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加工在联结童年期躯体虐待与青少年故意自伤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0222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006.儿童少年卫生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adolesc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demonstrate a higher risk for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Despite the limited clarification of its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 several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etical model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an attempt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A pilot study of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s will be administer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coping style of pain and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among 1 080 students from grade 7 in junior schools. A total of 200 stud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and 200 controls will be prospectively recruited during 1 year follow-up. Then the influence of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on pain processing an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pain processing to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will be evaluated. The study obj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twenty student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and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Brai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images and pain-related evoked potentials will be obtained during interpersonal distress to identify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pain processing and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Therefore, the role of pain process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and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can be identified.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adolescents with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who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will also be preliminarily clarified.
童年期躯体虐待是青少年故意自伤行为发生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针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多集中于社会心理学层面,相关神经生物学基础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本研究拟选取1 080名初一学生开展调查,了解童年期躯体虐待对青少年疼痛应对方式和自伤行为发生的影响。而后选取有童年期躯体虐待经历的青少年200名及对照200名建立人群队列,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进一步分析童年期躯体虐待对痛觉加工功能的影响,以及痛觉加工功能失调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预测作用。随访研究后,根据有无自伤行为,以及是否伴有童年期虐待,将研究对象分为4个观察组,每组20人,采用痛觉相关诱发电位及事件相关功能性磁共振评价脑痛觉加工功能,分析童年期躯体虐待-痛觉加工功能-自伤行为的关系。以此了解痛觉加工功能在联结童年期躯体虐待和青少年故意自伤行为关系中的作用,初步阐明有童年期躯体虐待经历的青少年故意自伤行为发生风险增加的部分生物学基础。

结项摘要

为初步阐明痛觉加工在联结童年期躯体虐待和青少年自伤行为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课题组围绕自伤行为和早期不良经历进行系列综述,为开展本项目的研究丰富了循证依据。其次,选择沈阳、新乡、重庆、广东四个城市14 221名在校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童年期虐待的总体检出率为51.0%,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24.9%。童年期虐待(OR=4.42)、躯体虐待(OR=3.78)、情感虐待(OR=3.76)、性虐待(OR=3.33)是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童年期虐待种类数的增加,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OR: 2.77~9.41);童年期虐待的施虐人无论是父母(OR=3.28)还是其他人(OR=3.40)都会显著增加青少年时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虐待无论发生在早期(OR=3.01)和近期(OR=3.83)或持续发生(OR=6.12)都会增加自伤行为行为的发生风险。而后,利用5 116名蚌埠市中学生样本分析痛觉应对方式在儿童期躯体虐待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积极痛觉应对方式在儿童期躯体虐待和中学生NSSI关联中无中介效应。中间痛觉应对方式和消极痛觉应对方式在儿童期躯体虐待和中学生NSSI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5.2%和13.2%。在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为期1年随访,控制一般情况以及基线NSSI的影响,童年期虐待经历仍是NSSI新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2, P<0.001)。另外,在蚌埠市6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开展人群实验,发现各实验组痛阈和耐痛阈的得分总体表现为有儿童期躯体虐待/有自伤行为组最高、无儿童期躯体虐待/无自伤行为组最低,无儿童期躯体虐待/无自伤行为组在应激任务前后痛阈和耐痛阈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期躯体虐待经历可能导致个体躯体痛阈和耐痛阈增高,并缺乏有效的痛觉应对方式,从而增加了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风险。同时,课题组详细分析了亲子关系、中学生视屏时间、心理亚健康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相关性,以及心理病例症状及社会支持在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自伤关联中的作用。此外,课题组围绕青少年自杀行为和我国青少年自伤行为评定方法的建立拓展了部分研究。本课题现已发表研究论文10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各1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学生睡眠问题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静;万宇辉;孙莹;陶芳标.
  • 通讯作者:
    陶芳标.
蚌埠市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汤建军;孙云鹏;许静;万宇辉.
  • 通讯作者:
    万宇辉.
中学生视屏时间、心理亚健康与自伤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祖萍;安静;王熙;陶芳标
  • 通讯作者:
    陶芳标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关联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菲;陈钰;朱阿然;陈英
  • 通讯作者:
    陈英
Impact of Childhood Abuse on the Risk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Mainland Chinese Adolescents.
童年虐待对中国大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残风险的影响。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3123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 Y;Chen J;Sun Y;Tao F
  • 通讯作者:
    Tao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春期发育时相和速度对儿童抑郁症状影响的6年随访研究
  •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190717-0057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龚纯;方姣;万宇辉;段晓楠;苏普玉;陶芳标;孙莹
  • 通讯作者:
    孙莹
农村青少年不同时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
  •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4.0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星星;曾琛琛;张雷;万宇辉;陶芳标;孙莹
  • 通讯作者:
    孙莹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昼夜节律指标随青春期发育变化的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晓楠;严双琴;汪素美;胡晶晶;方姣;龚纯;万宇辉;苏普玉;陶芳标;孙莹
  • 通讯作者:
    孙莹
医学生手机使用与童年期虐待经历及睡眠质量关联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若瑜;李书琴;蒋志成;金正格;汪瑞;宋先兵;张诗晨;张诗晨;万宇辉
  • 通讯作者:
    万宇辉
睡眠质量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宝;徐慧琼;汪姗姗;宋先兵;万宇辉
  • 通讯作者:
    万宇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万宇辉的其他基金

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暴露模式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发展轨迹关联的队列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炎症负荷在童年期虐待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作用
  • 批准号:
    8177345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