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量子点-稀土离子能量传递发光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67431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207.光谱学与固体发光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In the past decade, effect of energy transfer (ET) between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and rare earth (RE) ions has attracted great scientific attentions. However, owing to the reason that conventional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such as III-V, II-VI, and I-III-VI group materials) are all highly covalent compounds, it is hard to construct regular and controllable hetero-coupling structures for quantum dots and RE ions doped hosts, resulting in enormous difficulties to perform in-depth study for ET processes between quantum dots and rare earth ions. In this project, firstly we intent to synthesize 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as the cores, and grow RE doped fluorite-type compounds on them as shells to construct quantum dot-RE ion core-shell systems; then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se composites in order to achiev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the products, to study the ET processes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T direction/efficiency and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such as composition/size/shape of quantum dots, substitution site/concentration of RE ions,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m, and to explor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elocalized charge carriers in semiconductors and the localized electrons in rare earth ions; finally, to summarize the general rules governing the ET processes and to realize high-efficiency luminescence through controlled energy transfer.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n solid-state electronics and spectroscopy.
半导体量子点-稀土离子能量传递效应近十几年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常用的半导体量子点(如III-V族、II-VI族、I-III-VI族材料)普遍是共价性强的化合物,难以与可高浓度掺稀土的离子型材料匹配构成结构规整、可控的复合物,因此对于二者能量传递过程很难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本项目拟以最近兴起的离子型无机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量子点为核,通过在其表面异质生长与之晶格结构匹配的掺稀土萤石型化合物壳层,构成量子点-掺稀土化合物核-壳结构;系统研究核-壳结构的形成过程,实现核尺寸、缓冲层/壳层厚度等结构参数的可控性;探明量子点和稀土离子之间能量传递动力学过程与机理,揭示半导体离域载流子和稀土局域电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建立能量传递方向、效率与量子点组分/尺寸、稀土离子种类/占位/浓度、以及二者之间距离的关系,通过优化结构,实现能量传递方向可控的高效发光。该项研究将丰富固体电子学与光谱学。

