology ,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 high specificity, simple preparation, low cost and no radiati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re the interactions of evanescent field and biomolecular, and fluorescence reaction of enzyme-substrate.The nanoporous metal films are used as the sensitive layer of the chips,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field enhancement and large number of the binding sites , making the sensor chi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nd the large surface area, and then can on-line monitoring the tumor markers in situ. The project is aimed for the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specificity detection of tumor marker, to construct a double modes analysis systems based on nanoporous-metal-film-enhanced SPR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1) the mechanism of nanoporous-metal-film-enhanced SPR-fluorescence sensing system; (2)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ensor chip structure and the regulate methods of nanoporous films parameter ; (3)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the sensor chip; (4) construct the dual signal analysis modeling. The project is to provide new methods and new ideas for early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cancer.
纳米多孔金属膜增敏的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荧光检测是一种新颖的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无辐射等优点。它以消逝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及酶-底物荧光反应为基本原理。采用纳米多孔金属膜作为SPR-荧光检测芯片的敏感层,利用纳米多孔金属膜的场增强和多结合位点的优势,使其同时兼具传播等离子体共振、局域等离子体共振及大比表面积三重功效,可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原位在线监测。本项目针对肿瘤标志物进行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构建一种基于纳米多孔金属膜增敏的SPR-荧光检测双模态关联分析方法,主要研究:(1)纳米多孔金属膜增敏的SPR-荧光传感系统敏感机理;(2)传感芯片结构优化设计与参数调控方法;(3)传感芯片表面功能化处理;(4)SPR-荧光双信号关联分析建模。本项目的顺利开展以期能够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评估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结项摘要

纳米多孔金属膜增敏的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荧光检测是一种新颖的传感技术,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无辐射等优点。它以消逝场-生物分子相互 作用及酶-底物荧光反应为基本原理。采用纳米多孔金属膜作为SPR-荧光检测芯片的敏感层, 利用纳米多孔金属膜的场增强和多结合位点的优势,使其同时兼具传播等离子体共振、局域等 离子体共振及大比表面积三重功效,可对肿瘤标志物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生化小分子进行原位在线监测。课题经过仿真验证,确定了敏感芯片的最佳厚度参数是60nm。课题利用纳米多孔金膜对生化小分子双酚A进行了高灵敏的测试,检测下限达到1 nmol∙L−1。课题利用常规金膜SPR芯片实现多种分子的多孔自组装研究,得到有效的动力学规律曲线。课题利用双亲脂质体包裹针对乳腺癌细胞的诊疗一体化载药纳米粒子,并且通过荧光实现准确定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纳米多孔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理论分析和传感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丽;逯丹凤;高然;程进;张喆;祁志美
  • 通讯作者:
    祁志美
In situ study of self-assembled nanocomposite films by spectral SPR sensor
光谱SPR传感器对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的原位研究
  • DOI:
    10.1016/j.msec.2015.02.02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Zhe;Liu Jie;Qi Zhi-mei;Lu Dan-feng
  • 通讯作者:
    Lu Dan-f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亚洲中部干旱区积雪时空变异遥感分析
  •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水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文倩;丁建丽;马勇刚;张喆;周杰
  • 通讯作者:
    周杰
平头货车在考虑侧风影响下的气动阻力系数优化
  • DOI:
    10.19562/j.chinasae.qcgc.2021.05.01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汽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英朝;刘涛;曹惠南;张喆;王国华
  • 通讯作者:
    王国华
MIRA快背式模型主动减阻研究
  • DOI:
    10.19562/j.chinasae.qcgc.2020.05.0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汽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英朝;郑镇雨;吴开广;张喆
  • 通讯作者:
    张喆
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性能数值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压力容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文骏;王诗林;孙少南;张喆;董元元;陈旭
  • 通讯作者:
    陈旭
SiO2介孔薄膜修饰的红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波长测量模式下的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柳倩;张喆;祁志美
  • 通讯作者:
    祁志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