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在马铃薯致病疫霉重要数量性状进化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190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1.植物病理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Evolutionary theory postulates that the ability of species to adapt changing environments is dependent on the amount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ecological traits which are critical for the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species. However, the proximate and ultimate causa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ecological traits is poorly understood and often based on anecdotal and non-synthesized information. 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use the combination of statistical genetics, molecular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al evolution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and contrast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neutral SSR markers and quantitative traits associated species adap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and genetic basis of aggressiveness, fungicide resistance and thermal and UV light adaptations in the potato late blight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Knowledge from this study will be critical for sustainable disease control of main crop disease including potato late blight and therefore, needs a urgent attention.
进化论认为物种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依赖于群体中与生存和繁殖密切相关的生理生态特征的遗传变异度,该生理生态特征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然而目前对这些数量性状的形成及进化所知甚少。本项目拟以马铃薯致病疫霉为模式,综合统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实验进化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比较该病原物SSR位点(FST)和主要数量性状(QST)如致病力、抗药性、耐热性、抗紫外线能力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探讨病原物数量性状的进化机制及演变规律,为了解病原物演变进程和经济、有效、可持续控制包括马铃薯晚疫病在内的重要作物病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马铃薯致病疫霉为模式,综合统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实验进化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比较该病原物SSR位点(FST)和主要数量性状(QST)如致病力、抗药性、耐热性、抗紫外线能力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探讨病原物数量性状的进化机制及演变规律。根据SSR结果分析基因型,从不同群体中筛选出不同基因型菌株共140个菌株,进行了耐温试验,探讨了致病疫霉的温度适应性及全球温度变化对致病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我们比较了选择中性位点和与温度适应性有关的遗传多样性在群体间的分布,评估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在致病疫霉适温性进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晚疫病菌在温度适应性中存在适应性代价,低温环境有利于选择快速生长的基因,而在高于最适温度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选择生长率低的基因,研究结果证明了全球温度变暖对晚疫病菌的生长率的影响是微效的。比较晚疫病菌群体基于SSR标记位点的群体分化(Fst)和对两种农药的敏感性数量性状的群体分化,结果表明Qst显著低于Fst的值,表明嘧菌酯在马铃薯晚疫病菌抗嘧菌酯和异丙菌胺的进化过程中起负选择作用。Qst和Fst的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异丙菌胺和嘧菌酯都存在很高的生存代价,建议生产实践中将这两种杀菌剂与别的杀菌剂交替或者混合使用,并配合合理的管理,以延长嘧菌酯和异丙菌胺的使用寿命。本项目探讨病原物数量性状的进化机制及演变规律,为了解病原物演变进程和经济、有效、可持续控制包括马铃薯晚疫病在内的重要作物病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iverse mechanisms shape the evolution of virulence factors in the potato late blight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sampled from China.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疫霉毒力因子进化的不同机制
  • DOI:
    10.1038/srep26182
  • 发表时间:
    2016-05-19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Wu EJ;Yang LN;Zhu W;Chen XM;Shang LP;Zhan J
  • 通讯作者:
    Zhan J
Slow and temperature-mediated pathogen adaptation to a nonspecific fungicide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
农业生态系统中由温度介导的病原体对非特异性杀菌剂的缓慢适应
  • DOI:
    10.1111/eva.12526
  • 发表时间:
    2018-03
  • 期刊: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He MH;Li DL;Zhu W;Wu EJ;Yang LN;Wang YP;Waheed A;Zhan J
  • 通讯作者:
    Zhan J
Playing on a Pathogen's Weakness: Using Evolution to Guide Sustainable Plant Disease Control Strategies
利用病原体的弱点:利用进化来指导可持续的植物病害控制策略。
  • DOI:
    10.1146/annurev-phyto-080614-120040
  • 发表时间:
    2015-01-01
  • 期刊: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VOL 5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 Jiasui;Thrall, Peter H.;Burdon, Jeremy J.
  • 通讯作者:
    Burdon, Jeremy J.
Trade-offs and evolution of thermal adaptation in the Irish potato famine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爱尔兰马铃薯饥荒病原体致病疫霉热适应的权衡和进化
  • DOI:
    10.1111/mec.1372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OLECULAR ECOLOGY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Yang Li-Na;Zhu Wen;Wu E-Jiao;Yang Ce;Thrall Peter H.;Burdon Jeremy J.;Jin Li-Ping;Shang Li-Ping;Zhan Jiasui
  • 通讯作者:
    Zhan Jiasui
Achieving sustainable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through evolutionary principles
通过进化原理实现可持续植物病害管理
  • DOI:
    10.1016/j.tplants.2014.04.010
  • 发表时间:
    2014-09-01
  • 期刊: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20.5
  • 作者:
    Zhan, Jiasui;Thrall, Peter H.;Burdon, Jeremy J.
  • 通讯作者:
    Burdon, Jeremy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福建省部分地区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激光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雯;付海静;杨丽娜;陈庆河;翁启勇;詹家绥
  • 通讯作者:
    詹家绥
植物病原物群体遗传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遗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詹家绥
  • 通讯作者:
    詹家绥
马铃薯致病疫霉对嘧菌酯和氟吡菌胺的敏感性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农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凤平;李冬亮;王婉真;周挺;詹家绥
  • 通讯作者:
    詹家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詹家绥的其他基金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的时空动态及有性繁殖在疫霉菌进化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107165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