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区域动脉灌注肝素及其衍生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微循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0036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313.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与胰腺炎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Development of pancreatic necrosis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characteristic complication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heaprin and its derivatives could alleviate pancreatic necrosis and improve outcome, but the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continous 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 (CRAI)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uld improve the overall outcome and systemic symptoms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without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systemic coagulation. Prevention of microthrombi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ancreatic microcirculation are believed to be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In this process, the protein C (PC) system, which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physiologic coagula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clarify the exact mechanism, we aim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PC pathway after CRAI of hepar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a rat model of SAP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ancreatic microcirculation,focal microthrombi formation, pancreatic necrosis and systemic presentations. In addition, we will use the EPCR anitbody to block the PC pathway and assess the effect of CRAI before and after the blockage.The safety and effect of different heparin products will also be compared to find the best choice of treatmen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uld help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is CRAI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SAP.
胰腺坏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主要特点,研究证实肝素及其衍生物在SAP早期可减轻坏死,改善预后,但相关分子机制不明,且因高出血风险而未能广泛应用。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在SAP早期利用持续区域动脉灌注(CRAI)技术输注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动物预后,对外周凝血也几无影响,但局部效果和相关机制尚待探索。我们推测其作用机制与胰腺微循环的改善有关,而生理性抗凝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蛋白C(PC)路径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在大鼠SAP模型中应用CRAI给予肝素及其衍生物后,①通过表皮发光显微镜,激光多普勒等技术评估胰腺微循环,微血栓和坏死程度的变化;②通过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技术评估PC路径的变化;③单克隆抗体阻断PC路径后观察阻断前后CRAI效果的变化,从而阐明PC路径扮演的角色。同时比较不同肝素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筛选出更适合应用的临床药物,为推广新的SAP治疗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胰腺坏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重要并发症,研究证实肝素及其衍生物在SAP 早期可减轻坏死,改善预后,但相关分子机制不明,且因高出血风险而未能广泛应用。我们的前期大动物研究发现在SAP 早期利用持续区域动脉灌注(CRAI)技术输注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动物预后,,但局部效果和相关机制尚待探索。我们推测其作用机制与胰腺微循环的改善有关,而生理性抗凝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蛋白C(PC)路径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共包括两部分内容:.1.在大鼠动物模型中进一步确认区域灌注肝素及其衍生物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局部的微循环障碍和凝血功能紊乱的纠正作用,明确该治疗方法能否改善胰腺坏死的演进;2.以PC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区域灌注肝素及其衍生改善胰腺局部微循环和胰腺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鼠SAP模型中,应用区域灌注技术给予低分子肝素/肝素大鼠的局部胰腺坏死明显减轻,病理评分有改善(LMWH组病理评分6.5(4-9), Heparin组6(4-8),SAP对照组10(7-14),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实验动物的生命体征维持均要优于对照组,表现为实验中后期(8h,12h)实验动物的心率要低于对照组而MAP要显著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实验动物在病程中TNF-α的水平也要显著降低,在第12小时分别为(LMWH组17.5±2.2,Heparin组31.2±11.4和SAP组64.1±8.0,P<0.01),提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显著降低了动物全身炎症反应强度。遗憾的是,三组动物无论是PC活性还是APC浓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为展现出显著区别,显示PC路径没有有效参与区域动脉灌注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机制。同时外周给予低分子肝素/肝素未见明显治疗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区域灌注肝素/低分子肝素可以安全地应用于SAP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胰腺坏死的程度,改善动物预后,并且没有显著增加出血风险。有望在未来成为SAP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遗憾的是本研究假设的分子机制未能在实验中得到验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相关治疗的分子机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edictors of critical acute pancreatit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危重急性胰腺炎的预测因素: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 DOI:
    10.1097/md.0000000000000108
  • 发表时间:
    2014-11
  • 期刊: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Ke L;Tong ZH;Li WQ;Wu C;Li N;Windsor JA;Li JS;Petrov MS
  • 通讯作者:
    Petrov MS
腹腔内压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判断价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胰腺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向红;童智慧;李维勤;黎介寿
  • 通讯作者:
    黎介寿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营养风险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1.09.0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洋;林佳佳;高堃;周菁;柯路;童智慧;李维勤
  • 通讯作者:
    李维勤
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TR08 alleviated intestinal injury and modulated microbiota dysbiosis in septic mic
鼠李糖乳杆菌 TR08 减轻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并调节微生物群失调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BMC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尹江涛;孙文;于先强;肖小佳;李百强;柯路;童智慧;毛文健;李维勤
  • 通讯作者:
    李维勤
急性胰腺炎的凝血紊乱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东南国防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先强;柯路
  • 通讯作者:
    柯路
瘦素在生殖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效科;王勇;柯路
  • 通讯作者:
    柯路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对能量代谢平衡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效科;柯纪定;王勇;柯路
  • 通讯作者:
    柯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柯路的其他基金

vWF及其裂解蛋白ADAMTS13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演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0641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