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测量平台快速高精度姿态确定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0400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1.物理大地测量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of gravity, the horizontal precision of the platform need to be very high,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gravity measurement platform. High precision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measure the change of the platform attitude.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gravity stabilized platform, rapid and high precision horizontal attitude determine technology on moving base become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avity measurement platform. Inertial system alignment method backtracking alignment method earn widespread respect for their speed, strong anti-jamming, high precision. And they are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ving base.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high horizontal precision of the measurement platform, this project will analyze the stringency of the backtracking alignment method, the reasonable back number and the best way to choose the poin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inertial system alignment method and the backtracking alignment method. This project will discuss the accuracy limits of these two alignment methods and the possible errors and find the better way to improve the attitude precision, further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two algorithm and give better horizontal attitude benchmarks to the gravity measurement platform.
•.为了提高对重力的测量精度,在重力测量平台研制过程中对平台水平精度要求相当苛刻,高精度的惯导系统一直以来都是重力测量平台姿态传感器的首选,考虑到测量平台复杂的工作环境,动基座条件下的快速高精度水平姿态确定技术成为重力测量平台的关键技术,惯性系对准方法和回溯法对准方法以其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精度高以及适用于动基座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本项目拟从惯性系对准和回溯法对准原理出发,针对测量平台对水平精度的高要求,分析回溯过程的严格性及合理的回溯次数,以及惯性系优化对准的最优取点方式,探讨两种对准方法的精度极限及可能存在的误差产生机制,寻找进一步提高水平姿态精度的改进措施,充分发挥两种算法的优势,为重力测量平台提供更精确的水平姿态基准。

结项摘要

地球重力场精确测量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都具有战略性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重力测量精度,从重力稳定平台系统出发,为动基座海洋/航空重力测量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重力测量环境。课题组按照项目书的计划,对基于速度积分的优化对准方法和回溯法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课题组主要工作整理如下:1、为了研究水下重力测量问题,研究了计程仪提供载体系下速度辅助的基础上展开对姿态的估计;2、针对计程仪速度噪声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回溯罗经水平对准的速度降噪方法;3、针对罗经水平对准速度并没有有效地运用到IMU自主式的初始对准或姿态解算过程中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4、针对姿态更新过程直接通过陀螺输出进行更新将引入器件噪声,提出载体系下逆向优化解析直接对准算法;5、为了进一步提高姿态确定精度,提出了对于矢量重力仪来讲,重力稳定框架的关键是稳定,而不是水平这一思路,让重力测量框架追踪地球坐标系的指向,这里对“东-北-天”坐标系的不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6、以地球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研究高精度姿态估计方法。7、受地球坐标系下姿态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启发,提出一种将导航定位问题转化为姿态估计问题。姿态和速度通过惯性器件的一次积分获得,姿态误差和速度误差还可作为状态量在卡尔曼滤波中被估计后进行补偿,精度较高,位置是通过惯性器件的二次积分获得,二次积分的误差积累成指数增长,积分次数越多,误差发散越快。并且在导航误差模型中无法直接将位置误差作为状态量进行估计,因此可以进行双模姿态对准后直接求得目标位置的经纬度。研究成果中与优化算法和回溯相关内容发表论文10篇。为了总体上提高姿态测量精度,提高重力仪对重力的测量精度,还对误差矫正技术、光纤陀螺温度建模与补偿方法、姿态控制精度评定方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在对准中的应用、平台控制策略、阻尼方法等环节展开研究,发表论文6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一种用于个人导航系统的低精度MEMS器件标定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舰船电子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佩雷;许江宁;程章
  • 通讯作者:
    程章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fast alignment method for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with large azimuth misalignment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方位失准捷联惯导系统快速对准方法
  • DOI:
    10.1063/1.493593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He Hongyang;Xu Jiangning;Qin Fangjun;Li Feng
  • 通讯作者:
    Li Feng
直接优化解析姿态确定方法
  • DOI:
    10.13788/j.cnki.cbgc.2017.02.04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船舶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嵩郢;李京书;崔国恒;崔枚
  • 通讯作者:
    崔枚
利用BDS实现野外机动保障的方法
  • DOI:
    10.16547/j.cnki.10-1096.201703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导航定位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国恒;王宇;赵金超;任涛;李京书
  • 通讯作者:
    李京书
Initial Alignment by Attitude Estimation for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通过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姿态估计进行初始对准
  • DOI:
    10.1109/tim.2014.2355652
  • 发表时间:
    2015-03-0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Chang, Lubin;Li, Jingshu;Chen, Shengyong
  • 通讯作者:
    Chen, Sheng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单轴旋转惯导系统“航向耦合效应”分析与补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江宁;查峰;李京书;何泓洋
  • 通讯作者:
    何泓洋
基于DSP的光纤惯性测试组件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舰船电子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勇华;查峰;李京书
  • 通讯作者:
    李京书
水下动基座初始对准中的鲁棒自适应UKF方法
  • DOI:
    10.19650/j.cnki.cjsi.j170278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仪器仪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兵;许江宁;吴苗;卞鸿巍;李京书
  • 通讯作者:
    李京书
一种改进的捷联惯导参数辨识初始对准方法
  •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1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查峰;何泓洋;李志炜;李京书
  • 通讯作者:
    李京书
一类捷联惯导系统模糊内阻尼算法的改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查峰;许江宁;李京书;何泓洋
  • 通讯作者:
    何泓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