结项摘要

半导体量子点与稀土荧光材料的异质复合,将引发量子点与稀土离子之间各种能量传递行为,不仅为新材料的设计带来极大弹性,还可望衍生出新性能和新机理,进而开拓新应用。本项目致力于研究无机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稀土掺杂玻璃相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深入分析异质复合结构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二者发光特性的协同效应,实现新颖的光功能。项目执行期间,基于热处理或应力诱导的玻璃原位析晶,获得了CsPbX3(X=Cl,Br,I)量子点-玻璃相复合结构荧光材料,揭示了CsPbX3 自限性生长的热致和全新的力致晶化机理,并进一步验证了无机玻璃相包覆结构对CsPbX3 量子点物化稳定性增强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机理解释;通过在设计合成的可析出钙钛矿量子点的力敏玻璃粉体中掺杂稀土Eu3+离子,实现了新颖的荧光比色型固相铅离子传感,进而发展了一种对固态材料中有毒的微量铅元素用光谱仪/手机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以及用肉眼做定性检测的新技术;基于玻璃组分合理设计和合成工艺优化,获得了一种新的CsPbBr3/EuPO4双相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利用两相微晶在空间上的分隔以抑制钙钛矿量子点CsPbBr3与稀土化合物EuPO4间不利的能量传递、以及CsPbBr3和Eu3+的光发射对温度的不同响应,构建出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信号甄别度、适用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的比色型荧光温度探针;得益于CsPbX3优异的光学性能,该类复合材料还可用于构建LCD背光源,并可能在X射线荧光传感领域得到应用。此外,项目还研究了若干半导体/稀土微纳米材料、以及稀土掺杂玻璃陶瓷的可控合成与发光性能,获得系列新结果,加深了对纳米半导体/稀土发光机理的认识,为开发新型半导体/稀土发光材料在荧光传感、白光LED、光存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项目成果在Laser Photon. Rev.、J. Mater. Chem. A、Chem. Eng. J.、Nano Res.、Nanoscale、Sensor Actuat. B: Chem.、Appl. Catal. B、J. Mater. Chem. C、J. Europ. Ceram. Soc. 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论文29篇,进一步丰富了半导体光电子学和稀土发光物理学;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已获授权);培养(毕业)硕、博士研究生8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6)
Towards long-lifetime high-performance warm w-LEDs: Fabricating chromaticity-tunable glass ceramic using an ultra-low melting Sn-P-F-O glass
迈向长寿命高性能暖色白光 LED:使用超低熔点 Sn-P-F-O 玻璃制造色度可调玻璃陶瓷
  • DOI:
    10.1016/j.jeurceramsoc.2017.10.013
  • 发表时间:
    2018-04-01
  • 期刊: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Xiang, Xiaoqiang;Wang, Bo;Wang, Yuansheng
  • 通讯作者:
    Wang, Yuansheng
A solid-state colorimetric fluorescence Pb2+-sensing scheme: mechanically-driven CsPbBr(3)nanocrystallization in glass
固态比色荧光 Pb2 传感方案:玻璃中机械驱动的 CsPbBr(3) 纳米结晶
  • DOI:
    10.1039/d0nr01818j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Zhang Liqiang;Lin Hang;Wang Congyong;Liu Wei-Ren;Li Shuxing;Cheng Yao;Xu Ju;Gao Hang;Li Kang;Copner Nigel;Chen Xueyuan;Wang Yuansheng
  • 通讯作者:
    Wang Yuansheng
Solution Growth of Modified Ultrathin W18O49 Nanobelts with Enhanced Chemical Activity against Alkylamine Radicals
具有增强的抗烷基胺自由基化学活性的改性超薄 W18O49 纳米带的溶液生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u Wenjuan;Huang Feng;Chen Erxia;Wu Qingping;Xu Ju;Wang Yuansheng
  • 通讯作者:
    Wang Yuansheng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rearranged sulfur vacancies and sulfur interstitials for 13-fol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over defective Zn2In2S5 nanosheets
重新排列的硫空位和硫填隙的协同效应使光催化 H-2 产量比有缺陷的 Zn2In2S5 纳米片增强 13 倍
  • DOI:
    10.1016/j.apcatb.2018.09.008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 影响因子:
    22.1
  • 作者:
    Li, Xiao;Cheng, Yao;Wang, Yuansheng
  • 通讯作者:
    Wang, Yuansheng
The Synergistic Role of Double Vacancies within AgGaS2 Nanocrystals on Carriers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gGaS2 纳米晶体内双空位在载流子分离和转移中的协同作用,以实现高效光催化析氢
  • DOI:
    10.1039/c9cy01488h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Hanying Wu;Xiao Li;Yao Cheng;Yihong Xiao;Qingping Wu;Hang Lin;Ju Xu;Yuansheng Wang
  • 通讯作者:
    Yuansheng W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ITD和DSS的旋转机械信号识别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机械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元生;任兴民;邓旺群;杨永锋
  • 通讯作者:
    杨永锋
基于盲源分离与小波降噪的旋转机械故障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机械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元生;任舒心;杨永锋;何尚文;邓旺群
  • 通讯作者:
    邓旺群
La_3Si_6N_(11)∶Ce~(3+)荧光玻璃陶瓷及其在高功率固态照明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相铭;林航;林世盛;程遥;徐桔;王元生
  • 通讯作者:
    王元生
Lu_2SrAl_4SiO_(12)∶Ce~(3+)荧光玻璃陶瓷膜-蓝宝石复合材料及其激光照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鹏飞;隋萍;林世盛;林航;王元生
  • 通讯作者:
    王元生
光功能透明玻璃陶瓷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元生;陈大钦
  • 通讯作者:
    陈大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元生的其他基金

稀土掺杂纳米晶尺度依赖的反常荧光热增强效应:普适性机理及其在更广泛荧光过程的实现
  • 批准号:
    1227440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稀土掺杂纳米晶尺度依赖的反常荧光热增强效应:普适性机理及其在更广泛荧光过程的实现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激光照明荧光转换材料的优化筛选、结构性能调控及高亮度光源构建
  • 批准号:
    U2005213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69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电子俘获透明玻璃陶瓷的可控制备与光激励发光研究
  • 批准号:
    5187228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LSPR半导体-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上转换发光增强的研究
  • 批准号:
    5147224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过渡金属硫属半导体异质结材料的液相合成、结构调控与发光性能研究
  • 批准号:
    5117223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透明玻璃陶瓷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及其降低硅太阳电池热化效应的机理研究
  • 批准号:
    1097420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稀土掺杂半导体量子点-非晶氧化硅新型发光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批准号:
    5067209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