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及感染机制的新药设计与合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07255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3.微生物药物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临床面临的治疗难题,由于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趋势的增加,迫切需要研究新型抗感染药物。基于我们前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剂的研究和新近文献报道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宿主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为靶标引起炎症的机制,并且该炎症可被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所抑制的事实。本项目拟以罗格列酮为模板化合物,用细菌生物膜抑制剂呋喃酮、吡咯酮等生物电子等排置换模板化合物结构中的噻唑烷二酮部分,用具有抗氧化和PPARγ激动活性的川芎嗪替换模板化合物的吡啶基部分,设计合成多个系列新化合物;考察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细菌生物膜形成抑制活性和以PPARγ为靶标的抗炎活性;并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研究新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和与受体的对接结构特性。本研究旨在探索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设计新思路和发现新药苗头化合物,为新型抗感染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是临床治疗难题,急需研究新型抗感染药物。基于文献发现的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3-氧十二烷基高丝氨酸内酯(3OC12-HSL)经群体感应感染宿主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 )为靶标引起机体炎症,且炎症可以被PPARγ 激动剂罗格列酮所抑制的机制,本项目以罗格列酮为模板化合物,用具有细菌生物膜抑制活性的卤代呋喃酮、吡咯酮、恶唑烷酮等基团生物电子等排置换模板化合物结构中的噻唑烷二酮部分、以川芎嗪等替换模板化合物的吡啶基部分,设计合成了多个系列新化合物。分别考察了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细菌生物膜形成抑制活性和以PPARγ 为靶标的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系列化合物I,以3,4-二卤代呋喃酮等替换罗格列酮的噻唑烷二酮部分,发现了至少3个化合物表现出了优良的抗炎活性,优于阳性对照罗格列酮和吲哚美辛,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潜力。另外,一些类罗格列酮化合物还表现出潜在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系列化合物II,以恶唑烷酮替代噻唑烷二酮得到的系列化合物则表现出良好的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活性和抗炎活性,几个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与临床使用的抗菌新药利奈唑胺相当,但新化合物具有舒张血管及抗炎活性,此方面的优势更胜于利奈唑胺。. 系列化合物III,以其它卤代呋喃酮、吡咯酮替代噻唑烷二酮的化合物也已合成得到。由于研究系列化合物的差异,一些合成的化合物活性还在研究评估之中。在原来设计的方案之外,考虑到小檗碱既具有抗菌活性又有PPARγ 激动剂活性,我们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小檗碱衍生物,尤其是一些小檗碱连卤代呋喃酮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抗炎活性研究,也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最后,我们也对合成的化合物的抗菌、抗炎活性进行了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卤代呋喃酮结构不仅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活性,也是以PPARγ 为靶标的抗炎药物活性基团。因此,本研究为探索抗新型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设计新思路和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本项目迄今为止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5篇,待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类似物5-烷酸酯基-3,4-二氯-2(5H)-呋喃酮的合成及其生物膜抑制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晶晶;孙平华;陈卫民;Yang Jing-jing,Sun Ping-hua;Chen Wei-min(Colle
  • 通讯作者:
    Chen Wei-min(Colle
Advances in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Berberine: An Active Compoun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活性成分小檗碱的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DOI:
    10.2174/138955711797655362
  • 发表时间:
    2011-11-01
  • 期刊:
    MINI-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Huang, Z. -J.;Zeng, Y.;Chen, W. -M.
  • 通讯作者:
    Chen, W. -M.
3D-QSAR and molecular docking for the discovery of ketolide derivatives
用于发现酮内酯衍生物的 3D-QSAR 和分子对接
  • DOI:
    10.1517/17460441.2013.774369
  • 发表时间:
    2013-04-01
  • 期刊: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ISCOVERY
  • 影响因子:
    6.3
  • 作者:
    Ruan, Zhi-Xiong;Huangfu, De-Sheng;Chen, Wei-Min
  • 通讯作者:
    Chen, Wei-Min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on 3,4-dihydroquinazolines as trypanothione reductase inhibitors using 3D-QSAR and docking approaches
使用 3D-QSAR 和对接方法对 3,4-二氢喹唑啉作为锥硫酮还原酶抑制剂进行分子建模研究
  • DOI:
    10.1007/s00044-012-0335-0
  • 发表时间:
    2013-08
  • 期刊: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Ruan, Zhi-Xiong;Huangfu, De-Sheng;Sun, Ping-Hua;Chen, Wei-Min
  • 通讯作者:
    Chen, Wei-Min
利用Mitsunobu反应合成川芎嗪衍生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合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慧颖;孙平华;陈卫民;WANG Hui-ying,SUN Ping-hua,CHEN Wei-min(Pharmacy C
  • 通讯作者:
    WANG Hui-ying,SUN Ping-hua,CHEN Wei-min(Pharmacy C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靶向牙周炎DNA疫苗免疫原性及免疫效能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卫民;于飞;许庆安
  • 通讯作者:
    许庆安
NO_2~-诱发癌症的作用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卫生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卫民;童海滨;秦明周;许靖华
  • 通讯作者:
    许靖华
体外培养条件下三角帆蚌胚胎早期发育观察及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析
  • DOI:
    10.11964/jfc.2020121252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水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宏辉;白志毅;郭思鹏;冯上乐;孙田洋;陈卫民
  • 通讯作者:
    陈卫民
一种基于混合社区的移动机会网络数据传输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卫民;陈志刚;崔芳;刘佳琦
  • 通讯作者:
    刘佳琦
预成型焊片润湿性动态测试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子工艺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龙早;刘嘉;安兵;吴懿平;陈卫民
  • 通讯作者:
    陈卫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卫民的其他基金

以细菌FpvA为靶标新型羟基吡啶酮铁载体偶联抗生素研究与铁木马策略机制探讨
  • 批准号:
    8217365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以细菌FpvA为靶标新型羟基吡啶酮铁载体偶联抗生素研究与铁木马策略机制探讨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羟基吡啶酮类铁螯合剂以PqsR为靶标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剂研究
  • 批准号:
    8187277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木豆素为抗菌先导物的抗耐药菌感染药物设计与合成
  • 批准号:
    81673336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一叶萩型生物碱二聚体的仿生合成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 批准号:
    8127336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以细菌群体感应为靶标的新型抗菌药的设计与合成
  • 批准号:
    30572237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