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岩芯记录的松嫩平原松花江第四纪水系演化:对构造-地貌-气候变化的响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101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1.地貌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Deciphering drainage evolu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tectonic-topographic-climatic changes is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earth surface dynamics system science. Considerably poor research concerning Quaternary Songhua River drainage evolution and long-standing controversies, however, have severely constrained our deep understanding of certain key issues about drainage evolutions and of tectonic-geomorphic-climatic change coupling process. Sediments, the direct production of drainage evolution process, may hold the key to deciphering drainage evolution processes. To this end, a Quaternary drilling core, thickest strata in the east of Songnen Plain, is selected to carry out an elaborate investigation over Songhua River Quaternary drainage evolution,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geology-geomorphy and geochemistry, and four-in-one project of Songnen palaeolake, section, drainage divide, Sanjiang Plain, and to resolve certain key issues about Songhua River drainage evolution. Based on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and stratigraphic age framework, we perform a study of paleo-flow changes and time constraint for middle-upper reaches of Songhua River, and reconstruct the course and time of disappearance of Songnen palaeolake. Finally we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Songhua River drainage evolution to regional structure-geomorphy-climate change coupling process. This study is not only helpful i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process of Songnen Plain drainage evolution, and in contributing a new achievement for East Asian drainage evolution, but also provides empirical research for exploring consistency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East Asian drainage evolution.
解析水系演化及其对区域构造-地貌-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地球表层动力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薄弱的松嫩平原松花江第四纪水系演化研究及长期存在的争议严重限制了对该地区水系演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构造-地貌-气候-水系变化耦合过程的理解。为此,我们选择松嫩平原东部最厚的第四纪地层钻井岩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宏观与微观、地质地貌与地球化学相结合、松嫩古湖-剖面-分水岭-三江平原四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对松嫩平原松花江第四纪水系演化展开精细研究,解决松花江水系演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沉积相分析和地层年代框架建立的基础上,研究松花江中-上游河段的古流向变化和年代限制,重建松嫩古湖消失的过程和时间。最后探讨松花江水系演化对区域构造-地貌-气候变化耦合过程的响应。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松嫩平原水系演化的动力过程,为东亚水系演化贡献新成果,而且也为探索东亚水系演化的一致性和区域差异性提供研究实证。

结项摘要

水系的演化是一种重要的地表过程,对它的研究对于揭示区域构造-地貌-气候-源汇过程之间的耦合至关重要。然而,薄弱的松花江水系演化研究,且古松花江是否曾经向西流的长期争议限制了对松嫩平原早更新世以来重大地质事件之间的耦合关系的理解。为此,本研究对松嫩平原东部的荒山岩芯(101 m)开展了基于盆山耦合系统从源到汇的物源示踪(磁化率、元素地化、Sr-Nd同位素组成、重矿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结合沉积学和地貌学证据,发现岩芯的62.2 m(~0.94 Ma)和30.4 m(~0.46 Ma)处分别记录了古松花江流向反转的第一次水系演化以及松嫩沙地发育和干旱化开始-松嫩古湖消失-松嫩平原向心状水系的解体等的第二次水系演化过程。一个完整的松花江水系演化模式被提出。古松花江(现在的中-上游)被佳依分水岭与古三江河(现在的下游)分开。古松花江从依兰向西流进松嫩平原,牡丹江是其上游;古三江河沿着三江平原向东流进古三江湖。与此同时,松嫩平原中的所有河流向心状地流进松嫩古大湖,古辽河通过古大湖的南侧出口排水进入渤海。0.94 Ma,由于古三江河的向源侵蚀切穿了佳依分水岭,导致古松花江被古三江河袭夺,流向反转,向东流进三江平原,这时统一的松花江形成。此时,第二松花江开始成为松花江的上游。0.46 Ma,松辽分水岭开始隆升,松嫩平原的向心状水系解体,嫩江改道成为松花江的支流;东-西辽河向南并入辽河。同时,干旱气候开始在松嫩平原盛行。在此背景下,松嫩古湖开始萎缩并最终消失。在干旱化和强劲风力的气候背景下,在下风向堆积了哈尔滨黄土。构造和气候分别是1.2 Ma前和0.94 Ma后古松花江水系演化的主要控制,在1.2-0.94 Ma,它们协同作用;构造隆升和长期的干旱化是松嫩平原0.46 Ma第二次水系演化的控制因子。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更新世以来松嫩平原夏季风演化:来自哈尔滨黄土的磁化率、地球化学和总有机碳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质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硕;迟云平;郝冬梅;谢远云;康春国;吴鹏
  • 通讯作者:
    吴鹏
大兴安岭东麓龙江县白土山组地层特征: 化学风化-沉积循环-源汇体系和沉积环境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杨;谢远云;迟云平;康春国;吴鹏
  • 通讯作者:
    吴鹏
基于人工和TIMA自动化方法的松花江水系重矿物组成: 对源-汇物源示踪的指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秋杭;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吴鹏;孙磊;李思琪
  • 通讯作者:
    李思琪
Provenance variations of the loess deposit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boundary zone, Northeast China: Response to the variations of climate and wind regimes
中国东北东亚季风边界带黄土沉积物源变化:对气候和风况变化的响应
  • DOI:
    10.1016/j.catena.2022.106804
  • 发表时间:
    2022-11
  • 期刊:
    Catena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Wu Peng;Xie Yuanyun;Li Yue;Kang Chunguo;Chi Yunping;Sun Lei;Wei Zhenyu
  • 通讯作者:
    Wei Zhenyu
The loess deposit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linkage of loess accumulation and geomorphic-climatic features at the easternmost edge of the Eurasian loess belt
中国东北黄土沉积:欧亚黄土带最东缘黄土堆积与地貌气候特征的联系
  • DOI:
    10.1016/j.jseaes.2019.103914
  • 发表时间:
    2019-09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Yuanyun Xie;Chunguo Kang;Yunping Chi;Huirong Du;Jiaxin Wang;Lei Sun
  • 通讯作者:
    Lei S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东北平原东部天恒山钻孔的粒度特征及其对地层划分的指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詹涛;曾方明;谢远云;杨业;马永法;葛俊逸;易亮;迟云平;康春国;姜侠;张俊;娄本军;周鑫;邓成龙
  • 通讯作者:
    邓成龙
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记录的痕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远云;孟杰;郭令芬;何葵
  • 通讯作者:
    何葵
湖泊沉积物粒度的气候含义:以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2004,23(4):41-4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远云;王秋良;李长安;殷鸿福
  • 通讯作者:
    殷鸿福
哈尔滨市粉尘沉积物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Catena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谢远云;孟杰;郭令芬
  • 通讯作者:
    郭令芬
地球化学组成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特征_以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远云;孟杰;郭令芬
  • 通讯作者:
    郭令芬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谢远云的其他基金

松嫩平原下更新统砂砾石地层特征及其对构造—地貌—气候—水系演化的指示
  • 批准号:
    4217100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松嫩平原下更新统砂砾石地层特征及其对构造-地貌-气候-水系演化的指示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风尘系统研究
  • 批准号:
    41471070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黑龙江省沙尘天气沉降物记录的沙尘初始源/加强源/本地源信息研究
  • 批准号:
    4107225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