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蕊乌头个体内花特征变异的生态遗传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040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9.环境与生物演化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Variation is the source of evolutio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flowers in many species vary greatly at population level, individual level and intra-individual level. The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studies commonly focused on flower variation at population and individual levels, while intra-plant variation of flower is always overlooked and treated as error or noise. Regular or canalized variation of flowers within individuals or inflorescences can be regarded as a characteristic, which may not only affect the fitness of plants and interactive animals (including mutually benefit relation of pollinators and plants), but also respond to the natural selection due to heritability of the variation pattern. We will carry out an ecological genetics study of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of flowers in Aconitum gymnandrum, an animal-pollinated endemic species at Qinghai-Tibet Plateau. Through integrated research methods with field experiment, control experiment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 experiment, we aim to determine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 and genetic basic of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of flowers and illuminate the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the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pattern.
变异是进化的源泉。研究发现很多物种的花在种群间、个体间、个体内表现出高度的变异性。在植物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研究中,人们通常比较多的关注种群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花的变异,而个体内花的变异一直被忽略,往往被当做统计误差或干扰,其生态学影响及进化意义没有受到重视。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花在个体内或花序内表现出形态、结构上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异模式本身可以看作为植物的一个属性或特征,不但影响植物的适合度及互利的动物的行为,包括传粉昆虫与植物的互利关系,而且这种变异性有遗传基础,所以能够对选择做出响应。本项目选择具有这种变异性的露蕊乌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测定,结合控制实验及人工选择实验开展生态遗传学研究,揭示其个体内花变异的生态学结果及遗传基础,阐明这种个体内变异模式的适应性意义。

结项摘要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花蜜量在花序内存在显著变化:基部先开放的花明显生产更多的花蜜,而顶部后开放的花产生的花蜜量较少。尽管花的发育的各个时期(从开始的雄性期到最后的雌性功能期)花蜜分泌量发生变化,但是花的不同性别间(雄性 VS. 雌性期)没有显著的差异。访花的熊蜂非常强烈响应花序内的花蜜模式,更倾向于从较高花蜜的花(基部)向花蜜量低(顶部)的花移动。表型选择分析发现,传粉者施加的选择有利于花序内降低的花蜜模式,这中选择不依赖于花的大小、花的数量和每朵花的花蜜量。通过比较不同花部位的自交率,发现基部的花有更低的自交率。我们的结果表明花序内由下到上花蜜量下降的模式是植物的一种适应性,能够降低自交率,增加异交率。在植物同一花序内, 较晚开放的花有更长的雄性期和更短的雌性期, 性分配在时间上偏雄。较晚开的花或较晚开花的个体, 花的雄性功能期相对于雌性功能期更长, 在时间上更偏向雄性功能。随着开花时间由早到晚的变化, 种群内早期以雄花为主,末期以雌花为主, 种群内性别环境由偏雄向偏雌变化, 因此植株个体的平均表型性别则从偏雌转向偏雄。结果支持交配环境假说, 雄性先熟的露蕊乌头开花早期, 种群内花的性别比偏雄, 种群表型性别环境偏雄, 因而植物个体平均表型性别偏雌, 性别分配(即时间分配)偏向雌性功能, 而晚开花个体的平均性别偏雄, 更偏向雄性功能的分配。雄蕊重和雌蕊重对资源处理的可塑性反应受花位置的影响,顶部花雌雄生物量的下降程度更低,但花序内的不同部位雄蕊重/雌蕊重的可塑性反应表现一致。露蕊乌头花序内的变化模式受遗传控制,能够增加植物的适合度,是植物适应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结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雌雄异熟植物露蕊乌头开花时间对雌雄功能期及表型性别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琳;路宁娜;樊宝丽;赵志刚
  • 通讯作者:
    赵志刚
Variation of nectar production in relation to plant characteristics in protandrous Aconitum gymnandrum
早熟乌头花蜜产量的变化与植物特性的关系
  • DOI:
    10.1093/jpe/rtv020
  • 发表时间:
    2015-04-01
  • 期刊: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Lu, Ning-Na;Li, Xiao-Hui;Zhao, Zhi-Gang
  • 通讯作者:
    Zhao, Zhi-Gang
Selection by Pollinators on Floral Traits in Generalized Trollius ranunculoides (Ranunculaceae) along Altitudinal Gradients
传粉媒介对广义金莲花(毛茛科)花性状沿海拔梯度的选择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18299
  • 发表时间:
    2015-02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ao Zhi-Gang;Wang Yi-Ke
  • 通讯作者:
    Wang Yi-Ke
Adaptive pattern of nectar volume within inflorescences: bumblebee foraging behavior and pollinator-mediated natural selection.
花序内花蜜量的适应性模式:熊蜂觅食行为和传粉媒介介导的自然选择
  • DOI:
    10.1038/srep34499
  • 发表时间:
    2016-09-30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Zhao Z;Lu N;Conner JK
  • 通讯作者:
    Conner JK
气候变暖对植物、传粉者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707.0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颖洁;路宁娜;杨洁羽;丁天凤;赵志刚
  • 通讯作者:
    赵志刚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分析
  • DOI:
    10.13241/j.cnki.pmb.2018.24.00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鑫;王宇辉;刘国庆;王绿娅;赵志刚
  • 通讯作者:
    赵志刚
面向精细农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DOI:
    10.13427/j.cnki.njyi.2017.11.04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农机化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欣;赵志刚;万荣泽
  • 通讯作者:
    万荣泽
多彩氧化钨薄膜的红外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DOI:
    10.15541/jim2020046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琦;丛杉;赵志刚
  • 通讯作者:
    赵志刚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TiNiNb Shape Memory Alloy
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热变形行为的本构方程
  • DOI:
    10.1134/s0031918x19040082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The Physics in Metal and metallur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俊伟;鲁世强;姚旗;赵志刚
  • 通讯作者:
    赵志刚
基于纳米氧化硅改性的芳纶基凝胶电解质的研究
  • DOI:
    10.16606/j.cnki.issn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现代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旭雯;丛杉;赵志刚
  • 通讯作者:
    赵志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志刚的其他基金

退化高寒草地恢复中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构建模式与机理
  • 批准号:
    31870411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城镇化及过度放牧对植物-传粉者网络的影响: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例
  • 批准号:
    31570229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毛茛科两个物种花适应性进化的生态遗传学对比研究
  • 批准号:
    30900162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