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波长6.7nm的稀土元素Gd靶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17802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6.激光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本研究着眼于分辨率优于8nm的终极光学光刻(Beyond EUVL)、高分辨率成像以及材料分析等需求极短波长光源的场合,首次提出以玻璃中掺杂稀土元素Gd2O3粒子的、低于固体密度(金属)Gd靶形式,开展输出波长为6.7nm的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制备玻璃中掺杂一定粒子浓度范围的新型Gd靶;通过采用不同Gd2O3粒子掺杂浓度的靶,研究6.7nm处光辐射相对强度与初始Gd等离子体密度的关系; 通过改变入射Nd:YAG激光的波长、功率密度等参量,研究Gd等离子体的临界电子密度及电子温度对6.7nm处光辐射相对强度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得到有利于6.7nm光输出的实验参数,并利用时空分辨可见光发射光谱术得到该实验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参数(电子温度及密度);研究这种新型Gd靶光源的碎屑辐射特性以及建立背压气体法对其阻挡的技术;研究光源在与其匹配使用的多层膜反射峰之外的离带辐射特性。

结项摘要

本项目开展了用于极紫外光刻的Gd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的研究。.为降低等离子体自吸收效应对光源输出波长6.7 nm处的吸收影响,优化光源输出,制备了Gd2O3纳米粒子掺杂玻璃靶。分别研究了靶中Gd的初始密度、打靶激光波长、激光功率密度、激光聚焦光斑尺寸、预等离子体条件和收集极紫外辐射方向等因素对Gd靶极紫外光源6.7nm附近辐射强度的影响。并给出了各阶Gd离子布居与等离子电子温度关系。比较研究了Gd2O3纳米粒子掺杂玻璃靶与金属Gd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的离带热辐射情况。项目还对Gd2O3纳米粒子掺杂玻璃靶形成等离子体羽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项目开展了Gd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等离子碎屑特性及其阻挡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6.7nm极紫外输出而言,玻璃靶中Gd2O3纳米粒子掺杂浓度(摩尔浓度)为10% 时为最佳掺杂浓度;采用波长1064 nm激光打靶时获得的6.7nm附近极紫外辐射强度是波长532nm激光打靶时的5倍。在改变打靶激光功率密度的过程中,首次获得了Gd等离子体自吸收对光谱轮廓的影响规律。发现最有利于6.7nm附近极紫外辐射转化的电子温度为130eV。在Gd金属靶的实验中,采用Gd预等离子体的方法,首次观察到在主-预激光脉冲时间延时为50 ns时,6.7 nm附近的光谱宽度减小到单脉冲打靶时五分之一左右。首次开展了玻璃靶中Gd2O3纳米粒子掺杂浓度对极紫外光谱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改变掺杂浓度,可大幅度地减小6.7 nm附近辐射的光谱宽度,其光谱宽度缩小到Gd金属靶时的五分之二左右。发现Gd2O3纳米粒子掺杂玻璃靶较Gd金属靶的离带波段光谱强度要低许多。即大幅度地减小了对多层膜光收集镜有害的光源离带辐射强度。.当分别采用加入中性缓冲气体、加入外部磁场、采用双脉冲以及缓冲气体与双脉冲相结合的方法对光源碎屑减缓作用研究时发现:当引入外加磁场强度为0.9 T时,可有效地偏折绝大多数的Gd离子,阻挡其到达放置法拉第杯离子探测器处(即光刻机中极紫外多层膜收集镜位置);在优化了的双脉冲激光打靶等离子体离子碎屑减缓的实验条件下,经阻挡作用所得到离子碎屑峰值动能为0.2 keV,其值是单脉冲条件下离子动能值(3.7 keV)的1/18。迄今为止,本项目在国内外较有影响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1次;申请发明专利1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Gd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离带辐射及其等离子体演化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0.7
  • 作者:
    宋晓林;宋晓伟;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Mitigation of energetic ion debris from Gd plasma using dual laser pulses and the combined effects with ambient gas
使用双激光脉冲和环境气体的综合效应减少 Gd 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离子碎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刘超智;高健;郝作强;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Formation of strong light-trapping nano- and microscale structures on a spherical metal surface by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
通过飞秒激光灯丝在球形金属表面形成强光捕获纳米和微米结构
  • DOI:
    10.1063/1.4719108
  • 发表时间:
    2012-05-14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Tao, Haiyan;Lin, Jingquan;Tan, Xin
  • 通讯作者:
    Tan, Xin
Characteristics of ion debris from laser-produced tin plasma and mitigation of energetic ions by ambient gas
激光产生的锡等离子体的离子碎片的特征以及环境气体对高能离子的缓解
  • DOI:
    10.1007/s11433-012-4644-6
  • 发表时间:
    2012-02
  • 期刊:
    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 Astonom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un YingBo;Lin JingQuan;Gao Xun;Zhao ZhenMing
  • 通讯作者:
    Zhao ZhenMing
双脉冲激光锡等离子体光源的碎屑动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0.7
  • 作者:
    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纳秒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9)09-2698-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兴生;苑莉薪;李鑫;王铭;高勋;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飞秒传输表面等离激元的近场成像表征与激发效率的调控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赵翔宇;秦楡禄;季博宇;郎鹏;宋晓伟;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的若干初步应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玉;陶海岩;郭凯敏;M.Alshershby;孙长凯;高勋;郝作强;金光勇;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Ultrafast switching of photoemission by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in a metallic plasmonic nanostructure
通过金属等离子体纳米结构中的偏振调制实现光电发射的超快切换
  • DOI:
    10.1016/j.cjph.2020.12.019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王桂奇;季博宇;宋晓伟;郎鹏;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Manipulation of Plasmon Dephasing Time in Nanostructure Arrays Via the Far-Field Coupling
通过远场耦合操纵纳米结构阵列中的等离子体激元相移时间
  • DOI:
    10.1007/s11468-021-01436-3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Plasmonic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徐洋;秦楡禄;季博宇;宋晓伟;林景全
  • 通讯作者:
    林景全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林景全的其他基金

EUV光刻掩模缺陷检测与补偿技术的研究
  • 批准号:
    U22A207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极紫外光刻掩模白板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 批准号:
    6217501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快局域等离激元动力学演化的高时空分辨研究
  • 批准号:
    91850109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光辐射超短电子脉冲产生及控制
  • 批准号:
    61775021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极小时空尺度等离激元场的相干控制研究
  • 批准号:
    11474040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传导射频电磁能的研究
  • 批准号:
    1107402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共振等离子体激元对光场提高产生相干极紫外辐射研究
  • 批准号:
    6097801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