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玄武岩晶洞中葡萄石晶体聚集体的成因及其对热液结晶过程的指示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6200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3.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A different aggregate patterns of prehnite and some rare mode of mineral assemblages, such as the scallop-shaped, botryoidal, bundle prehnite crystal aggregates, as well as prehnite and black asphaltenes wrapped spherulitic copper minerals, prehnite and babingtonite, etc.was discovered in Emeishan basaltic vugs. On the basis of geological research, as a key subject investigated, the prehnite crystal aggregates will be researched by electron microprobe,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CP-MS, Raman spectroscopy and other modern instruments and test method. Crystallographic law of different aggregate patterns of prehni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gation morphologies and the symmetry of prehnite crystal structure will be revealed by determina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rehnite and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in the prehnite aggre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prehnite crystal aggregates growth will be expos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rystal surface micro-morphology, type and source of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REE distribution, and fluid inclusions in prehnite and quartz. In this study, indicative of the hydr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prehnite aggregates in Emeishan basaltic vugs will be explor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enrich the theory of mineral crystal morphology and genetic mineralog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the prehnite aggregat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of late basalt.
峨眉山玄武岩晶洞中发现了扇贝状、葡萄状、束状等不同形态的葡萄石晶体聚集体及葡萄石与硅铁灰石、葡萄石与含黑色沥青质铜矿物球粒等少见的矿物组合形式。本课题在地质调研的基础上,以葡萄石晶体聚集体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拟采用EPMA、XRD、EBSD、SEM、ICP-MS、激光拉曼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和测试方法,测定葡萄石单晶体的结构及聚集体中各单晶体的结晶学方向,研究探索葡萄石晶体聚集体的结晶学规律。根据葡萄石聚集体中各单体晶面的微形貌,氢、氧同位素类型与来源、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以及葡萄石和水晶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探讨葡萄石晶体及聚集体的生长行为、演变规律与生长环境热动力条件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葡萄石聚集体形态的变化对热液结晶过程的指示作用。该研究是对矿物晶体形貌学理论及成因矿物学内容的丰富,对葡萄石聚集体的形成机理及玄武岩晚期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峨眉山玄武岩中的葡萄石及其晶体聚集体主要分布在由玄武岩气孔或玄武岩层间滑动构造裂隙形成的晶洞中。晶洞围岩普遍绿帘石化;晶洞中的矿物组成明显不同,在玄武岩气孔形成的小晶洞中,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有绿帘石、淡紫色水晶、玛瑙及葡萄石等;由玄武岩层间滑动构造裂隙形成的较大晶洞中,矿物组成比较复杂,常见葡萄石、水晶、赤铁矿、硅铁灰石甚至孔雀石、铁绿纤石等,且同种矿物有不同的世代。.葡萄石主要呈板状、板柱状,晶体常沿y轴方向延伸,但不同产地、不同世代葡萄石中斜方柱m{110}、平行双面a{100}和c{001}单形晶面的发育程度不同;葡萄石晶体聚集体主要为扇贝状、灯笼状。灯笼状葡萄石聚集体中大多数晶粒的[010]方向垂直于灯笼状聚集体的横截面,[100]和[001]方向均平行于灯笼状葡萄石聚集体横截面且按一定的角度呈发散状。.水晶晶体中流体包裹体测试研究表明,晶洞中矿物的生长环境相对稳定,葡萄石形成于低温(151.5~169.1℃)、低盐度(10.11%~11.81% )、含有少量甲烷等有机成分的热液环境中。甲烷等有机成分对灯笼状葡萄石聚集体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葡萄石中的铁主要为三价铁,只有少量的二价铁,川南的葡萄石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铬,葡萄石的颜色随着TFeO和Cr2O3总量的增加呈现出由浅黄绿色到微蓝的黄绿色的变化;滇北葡萄石中铁的含量普遍比川南的高,且随铁含量的增大,葡萄石的颜色呈现出鲜黄绿→浅黄绿→蓝绿色的变化。随着晶洞中矿物结晶过程的演化,与葡萄石共生的绿帘石,铁的含量逐步增大,而锶的含量逐渐减少。.随着Fe2+、Fe3+、Cr3+等致色离子含量的变化,阳离子之间类质同像代替的程度不同,导致葡萄石颜色的变化,且晶体颜色随铁(或铁和铬)含量的增加而加深,含铬量的增大有降低葡萄石晶体的透明度的趋势。.早期形成的绿帘石中含有1.42%~2.09%左右的SrO,玄武岩晶洞中后期结晶的绿帘石及葡萄石中锶的含量明显减少。说明研究区玄武岩晶洞中的锶并非来自于玄武岩基岩,应与其下的下二叠统(P2)富含锶的碳酸岩层密切相关。.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不同形态的Cu2O晶体和枝晶、CuCl枝晶、束状碳酸锶晶体聚集体以及溶液法制备NaCl枝晶、枝蔓晶和球粒晶,对各种形貌的测试研究表明,生长条件是促使晶体形成各种不同形貌特征的重要因素。.研究成果丰富了矿物晶体形貌学理论和成因矿物学的内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昭通巧家玄武岩中灯笼状葡萄石聚集体的形貌特征及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矿物岩石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青锋;邱志惠;俞鑫源;焦璨;黄结仪;张良钜
  • 通讯作者:
    张良钜
矿化剂和温度对水热法合成碳酸锶晶体形态的影响
  • DOI:
    10.16553/j.cnki.issn1000-985x.2016.12.02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邱志惠;阮青锋;周佳薇;黄结仪;焦璨
  • 通讯作者:
    焦璨
酒石酸还原Cu(Ⅱ)制备多种形貌Cu2O晶体及形成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青锋;邱志惠;黄丽萍;宋林;杨杨
  • 通讯作者:
    杨杨
川南滇北玄武岩晶洞中葡萄石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青锋;邱志惠;宋林;刘俊伯;童静芳;李夏云
  • 通讯作者:
    李夏云
NaCl枝状形貌的制备及生长机理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青锋;邱志惠;赵珊茸;徐海军;宋林;杨杨
  • 通讯作者:
    杨杨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平武板状绿柱石{0001}晶面的溶蚀像特征与晶体生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矿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良钜;阮青锋;饶灿
  • 通讯作者:
    饶灿
川南滇北交界处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微形貌特征与成因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青锋;曾伟来;李东升;黎琪
  • 通讯作者:
    黎琪
川南玄武岩气孔中硅铁灰石杏仁体的特征与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东升;黎琪;曾南石;阮青锋
  • 通讯作者:
    阮青锋
川南杏仁状玄武岩中沥青与铜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矿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南石;阮青锋;宋楚欣;胡惠驿
  • 通讯作者:
    胡惠驿
DMF体系中几种Cu2O球晶的制备及工艺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DMFä¸ç³»ä¸å ç§Cu2Oçæ¶çå¶å¤åå·¥èºæ¡ä»¶å´¤äº§ç©å¤¤ªªªª¤¤ªªªªªªª¤¤ªªªªªªª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饶盛源;邱志惠;徐金燕;徐鑫;张琦;隆颖;阮青锋
  • 通讯作者:
    阮青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阮青锋的其他基金

桂西碳酸盐岩区水晶矿的成因特征研究
  • 批准号:
    41962004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42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