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发展下城市新空间的生成过程、机制和效应——以长江经济带武汉、南京、芜湖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116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9.城市地理和乡村地理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a strategy for new region’s development of a new round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Many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re implementing the trans-river development stratagem to expand the growth space and enhance urban competitiveness. How to realize spatial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in trans-river development cities is a focus and difficulty for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In this project, we take Wuhan、Nanjing and Wuhu as examples, focus on the new urban spa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river development stratagem, with the help of R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use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Map、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study the generative process、orders and patterns; we establish a driving mechanism of new urban space generation, select driving factors in diffe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n reveal its mechanisms; we buil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atial integration to measure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level in trans-river development citie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new space generation, then explore reasonable patterns and optimal regulation mechanisms for trans-river development cities which are in different levels. This project can deepen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urban space and provide practical case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patial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trans-river development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为拓展生长空间、提升城市竞争力,长江经济带有许多城市正在走跨江发展道路。跨大江大河城市选择何种方式实现两岸空间一体化发展,是众多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本项目以长江经济带不同能级、不同跨江发展阶段的武汉、南京、芜湖三个城市为例,借助遥感、问卷调查等手段,运用GIS、地理信息图谱、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城市新空间生成过程、秩序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新空间生成的驱动机制模型,甄选不同发展阶段的驱动因子,揭示其形成机理;构建跨江城市空间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耦合模型,测定案例城市空间化一体化发展程度,探究跨江发展下新空间的合理布局模式和机制。对城市新空间生成效应进行评价和测度,探求基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优化调控机制和提升路径。以期深化和拓展城市空间的研究内容,对长江经济带跨江城市实现空间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结项摘要

众多滨江城市选择跨江发展来拓展城市空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本项目以南京、杭州、上海三个不同跨江发展阶段的城市为研究案例,借助遥感、问卷调查等手段,运用GIS、地理信息图谱、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索跨江发展下城市新空间生成的过程、规律、机制及效应。研究表明:(1)跨江城市新空间的生成具有长期性、动态性的过程。不同城市跨江发展的空间生成过程既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发展初期继续多为沿江呈外延式扩张,交通设施的布局与安排引导着空间生成的秩序和组织,发展后期主要为填充式和外延式;又具有与自身城市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规律性特点,如上海主要是在工业园区引导下的空间生成,呈跳跃式扩展,而南京是在行政区划调整下依托浦口区进行空间组织和布局,杭州一方面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实现跳跃式发展。(2)不同城市跨江发展中新空间组织模式有一定差异。钱江两岸地区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了点-轴式服务型、串珠式景观休闲型和带状高档住宅型空间生成模式三种;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模式一是从整个上海角度,采取东西互动、两岸一体化构架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城市CBD的跨江组织、城市发展轴线的连接和贯穿整个上海、两岸交通一体化构架等方面;二是从浦东视角,呈多心组团开敞式空间组织模式。(3)政府、企业和居民是跨江发展中城市新空间生成的响应主体,政策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企业迁移直接产生城市新空间,制造业在城市边缘区集聚,扩大了城市规模,重塑了城市形态;服务业在核心区、过渡区集聚;同时,企业迁移使得城市产业结构、各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功能发生转变。居民跨江择居推动了跨江新空间的生成(4)跨江新空间的生成对城市形态和功能、人居环境、产业空间布局、房地产价格均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城市扩展研究的思路和内容,有助于揭示跨江新区城市空间生成的机理,同时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亦对其他正在或即将跨江发展的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安徽大别山片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城市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詹辉杰;李俊峰
  • 通讯作者:
    李俊峰
跨江城市群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世界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凌宇;李俊峰;陶世杰
  • 通讯作者:
    陶世杰
跨江择居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_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俊峰;高凌宇;马作幸
  • 通讯作者:
    马作幸
芜湖市城市综合体空间布局特征及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旺;李俊峰
  • 通讯作者:
    李俊峰
高铁网络可达性测度及经济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世杰;李俊峰
  • 通讯作者:
    李俊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小行星防御动能撞击效果评估
  • DOI:
    10.15982/j.issn.2095-7777.2017.01.00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深空探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韵;刘岩;李俊峰
  • 通讯作者:
    李俊峰
In-line Measurement of Particl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with Light Extinction and Light Fluctuation
利用消光和光波动在线测量粒径和浓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a Particu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小舒;李俊峰;欧阳新;赵志军
  • 通讯作者:
    赵志军
高光电探测效率CMOS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器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光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巍;陈婷;李俊峰;何雍春;王冠宇;唐政维;袁军;王广
  • 通讯作者:
    王广
基于局部时空特征方向加权的人体行为识别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俊峰;张飞燕
  • 通讯作者:
    张飞燕
MR功能成像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莉莉;李俊峰;窦郁;郭顺林;雷军强
  • 通讯作者:
    雷军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