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草素葡萄糖苷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对乳腺癌发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267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003.人类营养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Diet is relation to breast cancer risk, and flavonoids-rich foods have the effect of preventing breast cancer in recent researches.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Delphinidin-3-glucoside (Dpg), which is one of the flavonoids compound,prevent breast cancer cells activity through PI3K/AKT pathway and inhibited , but the effcet of Dpg on breast carcinogenesis is unknown yet.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e explore Dpg in vivo inhibit breast carcinogenesis through MNU-induced mammary tumours anmimal model firstly.Thereafter, we further in vitro confirm Dpg inhibit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mmary epithelial MCF10A cells.At last, we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achanism of Dpg through inhibiting PI3K/AKT pathway and HOTAIR, regulating DNA methylation,histone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acetylation of miR-21 and miR-34a with qRT-PCR, ChIP-qPCR, MSP molecular biologic technique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further reveals the new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pg on breast carcinogenesis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flavonoids in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膳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富含黄酮类植物化合物的食物具有抗乳腺癌的作用。前期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pg)可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活性,但Dpg是否能抑制乳腺癌发生,尚无研究报道。本项目首先以致癌剂MNU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为动物模型,在体探讨Dpg对乳腺癌发生的抑制作用;然后以MCF10A癌性转化为细胞模型,体外证实Dpg对乳腺癌发生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ChIP-qPCR、MSP、siRNA等技术阐明Dpg通过PI3K/AKT通路和HOTAIR调控miR-21、miR-34a基因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等表观遗传修饰,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本项目旨在进一步揭示Dpg抑制乳腺癌发生的新机制,促进黄酮类化合物在膳食预防乳腺癌策略中的应用。

结项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飞燕草素(delphinidin,Dp)属黄酮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的防治作用值得深入研究。项目研究采用Dp干预致癌物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模型和裸鼠移植瘤模型,发现飞燕草素能显著抑制致癌物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证实 Dp能有效抑制实验动物乳腺癌发生。细胞实验发现,Dp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性,Dp能够抑制致癌物作用MCF10A细胞导致的癌性转化特性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MCF10A 细胞癌性转化过程中HOTAIR水平出现升高,Dp能显著抑制MCF10A 细胞癌性转化过程中HOTAIR水平的升高,Dp也能降低乳腺癌细胞HOTAIR水平,Dp干预的祼鼠移植瘤组织内HOTAIR水平明显低于没有干预的祼鼠。机制研究表明,Dp可通过Akt和IRF1通路调节HOTAIR水平。本项目证实飞燕草素具有抑制乳腺癌发生的效应,为其防治乳腺癌的应用提供实验室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3,6-Dihydroxyflavone regulates microRNA-34a through DNA methylation.
3,6-二羟基黄酮通过 DNA 甲基化调节 microRNA-34a
  • DOI:
    10.1186/s12885-017-3638-1
  • 发表时间:
    2017-09-05
  • 期刊:
    BMC cancer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Peng X;Chang H;Chen J;Zhang Q;Yu X;Mi M
  • 通讯作者:
    Mi M
Delphinidin-3-glucoside suppresses breast carcinogenesis by inactivating the Akt/HOTAIR signaling pathway.
Delphinidin-3-glucoside 通过失活 Akt/HOTAIR 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发生
  • DOI:
    10.1186/s12885-016-2465-0
  • 发表时间:
    2016-07-07
  • 期刊:
    BMC cancer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Yang X;Luo E;Liu X;Han B;Yu X;Peng X
  • 通讯作者:
    Peng X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PTEN基因去甲基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倩;谢琦;彭晓莉;常徽;朱俊东;糜漫天
  • 通讯作者:
    糜漫天
城市绿化带植被覆盖度对盐碱地土壤盐分的调节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植物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晓莉;吴旺泽;沈娟;成宏斌;贺江涛
  • 通讯作者:
    贺江涛
飞燕草素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抑制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天津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蔼林;韩彬;彭佳媛;朱彦锋;彭晓莉;欧愚;余小平
  • 通讯作者:
    余小平
花青素主要成分与HER-2激酶区的分子对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晓莉;陈 玮;周杰;李遂焰
  • 通讯作者:
    李遂焰
新疆欧洲李资源枝叶形态及果实感官特征差异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耿文娟;贾杨;赵世荣;彭晓莉
  • 通讯作者:
    彭晓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