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调制激光尾场加速原理的极小归一化发射度单能电子束产生的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30518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801.加速器物理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One crucial requirement for realizing next-generation synchrotron light sources, colliders and linac-based free-electron lasers (FELs) is high brightness electron sources which possess extremely high-peak current and small normalized emittance. This is a tremendous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electron guns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low accelerating gradient and strong bunch self-field interaction. Meanwhile, for its ultrahigh accelerating gradient and natural advantages in bunch length and emittance, laser plasma accelerato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make some breakthroughs in this subject. Unlike most previous LWFA experiments under "bubble" mechanisms, we plan to adopt Self-Modulate LWFA (SM-LWFA) method which use small power laser facilities with high contrast and high repetition rate interacting with moderate plasmas to generate monoenergetic electron bunches with ultra-low emittance. SM-LWFA was once thought to be unsui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monoenergetic electron beams. But some recent successful experiments including ours have preliminarily proved its feasibility. Moreover, we found in simulations that the mechanism can smoothly shift from SM-LWFA to bubble acceleration with some special laser plasma parameters. By taking both advantages of these two mechanisms, we achieved monoenergetic electron bunches with ultra-low emittanc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foundation, we plan to further investigate on the effects of the laser plasma parameters to the beam qualities so as to generate monoenergetic electron beams with ultra-low emittance steadily by only several TW laser facilities.
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对撞机和自由电子激光均需要强流、小发射度的电子源。因为加速梯度和空间电荷效应的制约,传统电子枪面临巨大挑战。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具有超高加速梯度,在出射束团尺寸、发射度等方面有天然优势,有望在此领域取得突破。与之前大多数基于"空泡"机制的激光尾场加速实验研究不同,我们拟采用自调制激光尾场加速原理,利用高信噪比、高重复频率的小功率激光器与中等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极小发射度的单能电子束。人们一度认为此参数条件下无法形成单能电子束团,但近期在我们及其它一些实验中已经成功获得了高品质单能电子束团,初步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不仅如此,在模拟中我们发现,在一定参数条件下,自调制尾场加速可以平稳的过渡到空泡加速,结合两者优势形成极小归一化发射度的单能电子束团。我们希望借基金支持,进一步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参数对束团品质的影响,利用太瓦激光器稳定地产生具有极小发射度的单能电子束。

结项摘要

随着对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原理的深入研究,诸如束流发射度等在传统加速器领域备受关注的参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利用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产生并测量具有超小归一化发射度的电子束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于此种考虑,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研究。.我们利用不同参数的,功率从几太瓦到几百太瓦的飞秒激光脉冲和稀薄气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稳定的单能电子束团。在此条件下,我们仔细研究了束团发射度和能散随激光、等离子体参数变化规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2TW,80fs激光脉冲和氦气相互作用,产生了6pC,23MeV,能散±3.5%的准单能电子束,其估算归一化发射度小于0.1π mm•mrad。此时产生电子束的原因是SM-LWFA和LWFA的平稳过渡。.2)应用20-60TW,30fs激光脉冲和氦气相互作用,在LWFA自注入机制下,我们可以得到能量在100-300MeV的准单能电子束。其估算束团发射度约为1-10π mm•mrad。当使用氮气时,由于离化注入机制的存在,注入和加速的稳定性会改善,但是束团能散和发射度会变差。.3)通过调节激光脉冲聚焦光斑,我们可以在焦点位置得到两个束斑,从而产生1个,2个或3个被加速电子束团。实验结果表明,当形成多个电子束斑时,由于每个束斑对应的激光功率密度更低,光斑更小,其几何发射度比单个束斑时更小,且多个束团的总电量和要更高。.4)在二维PIC模拟中我们发现,根据出射的电子束团空间分布及相应的betatron辐射的角分布,可以推测电子在激光尾场中的行为,从而得到激光和等离子体参数的匹配程度,这些模拟结果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5)在高功率条件下,稍高的等离子体密度会引起二次注入,二次注入的电子具有更大的电量,其加速梯度也更高,但是其发射度和能散会变差。.以上一系列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实验中可以产生具有极小发射度的单能电子束,其最小归一化发射度出现于SM-LWFA可以向LWFA平稳过渡中。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加,其发射度出现了增大的趋势。通过改变注入机制,可以增加注入电量,但是其能散和发射度会显著的变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novel laser-collider used to produce monoenergetic 13.3 MeV Li-7 (d, n) neutrons
一种用于产生单能 13.3 MeV Li-7 (d, n) 中子的新型激光对撞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Zhao, G.;Chen, L. M.;Fu, C. B.;Zhang, J.
  • 通讯作者:
    Zhang, J.
Resonantly Enhanced Betatron Hard X-rays from Ionization Injected Electrons in a Laser Plasma Accelerator.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中电离注入电子产生的共振增强电子感应加速器硬 X 射线
  • DOI:
    10.1038/srep27633
  • 发表时间:
    2016-06-08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Huang K;Li YF;Li DZ;Chen LM;Tao MZ;Ma Y;Zhao JR;Li MH;Chen M;Mirzaie M;Hafz N;Sokollik T;Sheng ZM;Zhang J
  • 通讯作者:
    Zhang J
Generation of 20 kA electron beam from a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or
从激光尾场加速器产生 20 kA 电子束
  • DOI:
    10.1063/1.4975613
  • 发表时间:
    2017-02-01
  • 期刊:
    PHYSICS OF PLASMA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Li, Y. F.;Li, D. Z.;Chen, L. M.
  • 通讯作者:
    Chen, L. M.
利用2TW激光器产生具有超小归一化发散角的准单能电子束团的实验和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大章;高杰
  • 通讯作者:
    高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15TW激光与氮气作用产生稳定电子束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毅飞;李大章;王进光;朱常青;冯杰;何雨航;陈黎明
  • 通讯作者:
    陈黎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