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亚微级纤维诱导调控水泥浆体微结构形成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0219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2.无机非金属基础材料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primary defect, caused by the internal stress due to the different hydrating performance of cement components during the cementitious paste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process, is the root problem of deterioration and poor durability of concrete. This project will study the internal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crack driving force generating mechanism in cementitious paste microstructure forming process. On this basis, the cementitious paste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is inducted and regulated by introducing hydrophilic/submicron fibers, the performance and size of which matched with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the growth model of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and crack resistance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the growth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S-H on/along hydrophilic/submicron fibers surface will be researched, The submicron fiber for cementitious grouting mechanism of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process of induction will be revealed,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l force in cementitious paste dispersed by submicron grade fiber will be discussed, the correlation model of submicron grade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paste microstructure and macroscopic properties will be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design theo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advanced cement-based composite, based on growth-induced and stress dispersion is proposed. This research for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the design of high performance cement concrete preparation theory, improving overall performance, extending the life cycle of concrete,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concrete, saving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is important.
水泥基胶凝浆体在微结构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组分水化性能差异而引起内力不均,进而产生的原生缺陷是引起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劣化及耐久性问题的根源。本项目拟依据细观力学原理分析研究水泥胶凝浆体微结构形成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特征和裂缝驱动力产生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性能、尺度与水化凝胶相匹配的亲水/亚微级纤维对胶凝浆体微结构进行诱导与调控,建立水化产物生长诱导模型及收缩阻滞机制,探明C-S-H凝胶在亲水/亚微级纤维表面的依附生长行为及影响因素,揭示亚微米级纤维对胶凝浆体微结构形成过程的诱导作用机理,探讨亚微级纤维对胶凝浆体内力的分散转移机制,建立亚微级纤维增韧水泥浆体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相关性模型,提出基于生长诱导和内力分散作用的水泥浆体设计方法。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设计制备理论,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延长混凝土生命周期,降低混凝土造价,节约资源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现代胶凝浆体由于各组分水化性能差异而产生裂缝、孔洞等原生缺陷,进而导致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劣化及耐久性下降等问题,研究了亲水性纤维的尺度对水泥胶凝浆体微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作用。采用H2SO4水解天然植物纤维制备不同尺度的纤维素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在酸解作用下逐步从母体上剥离成为直径从十几微米到几百纳米的纤维。探明了亚微米级亲水纤维对水泥水化产物C-S-H凝胶的生长诱导机理;纤维素纤维与水泥的良好相容性使水化产物依附于纤维素纤维表面生长;由于亚微级纤维素纤维在尺度上与水化产物C-S-H凝胶相匹配,随着表面水化产物的不断生长纤维逐渐被包埋其中,其诱导和桥接作用使独立的C-S-H凝胶簇连接融生成为体积较大的C-S-H凝胶聚集体,使胶凝浆体形成均匀致密微观结构,有助于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项目研究成果可为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大规模资源化应用开辟新领域,也为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基体性能提供技术途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木浆纤维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混凝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都;王发洲;王振;吴静
  • 通讯作者:
    吴静
改性超硫酸盐水泥的水化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广东建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静;余保英;吴雄;杨文
  • 通讯作者:
    杨文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卫星土壤水分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评价
  • DOI:
    10.5846/stxb20200107005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鸿羽;吴静;李纯斌;李政;秦格霞
  • 通讯作者:
    秦格霞
基于CFD的卧式高固厌氧消化混合策略优化
  • DOI:
    10.12030/j.cjee.20220102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玉瑛;王鑫;张世豪;胡锋平;汪楚乔;吴静;许莉;许高平
  • 通讯作者:
    许高平
城市生态系统安全评估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测绘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小霞;黎仁杰;吴静;程朋根;王保国
  • 通讯作者:
    王保国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化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2007(已收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毕蕾;吴静;谢宇铭;周红明
  • 通讯作者:
    周红明
基于微观建模的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静;朱潜挺
  • 通讯作者:
    朱潜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静的其他基金

温升收缩型纤维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热收缩效应与抗裂增强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