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陡沟道泥石流起动-侵蚀-冲出模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229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5.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have characteristics with large amount of sediment supply, strong erosion, and huge runout volume. They typically developed and occurred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 At present, this type debris flow is difficult for understanding due to its complexity, and is one of most difficult points for early warning and engineering control.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we consider making intensive field surve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odel experiment. The key study content include four aspects: (1) general features and conditions for initiation, entrainment, and runout of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2) process mechanism and initiation model of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3) entrainment mechanism and model of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and (4) runout and deposition features and model of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re to reveal dynamic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initiation, entrainment, and runout for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and establish models of initiation, entrainment amount, and runout volume. Through the study, it will enhance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teep-channel debris flows.
急陡沟道泥石流具有物源量大、侵蚀强烈,冲出规模大的特点,在汶川地震区发育最为典型,是泥石流预警和工程控制难点之一,也是目前泥石流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研究力图通过原型调查、理论建模和模型实验等手段,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急陡沟道泥石流起动-侵蚀-冲出的特征和条件研究;(2)急陡沟道泥石流起动的过程机理和模型研究;(3)急陡沟道泥石流沿程侵蚀机理与模型研究;(4)急陡沟道泥石流冲出-堆积特征和模型研究。目标是进一步揭示急陡沟道泥石流的起动-侵蚀-冲出动力过程和机理,并建立泥石流起动模型、侵蚀量与冲出规模模型,以提升对急陡沟道泥石流动力特性的认识。

结项摘要

受制于陡峻地形,急陡泥石流沟道在震前因缺乏物源而较少受到关注。一般情况下,较小的流域面积汇水条件差,陡峻沟道暴发泥石流的概率也较低。但汶川地震之后,数次沟道纵坡降大于300‰甚至达到500‰~800‰的流域暴发的泥石流都展现极大破坏力,表现出灾害过程短、瞬时流量大、侵蚀深、冲出固体物质总量大的特征,造成泥石流治理工程损坏或公路交通中断。然而,由于观测资料的匮乏及现场地形条件的制约,泥石流的起动机制及降雨阈值降低的具体原因还有待探究,尤其是粗颗粒土体内部渗透破坏机制研究较匮乏。. 本项目通过对汶川急陡沟道泥石流筛选、调查及持续观测,以典型急陡沟道泥石流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遥感或无人机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堆积区碎石土大型剪切实验、渗透实验,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室内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等研究。通过现象总结、统计分析、理论推导及地表水文模拟等方法,探讨了急陡泥石流沟道流域内物源的不同起动模式以及对应的起动机理,总结了不同物源分布特征对急陡泥石流沟道活动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急陡沟道泥石流的发育与活动特征、起动模式与判别式的建立、侵蚀机理与侵蚀模型的研究、冲出特征的研究和冲出量的计算模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nitoring of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in a high mountainous area affected by a major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hazards
受大地震影响的高山地区重建过程及后续灾害监测
  • DOI:
    10.5194/nhess-20-1163-2020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Chenxiao Tang;Xinlei Liu;Yinghua Cai;Cees Van Westen;Yu Yang;Hai Tang;Chengzhang Yang;Chuan Tang
  • 通讯作者:
    Chuan Tang
基于FLO-2D数值模拟震区急陡型泥石流冲出量———以瓦窑沟为例
  •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0.03.0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群生;陈志和;唐川;徐惠梁
  • 通讯作者:
    徐惠梁
强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特征分析
  •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46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江;唐川;史青云;龚凌枫
  • 通讯作者:
    龚凌枫
急陡沟道泥石流动力学特征模拟研究
  • DOI:
    10.19645/j.issn2095-0144.2018.09.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卓儒;周文倩;贾梦瑶
  • 通讯作者:
    贾梦瑶
基于数值模拟的震区溃决型泥石流入流点选取探讨
  • DOI:
    10.14050/j.cnki.1672-9250.2019.47.03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鑫磊;唐川;黄勋;陈明;常鸣;张卫旭
  • 通讯作者:
    张卫旭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eEF2K蛋白同源模建及其抑制剂小分子的虚拟筛选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药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黎玉梅;孔研;于大永;宋昱;唐川;史丽颖
  • 通讯作者:
    史丽颖
纤维素硫酸酯制备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革;杨铭;唐川
  • 通讯作者:
    唐川
A temperature-insensitive polarization filter and a neotype sensor based on a hybrid-circular-hole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
基于混合圆孔微结构光纤的温度不敏感偏振滤光片和新型传感器
  • DOI:
    10.1007/s11801-018-8060-7
  • 发表时间:
    2018-07
  • 期刊: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郭俊启;周敏;路永乐;邸克;韩军健;唐川;徐小虎;刘宇
  • 通讯作者:
    刘宇
中国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水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倪化勇;唐川
  • 通讯作者:
    唐川
四川省青川县红光集镇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减灾对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川;李为乐;杨永红
  • 通讯作者:
    杨永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唐川的其他基金

水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预报研究
  • 批准号:
    4077220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城市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系统研究
  • 批准号:
    40371018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