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物质的嗅觉阈值与致臭机理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21207098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B0603.大气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耿静; 翟增秀; 王亘; 张欢; 刘博; 商细彬;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Olfactory threshold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indicate odorant's characters. It has important means for reorganization of odor pollution mechanism, odor appraisal and control. This project will study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 and method of olfactory threshold, determine the best olfactory measuring condition,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standard olfactory threshold measurement of volatility odorant. Measuring olfactory threshold of Chinese typical odorant, explore odor change regul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from molecular level, and recogniz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olfactory threshol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Compositing instrument analysis and olfactory analysis, study interaction of odorants with high middle and low threshold; analyze coincidence relationship of olfactory threshold, odorant concentration and odor concentration; establish complex odor appraisal model; and offer method basis to find out key odor factor. The complement of this project will settle theory foundation and method basis for odor appraisal, control and other relevant area.
嗅阈值是表征气味物质特性的重要指标,对认识异味污染的形成机理、恶臭评估以及污染控制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嗅觉阈值测试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嗅觉测试的最佳测定条件,建立科学、规范的挥发性恶臭物质嗅阈值测定技术方法。测定我国典型恶臭物质的嗅觉阈值,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索物质气味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认识嗅阈值与分子结构的量效关系。综合仪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研究高、中、低不同阈值恶臭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析嗅阈值、物质浓度与臭气浓度的对应关系,建立复合臭气评估模型,为识别关键致臭因子提供方法依据。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恶臭评估、异味防治以及其他应用领域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结项摘要
嗅阈值是表征气味物质特性的重要指标,对认识异味污染的形成机理、恶臭评估及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针对嗅阈值的测定方法、典型恶臭物质嗅阈值测定、嗅阈值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复合臭气评估模型等,开展了如下研究:1、建立化学物质嗅阈值测定方法。围绕影响嗅阈值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展开研究,确定了嗅辨实验中浓度稀释梯度和浓度序列方向的选择,嗅辨小组的组成、结构及嗅辨员筛选,嗅阈值的数据统计和计算方法,嗅觉测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最终建立化学物质嗅阈值测定的技术方法,为规范我国嗅阈值测定奠定了基础;2、测定我国典型恶臭物质嗅阈值。根据我国恶臭污染源及其排放特征,从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苯系物等各类异味物质中筛选出40种典型恶臭物质,并按照所建立的嗅阈值测定程序和方法,测定了这40种物质的嗅阈值,初步建立我国恶臭物质嗅阈值测试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空白;3、建立恶臭物质浓度与嗅觉强度的定量关系模型。通过实验测定典型恶臭物质不同浓度水平下对应的臭气强度,绘制出40种典型恶臭物质浓度与臭气强度的关系曲线,拟合出恶臭物质浓度与臭气强度的对应关系式,从而可以根据仪器检测出的恶臭物质浓度,直接判断恶臭污染的程度,为恶臭污染定量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4、确定硫醇类物质的嗅阈值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利用minitab软件,采用定量构效关系法(QSAR)将选定的两组分子描述符分别与10种硫醇嗅阈值进行偏最小二乘拟合,建立了两种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两个模型经检验表明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为估算与预测硫醇嗅阈值提供了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方法;5、分析二元异味混合物间的相互作用。为分析硫化氢和甲硫醇、氨和乙醇的相互作用,实验室配置20组二元混合样品,综合仪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结果,研究两种物质间的叠加或消减关系,解析嗅阈值、物质浓度与复合臭气浓度的对应关系,建立二元复合臭气数学模型,为研究和预知二元异味混合物的气味相互作用奠定了科学基础;6、建立典型行业恶臭感官预测模型。针对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制药、化工等行业排放的特征恶臭污染物,应用SPSS软件,以复合臭气浓度为因变量,以物质浓度、嗅阈值为自变量,通过相关性、逐步回归、多元线性拟合等分析,建立了典型行业恶臭感官预测模型,为行业恶臭污染的评估和预测提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天津中心城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邹克华;李伟芳;王亘;翟友存
- 通讯作者:翟友存
40种典型恶臭物质嗅阈值测定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安全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翟增秀;耿静;韩萌;鲁富蕾
- 通讯作者:鲁富蕾
硫醇的嗅阈值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佳音;包景岭;邹克华;李伟芳
- 通讯作者:李伟芳
臭气强度与臭气浓度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影响因子:--
- 作者:韩萌;王亘;翟增秀;鲁富蕾
- 通讯作者:鲁富蕾
天津城区环境空气VOCs浓度及恶臭污染感官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翟增秀;李伟芳;王亘;邢志杰
- 通讯作者:邢志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现场监测的异味污染暴露-效应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伟华;李伟芳;韩萌;张妍;李佳音;翟增秀
- 通讯作者:翟增秀
恶臭污染源影响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天津化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欢;赵杰;李伟芳;李琬;王金良;孟宪伟
- 通讯作者:孟宪伟
两种垃圾处理设施挥发性恶臭气体的指纹谱
- DOI:10.13637/j.issn.1009-6094.2016.05.067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安全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闫凤越;李伟芳;王亘;韩萌;耿静;张君;曹阳
- 通讯作者:曹阳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加林;庄佩君;杨晓平;李伟芳
- 通讯作者:李伟芳
恶臭污染精准模拟的峰/均值因子研究进展
- 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18.01.17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妍;荆博宇;王亘;邹克华;李伟芳;韩萌
- 通讯作者:韩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伟芳的其他基金
异味污染的感官表征方法及暴露效应关系研究
- 批准号:21577096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6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