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糖还原酶通过抑制自噬过程促进脊髓损伤后巨噬/小胶质细胞向M1方向极化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136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10.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Macrophage/microglia is the main inflammatory cell popul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Their M1 or M2 polariz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utophagy is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ative lysosome-dependent intracellular degradation system for cellular homeostasis.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autophagy takes part in the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the mechanism of which remains to be clarified. Alodose reductase (AR) is a critical limiting enzyme responsible for reduction of glucose to sorbitol via polyol pathway of glucose metabolism. It also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inflammation. Our preliminary data showed that after severe spinal cord crushing in AR-/- mice macrophage/microglia were polarized to M2 subsets, promoting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In addition, our in vitro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following LPS stimulation AR-/- macrophages enhanced autophagy, but inhibited M1 polarization. Thus, the AR-/- mouse provides an excellent anim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on of macrophage/microglia polarization by autophagy. 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detail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egulation of the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microglia by autophagy in AR-/-mouse in vivo and vitro, which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will provide basis for further bench to bedside translation.
巨噬/小胶质细胞是脊髓损伤后的主要炎症细胞,它们向M1或M2型巨噬/小胶质细胞的不同极化方向决定了脊髓损伤的愈后。自噬是一条进化保守的溶酶体依赖的细胞内降解系统,维持细胞的稳态。最近的研究提示自噬参与巨噬细胞的极化,但机制不清。醛糖还原酶(AR)是葡萄糖多元醇代谢通路中的重要限速酶,但它在调节氧化应激诱导的炎症反应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AR-/-小鼠脊髓重度夹伤后,巨噬/小胶质细胞向M2方向极化,促进运动功能恢复。体外研究显示:给与LPS刺激,AR-/-巨噬细胞促进自噬但却抑制M1基因的表达。因此,AR-/-小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去研究在极化刺激下,AR基因是如何通过自噬调节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因此本课题拟采用AR-/-小鼠,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详细研究AR是如何通过自噬去调节巨噬/小胶质细胞的极化过程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是今后向临床转化的基础。

结项摘要

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是葡萄糖代谢中多元醇通路的关键限速酶,在高血糖的状态下,AR被激活,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随后在山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果糖,从而实现葡萄糖“分流”的作用,由于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较弱,导致胞内山梨醇的累积,引起细胞渗透压的改变,造成细胞损伤,这是导致糖尿病型白内障的关键因素。因此,大量研究集中在将AR作为治疗靶点,应用于减轻糖尿病的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AR与氧化应激诱导的炎性信号通路密切相关。Ramana KV课题组研究指出AR可以催化多种不饱和脂质醛类发生还原反应,例如4-HNE,其催化效率约为葡萄糖的103到104倍。我们课题组前提研究发现在小鼠脊髓损伤后,AR对小胶质/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起到“转换开关”的作用,在LPS诱导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AR可以使4-HNE/GS-HNE转化为DHN/GS-DHN,从而激活氧化还原敏感性转录因子NF-κB、AP-1,促进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在LPS诱导的AR KO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由于AR功能的缺失,导致细胞内4-HNE/GS-HNE的累积,从而激活转录因子CREB,促进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然而,AR参与到NF-κB信号通路的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在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当给予LPS刺激时,早期NF-κB信号通路活化时,可以产生低剂量的4-HNE,协助炎性刺激迅速活化NF-κB信号通路,随着炎性反应强度的增加、时间的延长,细胞内产生大量ROS,在近细胞膜和线粒体膜附近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大量脂质醛类,其中包括4-HNE,由于醛糖还原酶是4-HNE代谢的关键酶类,AR的缺陷会导致胞内4-HNE的含量逐渐累积,由于炎性信号的持续活化,导致细胞内氧化还原环境失衡,由于4-HNE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其可以修饰IKKα,致使IKK复合体发生泛素化修饰,由p62介导进入自噬-溶酶体途径发生降解,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轻胞内氧化应激的程度,4-HNE也可以通过自噬途径发生降解,使细胞存活。这一问题的阐明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AR参与固有免疫系统炎性信号通路的作用,为其作为治疗炎性疾病的分子靶点,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ldose Reductase Regulates Microglia/Macrophages Polarization Through the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Mice
小鼠脊髓损伤后醛糖还原酶通过 cAMP 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节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
  • DOI:
    10.1007/s12035-014-9035-8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Molecular Neu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1
  • 作者:
    Chung, Sookja K.;Song, Bing;Ju, Gong;Wang, Jian
  • 通讯作者:
    Wang, Jian
醛糖还原酶通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鞠躬
  • 通讯作者:
    鞠躬
Polarized Macrophages Have Distinct Role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Migration of Embryonic Spinal-cord-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 After Grafting to Injured Sites of Spinal Cord.
极化巨噬细胞在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后的分化和迁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 DOI:
    10.1038/mt.2015.46
  • 发表时间:
    2015-06
  • 期刊:
    Molecular therapy :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Gene Therap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K;Zheng J;Bian G;Liu L;Xue Q;Liu F;Yu C;Zhang H;Song B;Chung SK;Ju G;Wang J
  • 通讯作者:
    Wang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Nogo-A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神经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希平;刘惠玲;宋朝君;金伯泉;焦西英;游思维;鞠躬
  • 通讯作者:
    鞠躬
Nogo-A在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元的分布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解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希平;刘惠玲;宋朝君;金伯泉;焦西英;游思维;鞠躬
  • 通讯作者:
    鞠躬
PD-L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亮;于才勇;冯睿;刘芳芳;赵宇;郭宏敏;鞠躬;王键
  • 通讯作者:
    王键
不同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共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神经科学通报 2005;21:398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津平;魏晓燕;刘莹莹;鞠躬
  • 通讯作者:
    鞠躬
成年大鼠前包钦格复合体5-羟色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6,22:262-26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晓燕;刘津平;刘莹莹;鞠躬
  • 通讯作者:
    鞠躬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鞠躬的其他基金

Nogo-A分子转录调节作用的研究
  • 批准号:
    30240012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转化的研究
  • 批准号:
    30270450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 批准号:
    39830130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脑下垂体前叶的肽能神经支配
  • 批准号:
    39840001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脑下垂体前叶的肽能神经支配
  • 批准号:
    39230130
  • 批准年份:
    1992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垂体前叶P物质神经纤维支配的形态学研究
  • 批准号:
    38970287
  • 批准年份:
    1989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终纹床核的免疫组织化学及纤维联系研究
  • 批准号:
    38770216
  • 批准年份:
    1987
  • 资助金额:
    2.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下丘脑到垂体后叶投射细胞性质及功能的研究
  • 批准号:
    38670832
  • 批准年份:
    1986
  • 资助金额:
    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